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这必然给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譬如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学生角色的新定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课程研究方面的专家对《纲要》的解读会对我们如何来应对新课程的变化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业成长,就其途径和方式,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所长申继亮认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优良师资,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误区、教师专业化的对象和内涵、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模式,以及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论坛》2002,(1):25-26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这必然给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譬如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学生角色的新定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课程研究方面的专家对《纲要》的解读会对我们如何来应对新课程的变化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从香港启德机场乘坐华航班机,飞越台湾海峡,不到一个半小时,我们就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从机场到台北,高速公路上驱车半小时,进入市区,已是万家灯火了。我们被安排住宿在闹市区文福路的台北教师会馆。这是一幢六层大楼,地处台北交通要津,但馆内却绿树婆娑,闹中有静。诗人林焕彰先生对我们说:「原先安排住宿在剑潭青年活动中心,但被别的会议提先占用了。现改住教师会馆,一是价廉,二是干净。」林先生说的「干净」,除了住宿条件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不会有女郎半夜敲门。至于价廉,实在也不廉,每个房间起码要三千台币(相当于一千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幸福?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什么是教师幸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京郊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使我对幸福的定义和教育家的建议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8.
蔡宗模 《教育探索》2007,(12):82-84
以"教师发展"取代"教师专业化"的提法,是基于对专业化运动历史的考察和我国教育的客观现实分析.专业化运动的实质应该是教师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身份才名副其实,教师职业才会赢得尊重,其社会地位才会得以提高.不能不顾自身的历史现实,盲目地效仿西方;也不能在教师整体素质还亟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外在的方式强行加快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作为人、职业人和教育主体的完整的幸福,是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其构成要素包括中等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和谐、高尚德性和发展完满。教师的专业幸福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幸福,是教师幸福的重要构成,具有精神性、内生性、关系性与理解性、创造性。具有专业幸福的教师是关怀生命的教师,具有阳光心态的教师,以教育为事业的教师,具有专业自由的教师,富有创造的教师,追求专业持续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副产品;工作负荷的增加,工作压力的加重,是今日劳动者的共同感受.身处现代社会的中小学教师,不仅不能例外.而且疲惫的感受正日益普遍.新浪网和<北京晨报>于2004年联手开展的"教师生存状态调查"显示,在6958名被调查的教师中,认为超负荷工作的占71%.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利益与教师的道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衡量一个社会的教师道德水准 ,不是看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 ,而是看真实的教师教育行为。如果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不被教师认可、采纳 ,或者说现实的教师行为与道德规范的要求不相一致 ,我们一方面要反思教师的道德素质 ,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其提高素质 ;另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道德规范的合理性 ,使道德规范更适合真实的教师生活。在教师道德建设实践中 ,我们过于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从而使教师道德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人们的心目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因此人们要求教师应…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榜样与榜样的教师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张家璇“为人师表”是句老话,也是一句实话。“师”就是表率,教师应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副产品;工作负荷的增加,工作压力的加重,是今日劳动者的共同感受。身处现代社会的中小学教师,不仅不能例外,而且疲惫的感受正日益普遍。新浪网和《北京晨报》于2004年联手开展的"教师生存状态调查"显示,在6958名被调查的教师中,认为超负荷工作的占71%。而且教师在超时劳动的同时,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教师的职业角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少学者认为,今天的教师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创造者、学习者、引导者、辅助者、后援者、设计者。这些观点无疑具有前瞻性与现实性,它将促进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传统的教师权威如何评价?笔者认为:一方面,它满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及教师发展等问题备受关注.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同时,教师角色的成熟应着眼于自我的发展.教师要完善人格,铸高尚师德,要积累宽厚扎实的知识素养,并围绕教学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互相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些改革包括:增加课时数比例,专业教育训练时间延长并终身化,教学目标与功能重新定位,教学(学科)话语多元化和大教育学的终结等.  相似文献   

18.
正时间,像握在手里的流沙,不停地悄悄流逝。转眼间,我已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八年了。这八年的时间里,我渐渐褪去了初登讲台时的青涩,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的身份也在不停的变化:老师,妈妈,家长……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自己角色身份的变化,我的教育思路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我是老师—按部就班  相似文献   

1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但只有熟悉教师的角色特征及内涵,教师培训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的专业化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探讨了教师的两种角色定位: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而指出只有创造者才是未来教师发展的最佳模式,并提出了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培养教师创造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