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全国少年先锋队队报,《中国少年报》的新闻配图一方面要遵循新闻的共性特点,即醒目、抓眼;另一方面,因其读者为少年儿童,还必须考虑读者年龄、审美心理的特殊性。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曾遇到三期《中国少年报》的通讯报道因为各种原因缺乏合适的照片。本文拟从这三期新闻图片的创意和设计入手,浅谈《中国少年报》的新闻报道策略,以期对其他少儿新闻报刊工作者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不仅要传递新闻信息,而且还应带给读者快乐。国外幽默新闻写作使新闻富有了幽默美感,给人以娱乐和享受。幽默新闻有其自身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内涵,其幽默美感的表现和传播取决于记者的写作态度和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幽默延伸和深化着新闻的主题.提高和升华着新闻的价值,也拓展和创新着新闻写作方法技巧的理论领域,富有极强的新闻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闻要增强可读性,除了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应读者的需要之外,还必须注重形式的创新,提高科技新闻的审美价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读者希望科技新闻能令人赏心悦目,给人审美享受,是理所当然的事。科技新闻写得愈美,愈有吸引力,其可读性愈强。那么,科技新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回答是肯定的。其办法就是记者在追求科技新闻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讲究艺术性。这里说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为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即用美的形式,美的方法去再现、反映科技内容,把科技内容和美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  相似文献   

4.
周蕾 《小学生》2023,(12):154-156
文本中的语言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以审美的视角来阅读文本,就需要激活学生内在的想象和思维的推测,以更加丰富而鲜明的拓展来解构并赋予文本的独特内涵,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文化、语言和思维层面协同并进。本文提出了多维联结的方式方法:联结背景,在拓展资料中实现意蕴审美;联结语境,在深度勾连中实现意蕴审美;联结主题,在情感体悟中实现意蕴审美;联结语言,在品析涵咏中实现意蕴审美。  相似文献   

5.
周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43+145-143,145
在数字化的今天,任何媒体都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突出着视觉传播,通过使用以速读、易读和娱乐为目的传媒方式,使新闻作品更能吸引读者。新闻图片恰恰是适合以上要求的一种传播方式。图片新闻在数字时代媒体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丁骋 《考试周刊》2007,(30):151-152
图片因其本身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受到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欢迎,图片新闻报道更是近年来平面媒介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一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入手,谈图片新闻的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人文关怀才打动了受众,使得图片新闻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必然具有一个好的主题,培养这种在生活中选择好主题,继而通过图片表达强有力的人文关怀是对现代记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其实就是读图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仔细阅读每篇文章、每条新闻,而新闻图片却以一种最直观、最真实的独特语言,向读者传达最快捷、最准确、最生动的种种信息。新闻摄影要拍摄出好新闻图片必须坚持“三贴近”。  相似文献   

8.
新闻图片(含新闻漫画、新闻图表)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比文字更简洁、形象、生动、可信,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欢。在已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新闻图片激活报纸版面,成为报纸版面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然而当前一些报纸在运用图片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应从创新报纸版面设计入手,更好地发挥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眼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写景散文不仅美在语言,还美在情境和意蕴。有时候,作者会用优美的语言勾勒美好的情境,也会借用美好的情境展现深刻的意蕴。而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厘清文本语言、情境、意蕴三者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无意识地靠近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产生审美感受。所以,学生并非审美的旁观者,在阅读时也与作者及文本建立审美关系。此外,学生和教师虽然都是审美主体,但在审美教育过程中,两者的审美角色却不同,教师是审美传播者,学生是审美接受者。教师为学生创造审美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诗歌美学的新概念,“断片”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它是诗意的向标、诗情的集聚、诗境的拓展、诗美的升华。“断片”揭示了诗人和读者的审美感受力,为阐释现代诗歌开拓了广阔的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图片运用于报纸版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更真实、更新颖、而且更形象、更直观,因此对读者更有吸引力、冲击力。大力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丰富其信息量,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图片具有自己的美学语言。真实、生动、自然地表现生活是其生命,这符合人类对真实美的追求。新闻摄影图片需要审美性,但不生搬硬套。追求美不等于“唯美”,不能以变态造作作为时尚,要以“反映真实生活”为原则,记录历史,表达人类情感和意愿,对人类世界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象征传达的不是意义,而是多种意义整合而成的复杂审美感受,象征审美效应就是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达到对象征意蕴的体悟。实现象征审美效应的动力因素是象征物象与读者的审美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文化对应关系。当这种对应关系呈差异性时,象征审美视界产生阻断,可能导致负效应的产生;而当对应关系呈对等性或克服了差异性时,则可能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故象征审美效应的生发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常常是背反的,即正效应与负效应相伴并生  相似文献   

14.
审美体验对文学创作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审美体验使生活转化为作家审美体验的对象即文学创作的客体。审美体验使客体显露出生命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审美体验使文学作品的意蕴深化,获得读者认同。  相似文献   

15.
优秀的新闻传播是具备审美性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尊重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从新闻素材的发现和新闻文本组织.实现对大众审美的尊重和超越等方面,推动新闻审美传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7.
图片导读的出现是厚报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正好吻合了读图时代报业竞争的需要.从图片的地位及作用来看,图片导读可有种情况:图片是文字(尤其是新闻标题)导读的一种辅助手段;图片起主导作用,文字仅仅是辅助说明.图片导读有着提示新闻内容、展报纸特色、体现编者意图和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在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图片导读日益受到报界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文化传统、滥用多媒体的状况,这不仅使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发生了转移,还会阻碍学生恰切地理解诗歌意蕴的危险。就“诗中有画”而言,不少理解还是太过狭隘,古人所说的画与当下所说的“图”或“影像”并非同一个概念,中国的诗与画是审美意蕴和情感力量的双向契合,单纯用现代照片根本无从体现。因而,诗歌教学应回归其审美维度和文化维度,合理使用图片。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一篇研究读者批评的专论,提出了文学批评的"知音"读者批评观。"知音其难",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音相知相通;"深识鉴奥",强调读者要对作品的深层审美意蕴有所把握才能成为"知音";读者要成为真正的知音,需要"博观",学会"六观",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才能成为读懂作者心声的知音,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