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生淀粉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固体发酵其生淀粉糖化酶活为2237U/g(按U/g麦麸计),RDA值为15.25%。根据形态学特性初步鉴定该菌属于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sp.)。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起始pH5。其粗酶液24h水解生玉米淀粉的水解率为86.88%;对不同来源的生淀粉的水解能力不同,为玉米粉〉面粉〉米粉〉木薯粉〉甘薯淀粉;其最适作用pH为4,最适作用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杏鲍菇菌丝对温度、pH值、碳源及生长调节剂浓度等不同条件处理下生长速度的测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5℃,pH值为7,合适碳源为葡萄糖,其用量为20g/L.添加激素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球盖菇茵丝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供试菌株在5—35℃范围内菌丝都可以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培养基pH5-pH11范围内都可以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pH值为7。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供试菌株在5-35℃范围内菌丝都可以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培养基pH5-pH11范围内都可以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pH值为7.  相似文献   

5.
郁金香枯萎病是贮藏期郁金香鳞茎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对病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六种杀菌剂对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该菌在5~35℃,pH 3~9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7.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载体,对苯酚降解菌株JY03进行细胞固定化,并对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CaCl_2浓度3.0%,包埋菌体量0.3 g,钙化时间8 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pH值6.5,接种量30 g,对苯酚浓度800 mg/L降解36 h,其降解率达到88%以上.菌株JY03通过海藻酸钠固定化对苯酚的降解能力与耐受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处理含酚废水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两株酚降解菌,初步鉴定属于假单孢菌属和黄杆菌属。两株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在低浓度酚的培养基(200mg/L-500mg/L)上生长较好,30℃振荡培养72h酚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
利用木聚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基础盐培养,在50℃培养条件下,从新乡周围土样及腐殖质中筛选到1株产耐热β-木聚糖酶细菌,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FLH-2).该菌株在40~55℃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50℃.木聚糖酶粗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65℃;在pH 5.0~9.0及温度30~75℃之间酶活相对稳定,分别处理30 min,相对酶活仍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生物高效降解木质素,采用苯胺蓝、氯化锰、α-萘酚平板法和木质素降解试验,从腐竹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活性菌株,命名为LQ-04.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工艺为:碳源为葡萄糖10 g/L,氮源为酵母膏10 g/L,pH为6.0,温度为40℃,转速为180 r/min,在该优化条件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活性高达82.8 U/m L.这将为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鱼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但水解液腥味较重.以银鱼为原材料,用酶解法得到银鱼蛋白水解液,用酵母发酵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TBA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脱腥工艺,经比较发现,酵母发酵法去腥效果较好,脱腥的较适工艺条件为:酵母粉添加量7 g/L,发酵时间1.5 h,发酵pH为5,发酵温度为35℃,此条件下的TBA值为0.141,腥味基本去除.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法对产几丁质酶Bt-016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了几丁质、氮源、碳源、pH和接种量为影响发酵条件的显著影响因子,采用U9(95)水平对5个影响因子进行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蔗糖2g/L、蛋白胨20g/L、初始pH值为8、接种量1. 572%、几丁质含量2. 5%为最适发酵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Bt-016发酵液OD600值为3. 864 5,较优化前提高了21%;产几丁质酶活力为2. 796 1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33%。研究结果为杀虫防病Bt菌株的开发提供了菌源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筛选出的生物环保材料 PHA 高产菌株 SJ-9为初始菌株,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丁酸钠、碳氮比例、pH、温度、转速、装液量、误差7种因素,利用L18(37)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条件优化,经实验得出适宜的发酵条件组合为:丁酸钠为2 g/L,碳氮比例为40,pH为7.5,温度为26℃,转速为150 r/min,装液量200 mL/L.此条件下,PHA产量为3.31 g/L.相对其未优化条件产量提高46.5%.  相似文献   

13.
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患红脖子病的中华鳖中分离一株细菌,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该菌株在Arg,Leu,Asp和Met4种氨基酸为碳源的合成培养基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条件为pH7.0,28℃以及液体培养基中溶解氧7.5~10g/L.在合成培养基础上,氨基酸Ser,Val,Trp,Ala和Phe有较强的促进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能力.锌离子抑制细菌的生长;低浓度的铁离子对细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镁离子则是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必须的.胺基糖类抗菌素(青霉素类)对嗜水气单胞菌不抑制.  相似文献   

14.
降解甲胺磷农药高效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离了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的细菌B-82,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此菌能以甲胺磷为唯二碳源、氮源和磷源。此菌能耐受240mg/L(以有机磷计)的高浓度甲胺磷。在进水有机磷为60.3mg/L(以有机磷计)、35℃、150r/min振摇72h后,其甲胺磷降解率达72%。B-82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5.
对14份土样和7株实验室保藏菌株经初筛、摇瓶复筛,得到1株油脂产量较高的酵母菌,其油脂含量为7.34%。对影响该菌体产油脂的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脂条件:发酵周期为4d,酵母膏和硫酸铵混合物为氮源,接种量为12%。在该条件下测得的菌体生物量为12.211g/L,油脂产量为1.524g/L,油脂含量为12.48%。  相似文献   

16.
李毅然  宋旸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2):59-62,67
实验以B3(Pseudom-onas)、B6(Bacil-lus)、B7(Bacil-lus)、D4(Pseudom-onas)为石油降解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培养时间、石油浓度、温度、溶氧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各单菌降解石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菌最适宜的石油降解条件.四株菌在纱布封口1、60 r/min振荡培养12 d较为适宜,它们适宜的降油石油浓度、温度和初始pH是:B3为4 000 mg/L、32℃、pH8.4,B6为3 000 mg/L、32℃、pH 7.3,B7为4 000 mg/L、26℃、pH7.3,D4为3 000 mg/L、26℃、Ph 7.3.  相似文献   

17.
荷叶离褶伞摇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摇瓶发酵法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玉米面;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碳氮比为16:1;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面200g/L,蔗糖15g/L,麸皮35g/L,酵母膏1.5 g/L;最适发酵条件:pH值7.0,温度26℃,接种量10%,转速160r/min;稳定生长期为接菌后6-8d.  相似文献   

18.
生物降解含酚废水是一种既经济、有效而又无污染的方法,固定微生物可以加快酚降解和提高苯酚的忍耐能力,为此本试验以固定化菌株JY04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苯酚质量浓度、培养时间、p H值、温度、接种量对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苯酚浓度为600 mg/L,p H值为6. 58. 0,最适接种量为45 g,温度为28℃8. 0,最适接种量为45 g,温度为28℃34℃,在此条件下将固定化菌株JY04培养48 h,其苯酚降解率可达到93. 6%.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中筛选、驯化出一株高效降解油脂的酵母菌X3,然后对影响该酵母菌降解能力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p H为3~4,初始含油量为600mg/L,培养温度为25℃,半静置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脂的降解能力最强,而且对底物的选择性不严格.  相似文献   

20.
配制以甲苯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通过厌氧条件下的驯化、富集及双层平板分离,从石油化工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对甲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兼氧光合细菌菌株AQ-02。该菌株在54h内能完全降解100mg/L的甲苯(28℃、15%接种量),通过形态特征分析、16s RNA分子鉴定技术,鉴定为荚膜红细菌属(Rhodobacter Capsulatus),其在甲苯初始浓度为100~250mg/L、温度20~30℃、pH值6~8范围内能有效净化甲苯,48h甲苯降解率为26.8%~76.0%。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影响菌株降解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初始甲苯浓度、pH值均对降解甲苯效果有显著影响。影响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序为:温度>pH>甲苯浓度>接种量。菌株降解甲苯最优条件为:温度30℃以上、中性或弱碱性环境、甲苯初始浓度100 mg/L和15%的菌种接种量。其对苯系物中的二甲苯具有一定降解效果,能在60h内降解浓度为100mg/L的二甲苯。实验可为苯系物污染废水的生物治理提供高效、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功能微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