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着黄布书包,几个穿着花棉祆的小姑娘走在没有几辆汽车的马路上,偶尔有马车从身边经过。这是如今的我经常记起的上小学时的情景。我上小学是在1970年前后。我的小学名字叫“天后小学”,按照现在的叫法,全名应该是“辽宁省丹东市天后小学”。“天后”是学校附近的地名,“天后商店”“天后粮站”……那里还有许多以“天后”命名的地方,小时候没有想过为什么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我们学校后面不远的山上曾经有个“天后宫”,只是我上学时这“天后宫”已经不存在了。一直到今天,那片地方早就是高楼林立,“天后小学”也不再有了,但“天后街”这个名字依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30年前教初中,曾有学生对我说:“我是不怕写作文的,如果作文可以不写开头,那就更好办了.”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文章没有“头”是什么样的?作文的开头真的那么难么?学生说,他每次都为开头而伤脑筋,一节课作文,“后面的内容都想好了,可还是没有办法把开头写好”,“老师总是认为我的作文开头不好,但经常肯定我的中间部分的内容”.我问他小学有没有学过如何“开头”,学生说,他在小学就被“开头”难住了.我开玩笑说,那你以后的作文可以不写“开头”,直接把“中间”交来.  相似文献   

3.
李雪玲 《学周刊C版》2014,(11):184-184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不强,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面对“教师教——难,学生作——难”这一现状,细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我想是教师在做“无米之炊”,导致学生做“无米之炊”.教师策略少,没有把准学生的“兴趣点”,是导致“难作文”的主要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借故事之“米”,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4.
我曾不止一次地把我的家比做“监狱”,我觉得这里没有自由,甚至没有温暖。跟我同龄的孩子都不愿来我家玩儿,原因是家里有我爸——这个严肃而冷酷的“狱卒”。唉,说起我的遭遇,只能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了,从小学开始,我在家里就不能随意行动,我的一举一动一直被爸爸“监视”至今。  相似文献   

5.
黑板上有几个字:“老师,我喜欢你。”我没有问是谁写的。但我想,他们是懂了的。今年年初,我在一所小学代课,说是小学,其实是称不上,总共只有六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老师不太稳定,每个学期都有人离开。一排平房是教空,没有窗户,没有操场。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九六四年从南京来盱眙插队的知识青年。这年十月间,我劳动的所在地茶安生产队办起了一所耕读小学,大家推我担任教师。在初开办时,队干部召开社员大会,宣传耕读小学的意义;并说明耕读小学办在家门口,孩子可以就近入学,农闲多学,农忙少学,不误劳动。广大贫下中农深感不识字的苦,都愿意送子女入学。但是,个别家长重男轻女,认为丫头读书没有用。我就利用劳动时间跟社员讲道理,问他们:“我们新农民有没有用?”他们说:“有用。”我又问:“我不也是丫头吗?”他们说:“你有文化。”我紧接着反问:“那你们为  相似文献   

7.
山的女儿     
我是高中毕业考取民办教师后,被派到八十沟小学的,那一年我19岁。考上民师后,领导问我是否愿意到偏僻点儿的地方,我说“愿意”,没有一点儿犹豫,那时的我真的年轻,对“偏僻”没有  相似文献   

8.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是我唯一的语言;不能没有你,是我不变的情怀……”还记得这首老歌吗?虽已记不清是哪位歌手唱的了,但它感人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却让我记忆犹新。我与《上海教育》的感情,我想已经到了“不能没有你”的程度了。初识《上海教育》,还要追溯到18年前。那时,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还在离县城较远的一所农村小学任教。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并不怎么好,但当时的年  相似文献   

9.
三月中旬,公社领导决定将我从三十里墩完小调到没有公办小学的四庄大队下伸设点,办耕读小学。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考虑的是,我是一个公小教师,叫我去搞耕读小学,不是有点“屈才”吗?再说’我工作多年,一直在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很少和群众打交道,去搞耕读小学,能不能搞好群众关系?而且,这样的学校,从来没有听说过:说是公办小学吧,它却是群众办学;说是民办小学或者是耕读小学吧,又是公办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0.
那天,邮递员送给我一个包裹,是《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寄给我的样刊。我有一篇文章在上面发表了。同事问:“你交了多少钱?”我很纳闷:“我没交钱呀。”同事不信:“那你有认识的编辑?”“没有,编辑是男还是女,我都不知道。”同事满脸的怀疑:“不可能,现在论文比赛都要钱,发表文章听说几百到上千的要呢。”我分辨:“真的没有,还有50元稿费呢。”同事满脸的诧异。  相似文献   

11.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  相似文献   

12.
我是在“文革”期间读完小学和中学的,十年里我没有好好学习。1983年我开始写小说时,认识的汉字也就是4000个左右,几年以后中国的批评家们纷纷赞扬我的语言简洁,我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我成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在我们那里,小学起始年级还从来没有男教师,我算是“史无前例”了。  相似文献   

14.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优秀散文。课文本身并不深奥难懂,可我在导入课文时却卡了“壳”。当时我先释课题“落花生”就是我们所说的花生,而后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花生在什么时间栽种、什么时间收获吗?全班竟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个大概。我所在的小学是苏  相似文献   

15.
老蒋     
老蒋是我小学时的英语老师。其实她不老,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我们没有赐给她任何“雅号”,大概是浑浑噩噩的学业生涯中,她已在我心中不知不觉占据了制高点,如今才胆大妄为地叫她一声“老蒋”。  相似文献   

16.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今天写个人,明天写件事的老和尚撞钟式的作文教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它的后果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作文训练,没有总体规划,更没有系统安排。从小学到高中,虽然各个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有所不同,但由于在教材上和方法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雷同化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学生反映,我从小学到中学,写的作文题目都能背下来。什么“记寒(暑)假一件事”、“校园新貌”“我  相似文献   

17.
初夏的雨     
傍晚,天还没有黑,雨便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路上的行人正忙着走,而我两手空空在小学门口,等待着弟弟放学。“零———”放学的铃声终于响了,随即学校门口涌来人潮。一方是小学生,另一方是撑着雨伞的家长。而我在正对门口的街旁静静等着。直至人潮散去,我才看见弟弟慢吞吞地走出来。“你好慢哦!”我责备道。“不是我慢,而是我留堂了。”“什么?留堂?你哥哥我上小学时,从没有留过堂呀,你可丢脸哟!”弟弟听了,大声嚷道:“都是你的错哦,冒妈妈的签名,被老师发现,所以我才被留堂!”我听了,顿时无语反驳。其实我们兄弟俩都好久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一军训期间,我从同学那儿了解到,我班有个叫葛某的同学.在小学里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平时上课扰乱课堂纪律,下课追逐打骂同学,作业马虎不做。小学班主任见了他头疼,老师见了他摇头。听后,我心里也没有谱,看来今年轮到我来跟他“较量”了。丽对这个“顽劣”的学生,该如何来转变他的思想和行为,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我真正知道自己没有父亲是在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其实早在我两岁的时候,爸爸就在动乱的年代被迫害致死了。我小的时候,常常问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的爸爸呢?”妈妈说:“你爸爸在老远的地方上班。”“那我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爸爸高高的个子,戴眼镜,有满肚子的学问……”  相似文献   

20.
我是零蛋     
“我”的名字叫零,是数字王国里的一名成员。有些问题常常笑“我”是个零蛋,这倒没什么关系,谁让“我”本身什么也没有呢?不过,大家可别小看“我”,“我”的脾气还有点怪,弄不好会给你们学习带来麻烦或差错。“我”很乐意与大家交朋友,好吧,现在就将“我”在小学数学课本中的表现情况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