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桃花源记》可以用多种教学法来教,我试用了比较教学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文有定法古今同──《天上的街市》与《桃花源记》之比较李绍德讲到《桃花源记》,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学生:“这篇文章表现手法与以前学的什么课文相似?”学生不约而同的想到《天上的街市》。这两篇课文虽然体裁不同,古今两位作家的写作时间也相距一千五百年之遥(...  相似文献   

3.
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创设了两个神奇的山洞。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对水帘洞和桃花源进行比较.比较后可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在从教初中语文的八年中,我最得意的做法,便是让学生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在等待散学典礼召开的几天时间里或是用假期的几天时间自学下学期的语文教材,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到下学期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解决。我深信教材70%的内容学生都能借助工具看懂,只有30%的内容需要师生共同学习才能解决。开学后,我收集学生交上来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归类,上课时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我记得学生在自学《桃花源记》后向我提出了连我都感到惊讶的问题:为什么《桃花源记》一定是作者愤世嫉俗向往自由生活之作呢?陶渊明的取材或许来源于自己确实…  相似文献   

5.
从我做学生到我做老师,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一文不知已读过多少遍了。这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相处,家家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安宁祥和氛围的美妙画面,以至我们忘了它只是一篇为介绍《桃花源诗》而写在前面的序文。打个比方,如果说《桃花源诗》是一颗璀璨珍珠的话,那《桃花源记》便是一个盛装这颗珍珠的匣子。而我们却津津乐道于这个匣子是如何的精美,  相似文献   

6.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优美的散,值得欣赏的地方很多,这里只说说对它的主旨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直接问学生本的主旨是什么,很多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无从思考。如果提示学生,请结合《桃花源记》和题目来思考这个问题,聪明的学生马上会想到《桃花源记》的主旨。桃花源是陶渊明虚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里收有灯谜二十七则。《红楼梦》借助灯谜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增添悲剧气氛。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摈弃了文人对于民间谜语的偏见,创作了有“江湖意”的字谜、物谜,显现出曹雪芹向民间谜语学习的诚挚态度。而《红楼梦》里的“竹夫人”、“风筝”等谜语却在民间流传。《红楼梦》中灯谜的出现既是清朝岁时习俗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同时也与清朝兴盛的谜语研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开创了中国“洞穴故事”的先河。其后,中国洞穴故事多以《桃花源记》为范本进行演绎,这些故事虽然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却在思想境界上难以超越《桃花源记》,但是依然大大丰富了中国的“洞穴思维”文化。  相似文献   

9.
《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原注为“(男女衣着)完全和桃花源外边的人一样。”但从《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中都可以看出,文中有许多线索可以间接证明桃花源内外人们衣着不同;再从陶公对桃花源的幢憬来分析,桃花源内外人们在着也不同。因此可理解为:桃花源内男女的穿着,完全像外地人(外族人)一样稀奇古怪。  相似文献   

10.
王维的诗歌从语言词汇、意象意境、叙述结构等各方面对《桃花源记》作了全面的接受;同时又对《桃花源记》作了巧妙的改造:将《桃花源记》所隐含的道家和道教的文化寓意暗暗地置换成了佛家尤其是禅宗的“悟道”过程,体现了一个大诗人应有的个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外人”指什么?──《桃花源记》一则注释的商榷固原三营一中王玉辉《桃花源记》一课“外人”的注释值得商榷。在描写桃花源景色及文中人们的生活一段中,有这样一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课本将“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下同。”我觉得,文...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和郭沫若是不同时代的两颗文坛巨星,前者生于公元365年,后者生于公元1892年,前后相距一千五百余年,可是,我从《桃花源记》和《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发现了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着意外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郭庆 《中学文科》2006,(9):74-74
《桃花源记》是晋代文人陶渊明的传世佳作,在《桃花源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中,作者陶渊明为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人们怡然自乐的理想自由世界——桃花源。全文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自然亲切,入情入理。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散文成就相当突出,尤以《桃花源记》最为著名,关于《桃花源记》的创作根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桃花源记》的创作源于当时社会与作者“大济苍生”的理想与“圣君贤臣”观念之间的冲突 陶渊明的大半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黑暗时代,此时的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乱不已,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15.
12月21日 雪 夜深人静,我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想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渐渐地,渐渐地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相似文献   

16.
梦游桃花源     
春到三月,鸟语花香,金光灿烂,景色宜人,漫步校园,令人心醉,拜读《桃花源记》所记载的世外桃源生活令人神往,今日吟咏,倍感亲切,使我思绪悠长……入夜,躺在床上,《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平等、安逸的"理想社会"使  相似文献   

17.
<正>《桃花源记》是研究魏晋文学、魏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其简约的文本给读者留下的信息太少,遗憾太多。不过,也就因为它文本的简约,才为读者提供了宽阔的想象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无尽动力。一、《桃花源记》文本的简约性与史学大家的遐想性论证上个世纪,对于《桃花源记》的源起,陈寅恪先生曾著《桃花源记旁证》称,《桃花源记》的真实故事,可能发生在黄河流域的姚秦时代,即姚秦统治的弘农、上洛地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灯谜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成立了不少灯谜社,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北平射虎社、隐秀社,上海的萍社,武汉的寅社。各类报刊如《申报》《文社日报》《消闲报》《新小说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都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安阳市工人文化宫十分重视职工灯谜活动,将灯谜活动作为该宫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首选和重点项目。1987年5月正式成立职工灯谜协会,协会成立后,积极团结、发展本地灯谜爱好者,逐步建立并培养了一支职工灯谜骨干队伍,先后举办过多次各种类型的大中型谜会,主编、出版了大批灯谜书刊,尤其是创办了内部谜刊《全国灯谜信息》,已成为灯谜界最具影响力的谜刊。他们还在许多全国性或省市谜会上获得各种奖项数百次。该宫历届领导都坚持将灯谜活动列为重要工作,从经费、专职人员到办公场地都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职工灯谜活动的正常开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安阳市工人文化宫的灯谜单项活动在全国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20.
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创设了两个神奇的山洞。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对水帘洞和桃花源进行比较。比较后可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