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读者:我从小也很注重对孩子的习惯培养,如一早起来叠被、扫地、自己东西自己整理等等。但孩子上学后我发现由于学习紧张,他变得不爱打扫房间,不拘小节了。看他忙于做功课,我也不忍心再叫他干这做那,这样不要紧吧?  相似文献   

2.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1,(11):55-58
我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因为从小家里对他比较娇惯,而且又觉得是男孩子,没想过让他分担家务。后来我听了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后,明白让孩子做些家务对他的成长有利,就试着让他倒倒垃圾、扫扫地什么的。他倒是不反对,但就是要大人提醒,一次不提醒就忘记,而且最近还表示出对做这些事情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米琪热线     
《同学》2004,(7)
既生瑜,何生亮米琪: 我也许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这至关重要的选择,与我哥哥赵家亮密切相关。对了,我叫赵家瑜,比我哥晚出生三分钟。我们是孪生兄弟,从小性格就不太一样,我哥沉静,我外向,我的功课一直不如他。从小,他就在我面前扮演“指导教师”的角色,我爸妈也支持他这么做,动不动就对  相似文献   

4.
两块银元     
后来,乔庆宝成了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但他从小养成的勤奋、努力、永远争第一的习惯没有改变。他说:不论什么事,我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得最好。他,就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时期,魏朝东清河太守叫房景伯,字长晖。他的母亲崔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各种经书,在景伯很小的时候,就亲自教他读书。因此,房景伯从小就知情达理,孝敬父母。房景伯在任清河太守时,有一位叫贝邱的母亲,她有个儿子,很不孝敬她。贝邱忍无可忍,就到官府控告他的儿子。房景伯听了那位母亲的诉说,又气愤又难过。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崔氏,问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不孝敬老人的儿子。崔氏想了想,对房景伯说:“你不要太难过,你不是从小就很孝敬我吗?你去把他母子请到家里来,让那儿子亲眼看看你是怎样孝敬我的,他会…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位叫李青的同学,他从小爱好文学,上小学的时候就立下了要当一名作家的志向,于是,从上初中开始,他就孜孜不倦的写作,然后向外投稿,虽然从来没有发表过,但他却依然乐此不疲,不断的努力着.考大学的时候,他报考的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但由于严重偏科,数学成绩太差而落榜了,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能上线,就索性不考了,到县城的一家工厂里做了合同工.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他生活在一百多年前,从小生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一个叫汉尼拔的小镇上。他没怎么上过学,从小就开始干活谋生了。他当过排字工人。排字工人是为报纸和杂志工作的,当时记者写好稿子,经过编辑修改,就交给排字工人排版。这工作挺枯躁的,但却能接触到别人写的文章。他还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舵手。这些生活经历对他后来的写作非常有好处,因为他从中接触到不少有趣的人和事,积累下大量的素材。要知道,作家要写作,总得有要写的。如果没有要写的,或是  相似文献   

8.
韩景春  孙忠宁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6):48-48,F003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他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但他从小就对数学和物理学感兴趣。在中学时期,伽利略就决心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准备到大学里学习数学。但是,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因此,父亲反对他学习数学,准备叫他做一个服装商人。伽利略坚决不同意。父子两人经过妥协,1581年,伽利略进入比萨大学学医。  相似文献   

9.
谭笑 《教育艺术》2006,(1):80-80
我从小喊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很喜欢我,躺在摇篮里他们就总是哼童谣或帮我做操,动手动脚,逗得我咯咯直笑。起名字时,妈妈征求意见,奶奶说:“他爱笑,就叫谭笑吧.谈笑风生,面对人生。”都说这名字好,从此“笑笑”这名字就叫开了。稍大一些,爷爷奶奶常编故事给我听,像《小猪识字》、《大公鸡碰壁》、《黄牛、水牛和老虎》、《猫鼠》等。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研究》2007,(7):101-102
问:我儿子从小是我一个人带大的,读小学之前我觉得他挺正常的,还比较好动。现在五年级了,半大小伙子了,反而不爱活动了,就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工作也比较忙,只是周末偶尔带他出去玩一玩。他似乎也不太热心。这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马丽娟 《家长》2009,(1):23-24
在暑假到来之前,我就给儿子安排好了假期应该做的事情。除了要完成假期作业,另外要上一个英语班,还有一个绘画班,外加每天训练一个小时的跆拳道。孩子嘛,贪玩是他的天性,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正是学习的好年龄,这时候多学一点东西,对他将来的生活、工作都有好处。不是说“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吗?因此,严格要求就是要从小开始。  相似文献   

12.
我们班有位学生叫小海,从初二开始就很令老师们头痛:作业不做,考试全是白卷,极易与老师发生矛盾,如果他看着哪位老师不顺眼,就会当堂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来台,然后扬长而去。接这个班时,前任班主任告诉了我他的情况:他的父亲离过两次婚,找了三个媳妇,每个媳妇都生了一个儿子,小海是第二个媳妇生的。他从小跟奶奶长大,他父亲的店铺虽然与他奶奶家是隔壁,但他从不去他父亲那里。他的亲生母亲与他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关系非常紧张,恰巧又再嫁给了本村人,因此孩子在其中就成了他们斗争的一颗棋子。  相似文献   

13.
涤亲溺器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大诗人叫黄庭坚。他从小就十分勤奋好学,23岁就考中了进士。元祐年间,他又做了"太史"官。黄庭坚一生不仅为官服务朝廷,而且还专心致力于道德学问,以非凡的文学艺术造诣为后世留下  相似文献   

14.
1940年11月27日,他出生在美国三藩市,英文名字叫布鲁斯·李。因为父亲是演员,他从小就有了跑龙套的机会,于是产生了想当一名好演员的梦想。由于身体虚弱,父亲便让他拜师习武来强身。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5,(7)
有个叫王喜财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富家子弟,从小父母就对其极尽溺爱.王喜财的父母相继辞世后,就只剩下了王喜财一个人.面对着父母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他是没有任何能力管理好的.没人在他身边约束他了,他就开始挥霍、豪赌.没过多久,王喜财就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输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16.
聪明的蔡锷     
蔡锷从小就会诵读唐诗宋词、诸子百家,会写一手好文章,所以父亲很喜欢他。一次,父亲的笔用完了,便叫儿子去街上的文具店购买毛笔。  相似文献   

17.
十行俱下     
<正>1.南朝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绝顶,记忆力特别好。他刚满四岁,就被封为晋安王,太傅(辅导太子的官)教他读书识字,他能够过目不忘。到了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写文章了。2.梁武帝听到这个情况,不太相信,有一次特地派人把萧纲叫到跟前,准备当面试他一试。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  相似文献   

19.
孙毅 《师道》2004,(10):39-39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争取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时间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这种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  相似文献   

20.
周嘉琪 《小读者》2011,(12):30-30
从小.我就有一个“敌人”.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我都不认识他,只知道,他在爸妈眼里是十全十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