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2.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怎样写清楚一段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重点理解 1- 12自然段。   2.了解“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   3.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相似文献   

2.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快速读课文 ,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 :共有九个自然段。师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指名读 ,略)生 :一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森林里有只大老虎。生 :第一句话里还写了这只大老虎在寻找食物。师 :“寻找”是什么意思?生 :“寻找”是东找找 ,西找找。生 :“寻找”是到处看 ,说明老虎饿了。生 :第二句是写在森林里还有一只狐狸。师 :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读一读。(生读 ,略)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 :有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师 :“窜”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围绕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所见所闻,热情歌颂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整篇课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兴奋、自豪的思想感情,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教学时,要抓住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角度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体会“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和“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邀、荡  相似文献   

4.
读是写的基础,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多读,才能积累大批语言材料和思想材料。学生熟读的课文越多,语言、知识的积累越丰富,这就为开发智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讲读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通过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朗读的技巧。如第二册《燕子飞回来了》的第一自然段,我是这样指导朗读训练的:指名读,这句话写了什么时候?小燕子干什么?(解释“跟着”词义。)这句话里,为什么连续用了两个“很远”?(解释…  相似文献   

5.
《浪花》是一首散文诗,全篇有三个自然段,共7句话。除第四句话外,其他六句话全押韵。句式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课文通过“小姑娘”感到的、看到的,把浪花当作人,讲了浪花的样子、声音和它给“小姑娘”带来的欢乐。本课配有一幅插图,以夸张的手法画出了“小姑娘”坐在沙滩上,脚、丫伸进海水里与浪花嬉戏的欢快神态。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听一位年轻教师上公开课《大海的歌》,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一句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来读?学生答案多种多样,“高兴”、“愉快”、“欢乐”等等,教师——加以表扬,并指导朗读。起初并没在意,课后细细想想,答案并不完全正确,笔者在其后不久教学《大海的歌》一文时,针对上面一段文字的朗读设计了“类比指导,化难为易”的教法。下面是笔者教学片段实录: 师:“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同学们,这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相似文献   

7.
从大纲规定的小学生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和连 续性来看,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的,特别是理解自然段的训练。在小语义教6册中,编者安排了“注意句与句的联系”、“怎么说就怎么写”、“读懂每个自然段”、“把一段话写清楚”,这4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呢? 自然段是文章在结构上的基本单位,读懂每个自然段是读懂文章的基础。那么,怎样才算是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呢?这里有两个标准:①读懂每句话;②搞清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懂每个自然段,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篇课文的逻辑段绝不会是自然段的随意拼凑,自然段也不会是句子的随意拼凑,它们的连接与组合是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的,也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因此,在段的教学中,我注意帮助学生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分析句与句、层与层、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同时,初步知道一些连句成段的规律性知识,同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1.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大海的歌》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我问学生:这三句话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答道:第一句讲“有船出海”,第二句讲“向码头走去”,第三句讲“码头晨景”。我又进一步问,这不同的内容相互之  相似文献   

9.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许多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忽然有学生问我:“老师,这句话连续出现了三个‘都’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不是重复啰唆吗?”是啊,这是不是重复啰唆呢?我顺势引导学生:“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品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难点孙中山的答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二、难点分析孙中山的答话是本课的重点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学问是向人请教来的;二是要求得真正的学问,就必须有不怕挨打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对旧社会的私塾先生用体罚手段强迫学生死读书的情况知之甚少。因而理解这个重点句有一定的困难。三、难点突破1.结合课文,介绍有关知识。一让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业绩,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二是让学生了解“私塾”是什么?“成尺”是什么样子,做什…  相似文献   

11.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12.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难点透视第八册3《中国石》一、教学难点《中国石》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二、难点分析这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在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第二句讲“我”把“中国石”奉为至宝;第三句点明战士们之所以如此喜爱“中国石”的原因。句...  相似文献   

13.
《大海的歌》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了《瀑布》、《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讲读课文,在懂得了什么是用词准确,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及用词准确有什么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本课的作者怎样用准确的词语来描写事物和表达感情的,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之形成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是体会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理解作者以“大海的歌”为题的用意。  一、整体入手 理清思路《大海的歌》以作者游览的行踪为序,对“码头上”、“海港里”和“大海中”三处典型地点的景物进行了仔细的…  相似文献   

14.
《大海的歌》以朴实清新的文字,描写了祖国繁荣的海港,美丽的大海;歌颂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全文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在码头看到的景象。作者抓住海边景色“蓝天”“白云”“碧海”“朝阳”,从一个侧面写出海边景色的可爱。这段话十分简洁。全段三句话。第一句写早晨  相似文献   

15.
一、检查预习 ,找出重点1 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 ,提醒“奋f埁n、并b尙ng”的读音 ,注意“豫、攀、舞”的书写。2 揭示课题后 ,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听录音范读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重点写了什么内容?二、品词析句 ,强化训练1 突出“奋力” ,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1)自由读书 ,找出文中描写“怎样爬天都峰”的两个自然段 ,然后出示这样两个句子 :我向峰顶爬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思考 ,去掉“奋力”一词行不行 ,为什么?由此引入第二自然段 ,教学该段时应紧…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说明]《大海的歌》主要讲了作者在随船出海时看到的景物和由此产生的喜悦心情 ,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为理解“欢乐的歌”、“一曲新歌”的含义。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对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 ,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们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入手 ,精心设计了本课教学的思路。首先 ,借助电教手段 ,调动学生视听感官 ,展开丰富的想象 ,体会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其次 ,采用多种方式调动…  相似文献   

17.
楼淑建 《宁夏教育》2003,(11):37-38
学习《一粒种子》这篇课文后,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比较“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和“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这两句话,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依稀记得小时候也做过类似题目,似乎总没有怀疑过,毫无疑问,书上的好嘛。可是面对这一问题我班小朋友却自发地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一生说:“我觉得书上的这句好,也就是第一句好,因为这里作者很会想像,把春风、泉水、小鸟都当作人来写了。”我肯定他:“有小作家的天赋,懂得写作的技巧,不简单呀!”另一生站起来补充:“我同意他的意见,而且作者用上了‘…  相似文献   

18.
第九册15课《蟋蟀的住宅》一、教学难点怎样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二、难点分析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段1】咬文嚼字,悟赶海之“趣”
  师:作者是个高明的导演,先对整个海滩进行了扫描,用了一个全镜头,来读读看,哪几句是描写这个全镜头的,写的是什么?(生读第3自然段第一句)
  师:就这一个简单的镜头,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难点“思考·练习”第2题:给第二自然段分层,说说每层的意思和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二、难点分析第一,小语大纲指出,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第六册教制侧重对学生进行自然段的训练。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着重要学生搞清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从第六单元开始,给自然段分层,说每层的意思和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这项基本功训练开始训练的时间不长,学生还未形成能力,因此学习第六单元的带头课(飞机遇险的时候),学生解答此题时仍然有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