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民歌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多以单旋律来表现艺术内容.纯人声多声部的阿卡贝拉民歌演唱形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为小学阶段民歌多声部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方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一系列民族性和声教学,让孩子在演唱中感受体验"民族性和声"和声效果和艺术魅力,体验到立体丰富的音响效果,更加喜爱民歌,乐于传唱民歌,从而增强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经常遇到诸如"读谱"、"节奏"、"音色"、"旋律"等明显影响学生弹奏的问题.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应当从"正确的读谱"、"良好的节奏感"、"清晰的音色"、"层次分离的旋律"等四个方面予以巧妙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七册第六课"在妈妈身边"《摇篮曲》教学目的:1.用优美的歌声准确演唱歌曲《摇篮曲》的旋律,体验摇篮曲风格特征。2.通过聆听《摇篮曲》,了解摇篮曲体裁的不同表现形式。3.通过进一步演唱赞颂妈妈的歌来突出"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教学重点:用柔美的音色表现歌曲的内容教学难点:准确感受6/8拍的律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五首管弦乐小品》是勋伯格在无调性创作时期管弦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探索和实践"音色旋律"理论时的重要创作成果。作曲家通过对织体与配器的精巧设计,使其中的《色彩》在解放音色方面出现了重大突破,并对"音色旋律"这一个概念的提出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乐队的乐器组合与音色在乐队编配中,不同的乐器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音色特点。1.单一音色。是由相同乐器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音色,其特点是音色统一,在力度方面很容易获得均衡的效果。其自身虽无音色的对比,但在乐队中却可以为别种乐器音色的突出提供有利条件。用单一音色写法时,所要强调的当然不是音色的对比,而是统一与均衡,此时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对比,只能显示在不同的音区和不同的写法方面。2.复合音色。是将两种或几种不同种类和不同音色的乐器组合在一起,用同度或八度重复来演奏某个音乐片断,所发出的音响尚可显出各自的音色特点,但又融入…  相似文献   

6.
合唱是一门集音乐的和声、旋律、节奏等多声部变化的、由许多人共同用声音编织起来的立体艺术,它讲究整体音色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的均衡协调;旋律与和声进行中的纵横交错、主次相衬.合唱与其他姊妹艺术类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演唱的直接性.  相似文献   

7.
<正>合唱是指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每个声部至少由三人以上组成)来共同演唱同一首歌曲。在童声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把合唱做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抓。从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来看,单旋律(横向)居然多,多声部(纵向)音乐偏少,因此儿童  相似文献   

8.
根据不同的音乐情境、不同的音乐表现内容、不同的旋律来选取不同的音色,层次清楚,自然衔接,是尊重作曲家一度创作的表达;符合乐曲情感发展的过程,在二胡演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二胡教学工作多年,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与理论学习的基础,以作品《新婚别》为例,从二胡演奏中音色与情景结合的重要意义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聆听、观看和分辨自然环境、自然景观、自然声响并利用某些音乐要素(如: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节奏、旋律、和声、节拍、调性、调式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就新课改中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渗透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也即情景变化、情感变化以及体裁形式中。  相似文献   

11.
高中音乐课程主要以音乐欣赏为主,音乐欣赏既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又是赏析者综合运用其所具备的音乐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过程,而感知、想象、体验则是音乐欣赏者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所要经历的心理历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渗透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给学生六个“学会”。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教育家。为了将其弟子培养成为"不器"君子,孔子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理论。其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而礼乐为"六艺"之首,由此可见其对乐教的重视。《论语》、《礼记》中还有很多论及乐教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特殊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知识与经验形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包括“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基于“学习为本”价值观.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建构“学程式”新教材结构.以强化其实作性并促进有效教学。新教材的章节组织和结构特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并依托互联网,应当从“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教学环境”“提供练习机会”以及“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原理》课教学要实现"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处理和把握好社会热点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社会热点问题的选择应该立足大学生最关心的,同时也是课程不能回避且必须认真回答的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在解答《原理》课中的社会热点问题时,教师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比如要充满信心地履行职责、实事求是地答疑解惑和不失方向地进行理论创新等。  相似文献   

15.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思维的新方式和教育实践的新范式,其引领下的教学变革旨在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融合的发展。这一价值定位要求教学以“五育间性”为根基,遵循由“渗透”到“互联”、至“互育”、达“合育”的认识逻辑,由“源”及“流”地推动五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渐进融合。通过建构融合化教学目标、勾勒融合育人的应然框架,统整融成型教学资源、强化融合育人的有力支撑,采用融通性教学方式、提升融合育人的实践品质,落实融入式教学评价、实现融合育人的深度覆盖等举措打造五育融合式教学体系,可以确保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五育的融合育人效应,达成“五育融合”与教学变革的双向滋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专业音乐学院与普通高等师范学院音乐系二者既有相同的人才定向培养目标,亦有专业教学内容上的差异进行纵、横向的比较,认为在教学方向上,"音乐教育"专业应更加注重面向全民的"公众音乐教育"。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五个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专业改进思路,分析其与音乐专业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与音乐表演专业紧密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韩竹 《成才之路》2020,(6):132-133
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多个维度优化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只有教师用"心"寻找,用"情"引导,用"趣"激发,用"笑"鼓励,学生才能在音乐学习中快乐成长,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8.
有效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音乐是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时应予以高度重视与有效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幼儿园在收集民族音乐资源时应遵循民族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宜性等原则.在运用民族音乐资源时,应注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将音乐教育和其他领域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学由于发声器官,特别是口腔深处的部位,在一般状态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在描述歌唱的声音和技术方面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不同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情况。使声乐学习和老师的声乐教学都绝非易事。尤其是采用声乐小组课,使得声乐教学平添了几分难度。从教学实践出发,布置学生经常地作“声乐笔记”,是一种有对症之用的行之有效的便利之途。  相似文献   

20.
革命老区范围内的贫困山区仍然存在基础教育落后的问题,造成这种落后状况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若实行“集中教学”的改革设想,则有助于山区的基础教育摆脱目前的困境。不过,决策者必须充分考虑实行集中教学的有利与不利的因素,择宜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