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本身承载着传播文化内涵和文学底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趣味和人文情怀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中是文化素质类公共必修课。但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内正面临边缘化。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扬 《陕西教育》2020,(6):17-18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需求,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科学的可行性。高职院校要加强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任课教师要找准切入点,以切入点引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升学生德育工作水平,构建"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通识类公共基础课,具有“文以载道”的德育功能以及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提升其道德修养等教育目的。文章梳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发展现状,阐述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疫情及网课盛行背景下具有“课程思政”元素的大学语文将如何以微课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主体,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把理想信念的引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更大化发挥"大学语文"课程集人文性、思想教育性及工具性于一体的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智成熟,助力其职业化道路健康前行,培育国家栋梁.  相似文献   

5.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为其助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构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有效推动了语文学科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本文作者着眼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改革探索、大学语文改革实施具体策略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实现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措科 《青海教育》2021,(3):51-52
新时代,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依靠单一的思政课程完成,必须转变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要通过大思政教育格局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感和坚强意志,树立大局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安人才。本文据此探究了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课,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高职院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及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条件,指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强调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尴尬处境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课程性质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层面,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及考试方式的选择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全方位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陆妙琴 《成才之路》2023,(17):17-20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但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把握不准而在实践中出现协同育人意识不强、实施路径不清晰、教学评价缺失的误区。规避这些误区需要遵循协同性原则、以生为本原则、情感性原则、与时俱进原则,按照明确教学目标、遴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评价的路径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以实现高职大学语文思政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课程思政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一步步深化,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促进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课程思政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它能构建出全课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格局形式。课程思政通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能充分地发挥高职英语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们的人文文化以及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类通识课。由于课程特点,它天然具有"课程思政"的性质,可为培塑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助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乃是一种"大思政""隐性思政",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特殊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运行机制,要遵循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原则,通过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政活动与活动思政相结合、思政生活与生活思政相结合、思政社会与社会思政相结合,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学、活动、生活、发展方面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杨桃 《职教通讯》2012,(24):37-39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改变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高职大学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堂、拓宽课程资源、完善教学评价体制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涛 《文教资料》2012,(20):48-49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在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接轨、课程与就业同步的发展趋势下,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制约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必须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目的,这是高职思政工作的重点,即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必须将思政工作与各类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把握"课程思政"理念,是高职语文教学的要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摆脱原有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中融入思政知识,实现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帮助老师转变为立德树人而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分析了"课程思政"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改革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理解阅读以及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文化素养、精神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传统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核心,学生们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不高。基于此,将对微课融入大学语文课堂中进行研究,发现不仅能弥补传统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还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面对高职院校艺体类专业这一特殊学生群体,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艺体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构建高职全员、全方位、全课程、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必须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党团活动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手,在高职艺体类专业大学生中创新性地展开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为高职院校培育具备坚定的政治认同、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艺体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