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治维新以后,1890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史称明治宪法。战后1947年,颁布了《日本国宪法》,又称和平宪法。60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复活军国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多次制定战争法律,并派自卫队到海外活动。与此同时,始终未放弃扩军备战,保持在军事上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2.
7月26日清晨,日本参议院以简单的多数通过了“伊拉克重建支援特别措施法”。根据该法案,日本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向伊拉克派遣一支约1000人的部队。8月4日,日本防卫厅宣布将建造一艘可搭载多架直升飞机同时起降的驱逐舰航母。这些新的防务政策方案相继在今年通过之后,日本防务体制从“专守防务”转向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限制的“海外派兵”。  相似文献   

3.
田中角荣倡导的“五爱”与“十个反省”日本时事通信社出版的《内外教育》第4490号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谈及了已故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教育言论。文章回忆说,1974年2月,日本在制定颁布《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而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教职员的质量的特别措施法》...  相似文献   

4.
自海湾危机以来,日本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海外派兵法案,通过海外派兵,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谋求成为政治、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5.
放弃战争权是美国方面对日促降的首要条件,维系天皇制则是日本濒临败战危局仍竭力试图保留的要求。在《日本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放弃战争权与象征天皇制完成了事实上的政治性交换,《日本国宪法》得以成立,日本国家顺利重建。在这一交换中产生的和平主义理想,为战后日本带来无穷福祉,理应珍视。放弃战争权和象征天皇制,成为战后日本宪法两大基本特征,亦是防止军国主义在日本再度复活的法律性限制措施。如今日本政坛的修宪思路,则是从根本上颠覆宪法的这两个基本特征,应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6.
"和平宪法"的颁行,不但为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制度基础,而且为亚太地区持久和平提供了政治保障。然而,战后70多年来日本保守势力一直在处心积虑修改乃至废除和平宪法。如果说最初的"芦田修正"只是埋下了"修宪"隐患,那么日后日本保守势力掀起的四次"修宪"浊浪则将和平宪法推向岌岌可危的境地。而无论日本保守势力怎样兜售和平宪法"强加论""过时论""阻碍贡献论",都掩盖不了其向战前回归即复活军国主义的政治图谋和本质。日本"修宪"逆流之所以来势汹汹、愈演愈烈,既与日本政治右倾化和右翼势力重新抬头息息相关,也同美国出于冷战和反华需要采取放任乃至纵容态度密不可分。推动日本国民更多更快走向觉醒、努力壮大日本政坛护宪政治力量、推动亚太各国结成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平宪法之国际统一战线,是遏制乃至粉碎日本保守势力"修宪"政治图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一、“控制”和反“控制”的冲突仍将持续 进入21世纪,以小泉为首的日本政府仍然奉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建立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主张,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和探讨修改“和平宪法”。2005年4月,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标志着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进入了实质性修宪时期。修宪对日本政治的现状及未来有重大影响:首先,日本修宪的最直接目标是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彻底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军事附庸”的形象,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4月27日,日本国会众议院不顾部分在野党和日本国民的呼声,强行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它们分别是:《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这三项法案的通过,使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实施合法化。它的通过,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日本由“政治大国”转向“军事大国”的图谋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所确认的专守防卫原则公然受到违犯,这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陡增新的不利因素。日本急于通过“新指针”说明了什么?首先,在日美中三角关系中,日本企图…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9日,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发布命令,要求待命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先遣队30人前往伊拉克,协助维持治安和进行重建工作。这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继多次派兵赴海外参与国际和平维持任务之后,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日本处于被美军占领和管制时期,美国占领当局采取了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非军事化政策和民主化改革措施,迫使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部以“放弃战争”为核心的和平宪法。随着美苏冷战的展开,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把日本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促使日本迅速走上重建军备的道路,1954年。日本战后的陆、海、空军在“自卫队”的名义下正式建成。此后。自卫队力量不断得到加强。装备日趋现代化,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力量。90年代初。日本自卫队终于跨出国门,打破了日本军事安全防务的本土界限。  相似文献   

11.
1943年美国第78届国会提出了授权政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拨款的联合决议案。国会和政府围绕这个议案的争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战时国会两院,特别是参议院的主要观点,为罗斯福政府制定战后国际和平组织的政策设定了原则框架,而且对战时和战后美国国际组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中规定,“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然而,近年来日本为修宪开始寻找种种借口。日本政府通过的《2005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主要表现为:否认甚至公开美化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力图突破并修改和平宪法:极力扩充军事力量。妄图充当政治军事大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究其原因主要是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责任的清算极不彻底,日本政界总体保守化,“新民族主义”抬头。经济的持续衰退所引起的不安心理。以及加速走向政治大国的政策抉择的影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剧。增加了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不确定性,加深了东亚主要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感和警惕感。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通过了含有表述“爱国之心”内容的《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并提交国会审议。这意味着被称之为日本“教育宪法”的《教育基本法》自1947年制定以来将面临全面修改。  相似文献   

15.
近期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是对我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和国际秩序的公然践踏,日本政府这一野蛮行径的“幕后推手”正是近年来日本社会“右倾化”发展的结果.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政坛“右倾化”倾向十分明显,极右势力正在影响和控制日本社会的走向,带动日本不断突破二战体制对其大国军事化的限制,对战后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历史之失已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学者为未来前景而总结研究20世纪的教育的同时,江西教育出版社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以国际同仁的独特远见,在本世纪90年代的最初五年里,出版发行了《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含《战后美国教育研究》、《战后英国教育研究》、《战后苏联教育研究》、《战后法国教育研究》、《战后日本教育研究》、《战后印度教育研究》、《战后东盟教育研究》、《战后拉美教育研究》、《战后韩国教育研究》、《战后非洲教育研究》、《战后德国教育研究》等共十一卷),为我…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育研究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科学的诸多领域和分支中,比较教育的历史(指其初步形成的体系的时间)较短。由于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经济的原因,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又晚于西方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虽然,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历史和规模,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有巨大发展,但今后的路更长,尚有待于进一步加快和深入。近年来,通过教学和科研,特别是通过完成“国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战后法国教育研究”(《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之一)、“国际课程教材比较”等课题,以及准备“八五”规划有关课题,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了一点体会。现借师大校庆九十周年学  相似文献   

18.
日本战后的“赶超型”经济社会体制使其实现了成为经济大国的目标。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时代的到来以及日本少子高龄化的持续,“赶超型”经济社会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适应这种变化,保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日本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为实施这一战略,日本政府于199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1996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关注的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本的,一个被称为既是“战后最大的法案”又是“没有后台的法案”-《特定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简称《特振法》)。本文分析了它出台的背景、经过和国会中审议时成为废案的情况,以及其成为废案的原因和影响。本文认为这个法案虽然是为应对贸易和外汇自由化而产生的,但是它体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作为“后发展国家”的日本,其政府中主管经济的行政官僚为实现“赶超欧美”的经济战略目标,而通过经济立法、行政指导等各种手段干预经济和产业的活动的“历史传统”。《特振法》遭到各方面的反对而最终失败的结果,表明那套经济官僚干预经济活动的传统做法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即将实现“赶超欧美”目标的日本(大致可以以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标志)。日本的民间经济界、经济官僚和执政自民党三者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保护史迹刻不容缓杨蓉章寄“保护古都史迹特别措施法”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日本各古都的历史遗产。依据该法已在八个城市指定了特别保护区,其中有清登、奈良和镰仓。1980年还颁布了一项有关朝日村的新法律,即“保护朝日村史迹和改善该村生活环境”的特别措施法。象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