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是探讨中国人人格的基础和目标,一味地借用西方的人格理论无法真正地反映中国人的人格。因为其间存在善巨大的化差异,甚至在人格的基本概念上也存在差异。而在中国传统化中,早已孕育了人格理论的基石,各学派的人性论、理想人格等观点都是建构中国化人格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可以建构真正反映中国人人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孔子诗学是其道德人格建构中的重要环节。他视诗乐(艺术)为人格建构的理想途径和理想方法,视诗乐素养为人格建构的理想形态。这一方面导致了艺术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另一方面又开启了中国式人格形态和人生境界的艺术化与审美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在教师人格建构理论上我们除了向西方学习之外,更要承继历史,批判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理论,建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想教师人格模式。本文拟从"孔颜之乐"三境界及其对教师人格建构的启示对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建构学生理想人格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建构健全的和谐的完整人格,其人格建构目标可概括为:主体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关爱性人格、合作性人格.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主要有:明确新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新课程结构的作用、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建立新的课程评价观、重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人格的建构及其艺术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理想人格建构的强调与重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进而发展出儒、道、禅各具特色的的审美人格理论,人的价值与尊严得到了最光辉、最充分的显现。由于中国士大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社会角色与实际处境,他们将审美理想人格的思想、观念投射到、表现为文学艺术的艺术人格的建构,从中实现自我心灵、精神的超越与自由。  相似文献   

6.
建构学生理想人格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建构健全的和谐的完整人格,其人格建构目标可概括为:主体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关爱性人格、合作性人格。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主要有:明确新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新课程结构的作用、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建立新的课程评价观、重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审美人格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美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性,达到了美的境界,这种人格具有和谐、个性、自由、超越与创造等特征。审美人格在更高的层次上包容和整合了理性人格和道德人格,是理性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升华。同时审美人格介于健康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人格或具有理想性质的现实人格。审美人格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和终身性。审美人格的评价主要有两条原则,即共同性与差异性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  相似文献   

8.
张伟 《文教资料》2011,(16):114-116
孔子把人分五品,建构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开拓精神领域的价值世界,直至"天下归仁"、"天下万物同体"、"天人合一"的圆融之境。以人格的理想建构来安抚心灵,最终达到人生完满健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和谐人格是指构成教师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的状态,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征.人格和谐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参与新课改的动力,成就教育事业的根源.只有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协调,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统一,才能促进教师和谐人格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格的建构,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脱胎换骨的艰难过程;是一个显性的、更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变迁过程。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人交往的复杂化,都要求我们对人格进行重新建构。而鲜明的主体性、豁达的开放性、永恒的创造性、中庸的调和性,是现代人格的主要特征,也是我们建构现代人格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内涵,构建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孟子还提供了“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明善诚身”、“以天下为己任”等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对孔子理想人格全面的继承和深化。同时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能够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并提出了一条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多主体交往系统内,由于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各参与主体在积极投入交往性互动活动的同时可以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社会性素质建构,和人格建构等多方面的建构效应,任何一种构成的交往系统内不管采取何种交往形式,都必须首先具备实现有效建构的条件,即各互动方之间交往活动的理解性、反思性、真诚性、连续生成性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律。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格的发展走向,迄今为止,人们提得较多的还是健康人格。一般认为,健康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各个要素完整且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正常状态。笔者认为,健康人格是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能定位在这种层面。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追求,人格发展应当有更高的境界。这是因为,人格建构的目标既需要有现实性,又需要有理想性。没有理想性,对人格建构就没有激励作用;没有现实性,则丧失其实际价值。审美人格符合这两条要求或标准,它是教育帮助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建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幼儿的人格建构与早期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人格建构是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社会生活多因素协调、统一的结果。早期德育应重视幼儿的人格发展,应以爱的教育为核心,以同伴群体为重要途径,并把父母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其关键。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及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命之本。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人的“物化“的能力,能促使大学生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呼唤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主体性德育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础,正确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生成的前提,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当代人格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格困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现实,主体失落、物欲膨胀、精神空虚、情感淡漠、心态浮躁、心理失衡等是其主要表现。摆脱人格困境的出路在于建构审美人格。审美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这种人格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因而成为当代人格建构的必然选择。教育在审美人格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奠定审美人格发展的基础,确立审美人格发展最基本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人格形象之于学生道德心理建构的整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教师人格塑造的热点问题,侧重从教师人格形象的价值定位及其对学生道德心理建构的影响等维度,提出树立人格高标,守住学生道德心理底线;走近心灵世界,激活学生生命成长因子;走下神圣教坛,引领学生主体参与回归生活;提升文化判断力,创生学生自律抗变免疫机能的教育理念,以期不断优化学生道德心理建构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德育的终极追寻是培养道德人格。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是动态建构的过程,体现为由外而内、由低向高的依次递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是基础,教养是外显、情操是内核、理想是动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剖析当代大学健康大学生人格内涵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误区和现实可能性,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主要原则,最一健康人格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始以后,以阮籍贯为主要代表的儒道思想第一次融合。阮籍具有儒家的人生价值观、道家谦退冲虚的处世态度、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时代风范、超然物外的自由理想人格境界,从而形成了旷达自适、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使文人士大夫的生存智慧达到空前成熟的境界,建构起中国传统士大夫“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的人格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