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演示实验(6-2),氨跟氯化氢起反应实验。在课堂演示操作过程中,较麻烦,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易造成失败,而且酸和氨的液体易沿着玻璃棒下淌,造成公物和环境的污染。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次摸索、思考和实际操作演示,可将此演示实验作一个改进。现有两种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1 用试管口靠近演示法 可取两支小试管(15mm×150mm)。分别倒入1mL浓盐酸和1mL浓氨水。两手紧握试管底部(注意:酸和氢液不能流在试管外壁,可用湿毛巾擦一下再握住)。然后将试管口慢慢地倾斜靠近(但…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出版的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79页[实验6-5],铜片与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作了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改进方案a.用滴定管夹固定两只具支试管在滴定台上,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b.铜片换成螺旋状铜丝,将铜丝拴在注射器的活塞上端,做成提拉装置,注射器固定在橡皮塞上。c.在其中一只具支试管内加入少量CaCO3,迅速塞上橡皮塞,让产生的CO2将具支试管内的空气排尽。d.压下注射器的活塞,铜丝与稀HNO3接触,反应开始(如反应太慢可用酒精灯稍微加热)。e.将产生…  相似文献   

3.
介绍两种简易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两种简易实验装置商洛师专化学系(726000)任有良一、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1.装置(如图1所示)图1图2图3A:细铜丝B:稀硫酸人:棉花B:蘸水笔杆C:塑料薄板D:锌粒C:粒状NaOHD:细铁丝E:条状锌皮F:稀硫酸2.使用方法(l)向图1试管中...  相似文献   

4.
a.教材中演示实验的不足。①需课前预制Cl2,实验分二步完成,浪费时间。②在灼热的铜丝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及反应后烟尘的激荡,Cl2会向外逸散,污染空气。③铜丝预先在空气中灼热,会使其表面被氧化成CuO,影响它在Cl2中的燃烧。b.改进后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分三部分(图1)。左边是Cl2发生装置,具支试管装入少量的KMnO4粉末,胶头滴管盛浓盐酸。右边是Cu在Cl2里燃烧性质实验部分,具支试管底部为一团细铜丝,导气管尽量伸入试管底部。中间是余气处理部分,Cl2通过这个T型管和具支试管的侧管通入到浓的NaOH溶液和碱石灰里…  相似文献   

5.
关于催化剂的演示实验,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普遍是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进行演示的。例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很快放出氧气。这两个实验都表现出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很难看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重铬酸钾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变化过程能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实验内容1.仪器和药品试管(15×150),重铬酸钾(AR),过氧化氢(AR),天平2.实验操作(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蒸馏水,1ml1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6.
一、“比热”演示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A是自制的两个空气温度计(要求形状完全相同,内装等量的红色水);B是有孔的橡皮塞,把A管插入有孔的橡皮塞中;C是两根规格完全相同的试管;D是玻璃缸;E是硬纸板,中间钻两个圆孔,两圆孔之间的距离约5厘米,孔径要与试管外径相适应;F是两只同样的烧杯.2.演示方法(1)在一个烧杯里装100克水,另一个烧杯里装100克煤油,把1000克热水倒入玻璃缸里,用硬纸板盖住玻璃缸的缸口.(2)把两个试管同时插入硬纸板的圆孔里,使一个试管插入煤油里,另一个试管插入水里,要求两者…  相似文献   

7.
H2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改进监利县网市中学(433300)张碧高1.实验装置a.锌粒b.稀硫酸c.塑料薄板d.细铜丝e.氧化铜f.注射针头2.实验步骤(1)向试管中放入数克锌粒,并注入稀硫酸(占试管容积的1/3)。立即用带“勾”形导管的橡皮塞塞住管口。待...  相似文献   

8.
崔秀梅 《物理教师》2000,21(2):12-14
教学内容:人教社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四章一、二节. 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 (2)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摄氏温度. 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自学讨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媒体: 教师用:自制温度计模型1个,演示温度计原理装置3个,烧杯3个,碎冰少许,热水少许,各种温度计各1支,体温计1支. 学生用:每组烧杯3个,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各1支,冷热水各少许. 教学过程:1…  相似文献   

9.
a.结构。本提篮由一个稍加改进的普通提篮和一块物理电学实验中用的线路实验板相组合,外加几个由线路板附件改制成的插孔式铁夹(此铁夹采用不锈钢皮做成,可旋转360°,可按任意角度夹持试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和几个支架构成。b.功能。①装药品和仪器,即普通提蓝的功能。②插放试管。解决了几个班演示下来许多留有废液或很烫的试管没地方放置而东倒西歪的问题(因普遍使用的塑料试管架不耐热,且只能插三支大试管)。③作演示平台用。有些实验放在讲台上做,后排学生很难观察。此时,只要把线路实验板翻到顶端,两加扣住就可作…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材因缺乏直观的实验演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教师教时也感到缺乏说服力。若能补充下述两则实验,通过实验来说明浓度、温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1仪器和药品6V直流电源、演示电流计(G表)、10Ω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铁架台、铁夹、长颈漏斗、自制电极(两根漆包线)、双孔橡皮塞、大试管、洗瓶、酒精灯、大烧杯、冰醋酸、蒸馏水2实验装置图423仪器装配说明图1实验装置a.此实验过程中电流变化较小,中学物理实验室常用的灵敏电流计(演示用)还不够“灵敏”,故特地给G表并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相似文献   

11.
乙炔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炔演示实验的改进陕西省商州市商洛师专化学系(726000)任有良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中乙炔的演示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集制气、洗气、集气为一体的实验装置,现介绍给大家.一、实验装置(见图1~3)图中大试管的口径为25~30mm;橡皮...  相似文献   

12.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逸散到空气中,既污染了空气,也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强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1操作步骤a.向大锥形瓶中加入3~5cm深的NaOH溶液,并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b.向一中等大的试管中放进几片铜片,然后将此试管插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浓硝酸后,立即在此试管上倒放入一个大试管。2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试管内发生剧烈…  相似文献   

13.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组合反应实验改进中国地质大学附中胡珊(430074)仪器与试剂三叉形试管一支,橡皮塞一个,亚硫酸氢钠、硫化亚铁、浓盐酸(1:1)实验步骤称取亚硫酸氢钠1.04克,硫化亚铁1.76克(要研碎),分别放入三叉形试管中。用量筒量好浓盐酸4...  相似文献   

14.
灭火器原理实验教具的制作和使用钟祥市冷水燎中王维富(431921)我制作了一种适于教师演示的简易装置,其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教学效果良好,具体方法如下:一、制作方法1.取一个容量为100ml的药液瓶和两根输液管。2.将输液管截成几段。3.其中一具支管...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2.通过介绍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教学难点:盐析与变性区别。教学方法:1.采用学生先预习,教师启发的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将两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和另增加一个学生实验,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具:1.演示实验:鸡蛋白、硫酸钠溶液、试管、小烧杯。2.学生分组实验(二人一组):鸡蛋白溶液、硫酸铜溶液、浓硝酸、试管、试管夹、…  相似文献   

16.
a.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b.仪器特点。把教材中不易操作的突发性实验现象变为容易操作的连续性实验现象;解决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胶塞的松紧带来的胆怯心理和不安全因素,实验效果直观、生动,此仪器装置还可以用来说明“蒸气轮机”的原理(一器多用)。c.材料。直径25mm×200mm试管1个,带尖嘴玻璃导管的胶塞1个,木块1块,玻璃棒1根,硬质塑料1块。图1d.制作方法。用塑料和玻璃棒做一个风车,带尖嘴玻璃导管的胶塞与试管连接,置于铁架台上,调整成如图1所示。e.使用方法。①取下胶管,在试管内加入1/3的水。②将胶塞…  相似文献   

17.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有难度的演示实验。按新编高二化学课本第93页上介绍的方法,装置复杂,药品用量大,需用酒精喷灯加热,操作麻烦,而且实验不易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找到了较为理想的简单操作方法。装置如图1所示。1操作方法a.棉球用水润湿后放入试管底部,试管中上部放适量还原铁粉与石棉绒的混合物(2药匙),并用胶塞Ⅰ塞紧。b.U型干燥管中放入无水CaCl2,并用胶塞Ⅱ、Ⅲ塞紧,同时与大试管连接好。c.点燃图1中a处酒精灯,加热约5min后,点燃图1中b处酒精灯,并用小试管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比,我们认为用碳酸氢铵代替碱式碳酸铜作遇热分解的演示实验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实验如下.一.原理二.实验用品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烧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木块、碳酸氢铵、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试液、无水硫酸铜、脱脂棉.三.实验装置图其中a是沾有无水硫酸铜的脱脂棉;b是白色碳酸氢按固体;c、d是玻璃导管;e是无色酚酞试液;f是澄清石灰水.四.实验步骤1.取一支试管,截去底部(在试管上绕几圈沾有煤油的棉线,点燃,待火焰熄灭后立即将试管竖直插入冷水中,试管就在绕线的地方断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简易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云南曲靖师专化学系(655000)肖楷章,付仕勤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最难做的一个实验.经笔者多次实验,用以下方法,可以在5分钟之内得到光亮的铜镜,适合于在课堂上演示.1.演示前的准备(1)取1张废报纸在...  相似文献   

20.
盛建国 《物理教师》2000,21(1):20-20
1教材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教材上该实验(见图1)用手电筒作光源,让光通过玻璃盖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观察光折射现象,再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每一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手电筒的光强度不够,且为白光,进入水中的可见度很差,又没有可参照的法线,入射角的变化具体很难操作,而且现象不明显,无法激起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演示效果很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该实验提出以下改进方案.2实验的改进2.1实验装置的改进 (1)光源的改进:用市售的小型激光手电作光源,并将其点触开关加长接线后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