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它告诉我们:家庭教育要及早起步,重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要寓严于慈,不能因宠失教;要设法促成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要使孩子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像阳光.凡是推行赏识教育的家庭和学校,孩子的心灵得到舒展,潜能得到挖掘,个性和成绩就会得到迅速提升和发展.父母要永远赏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最需要赏识教育,老师要学会赏识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父母要自我觉醒和认知,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影响孩子,教育子女,父母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言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息,要经常反躬自问,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父母与孩子及家庭保持和谐、健康成长的前提.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除了亲子关系以外还是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要具备老师的素质和应负的责任.父母更重要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而不是生硬的"管教"和"必须"式的命令,或一味的溺爱,这样都会伤害孩子.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是面向新一代未来成长的事业,教育是影响未来最为深远的工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是今天的小主人,明天的开拓者.而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未来要靠孩子去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要靠孩子去接力.面向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劲松四小秉承"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帮助每个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做最好的自己,以期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 孩子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世界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教育子女,只有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从而唱响教育的"同一首歌".可是,作为教师,我在家访时通过和家长们密切联系后,发现不少家长朋友常常陷入以下教育误区. "削足适履",迁就孩子.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的一些独生子女,因为缺乏锻炼,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却无视这一点,因为溺爱孩子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要穿名牌,父母便进商场去选;孩子要上网,父母忙买电脑;孩子要听音乐,父母又买MP4……只要孩子有要求,父母就不问情由去办.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晓理",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就好了.要知道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性,再去矫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切忌无原则地迁就和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7.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8.
孩子学习的机会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所谓"生活处处是课堂,课堂处处有生活"就是这个意思.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每一天的成长,更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为孩子们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将生活引入课堂,把课堂带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9.
1.感恩教育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要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首先必须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因为,孩子的情感与认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的产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只有当孩子的知识经验中有了对感恩的正面认识和体验,才可能产生报恩的意识.因此,父母要丰富孩子有关感恩的知识,如平时多给孩子讲述"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让孩子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或给孩子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或电影,丰富孩子有关感恩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找回自尊     
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用关心弥补亲情;用交流剔除顽劣;用鼓励驱除猥琐.  相似文献   

11.
《青海教育》2004,(5):48
1.教育孩子要从根本入手,如果用我们现在家长的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自然的孩子,教育注定要失败。2.教育孩子是一门神秘的科学,目前我们对此知之不多,对孩子的心理要把握到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当,使用的语言要到位,就要靠我们自己的摸索。3.家长和孩子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平等,就会在精神上被对方驾驭,双方的交流就会很困难,更不会有实质上的沟通。4.遵循自然法则,不要用“下岗”、“失业”之类的词去恐吓压迫孩子,否则,好孩子也会变成坏孩子。其实坏孩子和好孩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家长和老师是一个核心因素。5.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  相似文献   

12.
1.教育孩子要从根本入手,如果用我们现在家长的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自然的孩子,教育注定要失败。2.教育孩子是一门神秘的科学,目前我们对此知之不多,对孩子的心理要把握到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当,使用的语言要到位,就要靠我们自己的摸索。3.家长和孩子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平等,就会在精神上被对方驾驭,双方的交流就会很困难,更不会有实质上的沟通。4.遵循自然法则,不要用“下岗”、“失业”之类的词去恐吓压迫孩子,否则,好孩子也会变成坏孩子。其实坏孩子和好孩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家长和老师是一个核心因素。5.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  相似文献   

13.
1.教育孩子要从根本入手,如果用我们现在家长的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自然的孩子,教育注定要失败。  相似文献   

14.
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没有变.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先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蹒跚学步的小孩,是在大人的一次次夸奖声中完成了第一走到第二步的独立行走的.  相似文献   

16.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2期卷首语刊登了永州市第九中学严丽荣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文章开篇以新加坡7岁男孩阿尼安·塞莱斯特·考利6岁已能答对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水平的化学科目的全部试题,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却拒绝了神童入校的愿望,由此引出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主题.继而又指出:三岁的孩子要背<唐诗三百首>,四岁的孩子要上幼儿英语学校,五岁的孩子要学弹钢琴,未满六岁的孩子要读一年级,属教育的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7.
了解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了解孩子的教育,是有的放矢的教育;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无果的教育。只有与孩子沟通心灵,教育才能获得成功。观察,是了解孩子意识行为的重要渠道。谈心,是把握孩子思想脉搏的最佳方法。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得和孩子建立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教师在批评孩子时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和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经经常要做的事情,要获得批评教育的最佳效应,教师就一定要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风行一时.赏识教育主张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多肯定、多鼓励,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但赏识教育也并非万能.我女儿小艺的成长过程,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孩子需要海一样的胸怀;教育孩子需要耐心、爱心、恒心、慧心;教育孩子,更需要讲究技巧,尤其是在与孩子交流时.本文介绍几个与孩子交流时的小技巧. 冷静对待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孩子需要犯错误,因为错误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财富,要让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智慧、教训,而不是绝望.有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怎样面对错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能一味地训斥责骂,要讲究一些方法技巧.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一个过来人.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计算总是出错,我也费了好大的力气想要纠正他这个"毛病".对此我急过,也和孩子嚷过,也劈头盖脸地批评过,可是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没有起多大的作用.一次考试后,孩子又在计算上丢分很多,我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拿着那份试卷,和孩子一起分析错题的原因,寻找弥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