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8岁那年,汉文帝刘恒被汉高祖刘邦立为代王。偏居一隅的生长条件让刘恒自小就养成了谦虚谨慎、宽容憨厚的美德。刘恒登基后,特别重视尽职尽责的老实人,着力打造清正廉明的政风,拉开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亲尝汤药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开始时刘恒被封为代王,薄太后是他的生身母亲。刘恒照顾母亲尽心尽力,无微不至,每天嘘寒问暖,不敢有丝毫的懒惰和懈怠。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恒的母亲年老体衰,经常犯  相似文献   

3.
以陈平为师     
王有鹏 《学子》2014,(2):27-27
正有一次上朝,汉文帝刘恒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有多少案子判决?"周勃谢罪说不知;文帝又问:"一年钱粮收入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文帝于是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专主其事的人。"文帝说:"专主其事的是谁?"陈平回答说:"陛下要知道断案之事,就问廷尉;要知道钱粮之事,就问治粟内史。"文帝说:"如果各司其职,那么你所负责的是什么事?"陈平说:"丞相的职责是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  相似文献   

4.
元霄诗话     
春节刚过,余兴尚浓,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据记载,元宵节始于西汉。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前180—140年)。因为勘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即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古时正月又叫元月,“夜”在古语中称“宵”,所以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的盛况,在历代诗词中都有生动的描写。元宵之夜,张灯结彩,故元宵又叫灯节。放灯习俗也…  相似文献   

5.
"文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文帝名刘恒,高帝刘邦之庶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179——公元前157年)。景帝名刘启,文帝之长子,在位十七年(公元前156——公元前141年)。这两位皇帝共在位统治了四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刘义康传     
王海洋 《学语文》2005,(9):24-25
刘义康,宋武帝之子,文帝之弟,赐爵彭城王。早年因文帝身体欠佳,刘义康既勘于政务,又能干聪明,因而权倾内外,加上处事上的率性而为,不识世故,导致了与文帝及其党属间的矛盾。结果自然是刘义康遭殃。先是从属遭杀。继而辞职而出镇豫章,后因又与范晔谋反之事相牵连,结果被文帝赐药而死,年仅四十三岁。  相似文献   

7.
张释之传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从行。上登虎圈①,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无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②,亡其实。"文帝曰:"善。"乃止。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③,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  相似文献   

8.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刘恒(即汉文帝)为主。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而正月亦称元月,夜又同宵.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相似文献   

9.
汉文帝手下的张释之是个名不虚传的贤能之人。《资治通鉴》里记录了多件和他有关的事情,其中一件事情说,张释之担任廷尉时,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个冒失之徒从桥下跑出来,使文帝的御马受惊。这个冒失之徒随即被保镖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兼并剧烈与阶级矛盾尖锐西汉帝国建立以後,最初七十年间,由於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因而有所谓“文景之治”。但因土地兼并而引起的社会的不安,即在这繁荣期间已极显著。统治阶级内部主张改良的份子已提出警告,贾谊在刘恒(文帝)时候上书说,如果有人相聚为乱,四方并起相应,再想防治,便来不及了。刘启(景帝)时晁错也曾上书,说到五口之家的  相似文献   

11.
王立鼎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6):35-39,55
中国传统认为"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女性成为兴云司雨的龙神的现象并不多见。在洮岷这个汉、藏、回三族杂处的地区,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了藏族崇拜龙王和对女性龙王的崇拜现象,汉族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藏族的女性龙王崇拜,把龙王换成汉族女性,形成了由女性龙王来主管一方的女性龙王崇拜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东汉时封王主要集中在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始封王分为宗室王和皇子王两类,但宗室王逐渐被遏制。东汉的绍封都出现在和帝以后,被绍封的诸侯国是因为没有子嗣、犯罪等。绍封王来源于被绍封者的父兄辈,或是宗室的其他支系,但要求与当朝皇帝的血缘关系较近。宗室王封地的范围远小于皇子王,皇子王之间封地的大小亦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皇子个人及其母亲的地位高低。章帝时对诸侯王衣食租税作出调整,封国广狭就不再具有决定意义。因诸侯王犯罪,始封国的地理位置或政策的调整还导致了徙封现象。以上三个方面是中央政权对诸侯王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夏代君位继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代的君位继承制度是传长子支系兄终弟及制。由于君主谱系采取口耳相传的记录方式及人们重直系、轻旁系等原因,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简单的父死子继。夏代君位继承制度存在的社会原因一是生产力还不发达,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处于粗耕农业阶段;一是社会基本单位处于家族公社阶段。  相似文献   

14.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地区建立国家,即大汗位,国名“大金”(又称“后金”),从此,金和明成了不容并存的两个对立政权,它们之间爆发了一连串的战争。明天启六年(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次年改族名“建州女真”为“满洲”,明崇祯九年(1636年)在沈阳称帝并改国号为“清”,两个封建政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明与金(清)的矛盾和战争,只是由于满、汉两族统治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而引起,并非两族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同时,无论满洲贵族还是明统治者对于明末农民起义采取了同样的仇视和残酷镇压态度。  相似文献   

15.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逸为回应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评论屈原去就取向的异见,把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建立的《春秋》"公子无去国之义"改造为"同姓无去国之义",以对中央朝廷的向背作为标准评说屈原的独特行为。  相似文献   

16.
《华商报》2 0 0 1年 1月 1 8日发表题为《夜郎古国“沉睡”沅陵》的文章 ,认为湖南沅陵县城南古城址西山墓区中的大型西汉墓为古夜郎国 ,值得商榷。实事是 ,楚之黔中郡城非秦代同郡之城 ,更非古夜郎国王城。上述沅陵西汉墓当为汉景帝之子、长沙国王刘发之后裔墓。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体系化的思想。秦王朝统一中国前夕编撰的《吕氏春秋》,以“法天地”为原则,综合道家、阴阳家等建构起了一个天道论体系。秦汉初期,儒家学派虽然遭到“焚书坑儒”的打击而退居民间,但以《春秋公羊传》为代表的经典注解之作,崇奉孔子“作新王”为万世立法,建构起了一个以儒为本兼融各家的王道论体系。董仲舒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天道论、王道论体系合而为一,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大一统的思想体系,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东周剧变,周天子“王”的所有权标识逐渐被新的名目取代.不过,在睡虎地秦简中仍有一组财产被同时冠以“公”与“王”的专有性质即“公祠”“王室祠”等特殊财产,而与之相关的祭祀类律法的存在则表明了秦律对于先秦祭祀传统、法家“立公灭私”思想的继承,又体现出在秦朝改元称王的重要时期,统治者借助早期祭祀律法来宣明其统治权威的政治目的.在其后的汉初律简中又较难寻见此类记载,这无疑是秦汉律简中较明显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汉苍梧郡为汉武帝平南越后所设。南越苍梧秦王降汉后,汉武帝以其旧有辖地为基础设立汉郡,故其郡名为“苍梧”。而南越苍梧王之“苍梧”国号很有可能因地处南岭之北的旧泰苍梧郡而得名,南越国以“苍梧”为号设立藩国,遥领汉长沙国之地,这是当时南越与汉长沙国之间尖锐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在西汉时期,匈奴民族经历过“五单于争立”的大内乱与分裂。其分裂原因不能唯独归因于匈奴社会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亦须从西汉王朝起始于“马邑之谋”的对匈奴大规模征服战争所导致巨大影响着手探索。汉匈战争中,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导致匈奴民族生存地理环境的巨变,从而严重损害了赖以生息的畜牧业经济基础,继而激化社会内部政治、经济等方面一系列矛盾,最终以单于继承问题为导火线爆发了匈奴史上第一次大内乱与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