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目标分类法,剖析研学旅行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构建了“哑铃型”研学旅行课程思政模型,以地理研学为案例,设计了融入课程思政的研学方案,最后提出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深入分析了地理研学旅行的特征与教育意义、地理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发原则与教学应用,提出了以研学旅行资源开发为背景的研学课程开发构想,以期为学校有序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实践学习环节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瓶颈。2016年11月印发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由此,研学旅行作为解决学生实践学习薄弱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式之一,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科技教育与研学旅行有机融合,开发小学生科技教育研学旅行课程,是实施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从科技教育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目标的层次、课程学习的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的理念等方面探索实施路径,为当下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和研学旅行活动提供思路与范本,拓宽学生知行合一的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新时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以培养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会生存能力,养成勤思乐研思维,提高综合素养水平。面向学生真实世界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包括文化认知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主题探究课程。实施研学旅行课程要把握关键因素,构建适宜可行的策略,要亲历“研学旅行”、学于“研学旅行”、做于“研学旅行”、研于“研学旅行”和惬意“研学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其课程化建设成为保障研学旅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借鉴情境感知理论,结合旅游和学习情境,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研学基地”为研学场所,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阐明课程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研学旅行效果。为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标准作为综合实践取向,设计了研学旅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的建设。研学旅行课程化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在不同领域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属性,综合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是当下中小学教育的热点,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作用。而中小学研学旅行能否发挥其独特价值,关键在于研学旅行必须要走课程化之路,探明研学旅行课程的基本属性,建设规范化研学旅行课程。  相似文献   

8.
美国俄勒冈州科瓦利斯市的富兰克林学校实施的是美国希尔什教授的核心知识课程.富兰克林学校每届七年级学生的"华盛顿之旅"正是源于核心知识课程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丰富、真实世界的教育."华盛顿之旅"课程准备充分,其缜密性、有序性和结构性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获得文化素养.同时,"华盛顿之旅"研学课程正式纳入富兰克林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构建了研学旅行课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哈尔滨市25所学校的中小学生为例,从目标、内容、评价三个方面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研学旅行目标达成效果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精准课程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内容与学校课堂内容衔接、注意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域旅游”和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而课程成为制约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野,提出了“全域研学旅行课程”概念,结合东营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优势,着重就东营市全域研学旅行“一三七N”课程体系进行了阐释。该课程有利于破除研学旅行资源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研学旅行资源整体优化、整合,满足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和课程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是研学旅行实施的基础保障,加强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设计应坚持导向性、独创性、实用性、开放性、趣味性原则,从纵与横两个向度整体设计.由具体案例可知,与区域相适宜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应从内容、资源、任务、课程方面创新设计,以确保这种补充性课程资源的适切堪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研学旅行实施的基础保障,加强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设计应坚持导向性、独创性、实用性、开放性、趣味性原则,从纵与横两个向度整体设计.由具体案例可知,与区域相适宜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应从内容、资源、任务、课程方面创新设计,以确保这种补充性课程资源的适切堪用.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界定其属性、解构其系统要素、发掘其课程标准是切实落实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重要议题。文章揭示了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在合成性、去商业化和非同位性路径下厘定与解读了“游”“学”“娱”三大核心要素及其内涵;将风筝的四个基本构造要素引入研学旅行课程模式,建构了一宗旨、双基点、三阶段、多元评价的课程模式,为研学旅行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依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将研学与旅行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再将真理运用于实践。课程制订者与实施者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差异,分学段分地区实施研学旅行教育,将研学内容和主题与校内学科课程进行联系,科学合理规划游学方案,做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学习情况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策略与方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欣 《贵州教育》2023,(6):55-57
贵阳市高中学校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对贵阳市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突出实践学习、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基于地方特色资源、探索跨学科综合式研学、建立评价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课程化对于其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研学旅行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研学目标设置不太明确、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及实践性重视不够等诸多问题.研学旅行与项目学习融合有助于研学旅行课程化以及有效实施.研学旅行与项目学习有效融合的建议是:活动前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项目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分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活动中制定项目学习合作探究计划,分小组展开活动,达成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活动后通过项目学习的评价,促进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研学旅行应该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推行。“中国高句丽史”课程的性质、地位和选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了在教学中有必要开展研学旅行。学校的支持、过去的实践、学生的参与、时间距离适合使研学旅行的开展具有可行性。课程组试行了研学旅行,对学生、教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就研学旅行的完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8.
国内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是随着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而不断深入的,其主要内容涉及含义、理论、课程实施与评价等诸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定义不清、理论薄弱、评价方式过于传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明确研学旅行的内涵、加强研学旅行课程的理论研究、规范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加强研学旅行课程的场域建设、完善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机制以及构建研学旅行课程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将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设计富有课程属性的研学旅行课程,是当前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与特征,以桂林山水研学课程设计为例,利用“5W2H”分析法提供一种研学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研学课程的主客(体)基础、内容核心、实践与验证3个方面进行设计,为研学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是培养我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路径,从业人才是助力研学旅行发展的动力源.当前,我国研学旅行的从业人才主要由中小学相关课程专任教师、研学旅行基地工作人员、相关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他们需要具备政策的解读与趋势预测能力、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发展能力、研学课程的整合构建与定位能力、研学课程的执行与开展能力及研学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能力.现实中,存在对研学旅行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从业人才准入机制缺乏及从业人才培养政策过于宏观等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宏观——相关行政部门不断完善研学从业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构建、中观——相关机构致力于研学旅行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与提升、微观——有志之士致力于加强研学旅行专业素养的自我修炼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