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方     
正远方除了遥远什么也没有,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活了17年,我从没有离开过我的出生地。可是季沐阳不这么想。他一听到"远方"这个词儿就激动。如果给他足够的钱,他必然要把地球走个遍。他说他活着就是为了流浪,就像钢琴活着就是要被人弹,篮球活着就是要被人打一样。我和他相熟,是因为迟到。因为前一天晚上通宵看小说,第二天我一直磨蹭到上午最后一节课上了  相似文献   

2.
偏三轮     
来成都,我常被人告知:偏三轮是一种很不可靠的交通工具,既不安全,又有被敲诈的危险。偏三轮是一种奇怪的人力车——在自行车旁边加一个装有轮胎的椅子,乘客就坐在这个椅子上被车夫送往目的地。一天,天色已晚,我从电子科大回四川大学,没有了交通车,只好坐偏三轮。车夫说要5元,而且只到九眼桥,我想了想就同意了。到了九眼桥,我下车掏出一张50元的钞票给车夫,他接过钱看了看就打算骑车离开。我叫住他,告诉他应该找钱给我。不料车夫却说,你只给了5元钱还找什么钱。并且像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5元的钞票说,你看这不是你给我的钱吗?我想,真…  相似文献   

3.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六年.为什么又开手了呢?——这也已经写在《呐喊》的序文里,不必说了.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  相似文献   

4.
写给母亲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死去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  相似文献   

5.
伍尔夫说过,“灵魂是俄国小说的主要特点”,确实如此。安德烈公爵伤愈后,在罗斯托夫伯爵家再一次体会到这种灵魂的苏醒和悸动。《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皇皇巨著,很多人没有耐心把它看完,但下面这段文字你一定要看。无论是对月夜的描写,还是对那个活泼快乐的想飞到天上去的少女的描写,都是那么的温馨迷人……我们活着到底是什么滋味?现在我们终于有了答案:活着就是共享爱和幸福。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语文课代表小A.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有点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的多,可以帮你分析一下."等了一会儿,她终于断断续续地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脑子里一直想着他,他是体育课代表,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上矫健地投球和在足球场上潇洒地射门的身姿.上课时也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边看,夜里也梦到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闲事,可总是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7.
雪山     
我觉得在我就这么活了18年的日子里,最失败的,就是迟迟没有理解到生命的珍贵,没有意识到活着的含义,没有体验到那种成长的艰辛与酸苦。我总是自以为是,又碌碌无为,感觉总那么自然的活着,就像写小说,5岁上学,1O岁辍学,15岁工作那么简单。如果那次我没有登雪山,我想我的生活真的就如我面前的那杯咖啡,  相似文献   

8.
发现自我     
一株草他是沙漠里的一株草。他很寂寞也满腹怨言。他常常咒骂上帝给他安排了这么个荒凉的地方,不见人烟了无生机。只有他和几个同伴深植在这漫天风沙之中,从日出到日落寂寞地生息。他想:我活着有什么价值呢?他天天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头痛。这么一天,他看到远方有模糊的人影,他一下子精神起来,无边的荒漠上这是第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爱因斯坦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他打算做一只凳子,他做了第一只后,很不满意,就做了第二只.做完后还是不太满意,就做了第三只.第二天,他带了后做的两只凳子去学校.老师检查时,他拿出最好的(第三只),老师看了后说:"噢,我想世界上没有比这只更糟的凳子了."爱因斯坦听了后说:"有的."他说着拿出他做的第二只,说:"看,如果您想看更糟的还有,是我做的第一只,在家里."  相似文献   

10.
霜降     
正杰文叔公死的那天特别寒冷,气温零下好几摄氏度。我儿子推开窗户问我,爸爸,外面是不是下雪了,我趴到窗户上一看,那不是雪,遍野雪白的都是霜。母亲从小就对我们说,霜比雪更冷。杰文叔公活着的时候,我就想为他写点东西,动了几次笔,没有一次完整写下来。得知他患绝症的时候我又提起了笔,写了好几段始终没有写下去。他活着的时候,要是知道有人在背后讲他的故事,他的表情是灰暗的,他是个不太在乎脸面的人,  相似文献   

11.
前年,我但任六年级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这一班的学生天真活泼,惹人喜爱,可就是他们着课外书的事情使我非常苦恼。看课外书也成了坏事吗?可不是!他们弄到一本小人书,课间看,上课在桌缝里看,回家在路上看。有个叫陈洪生的小朋友,经常不知从哪里搞到那么多小人书,自己看了又借给人看,发生在他身上的纠纷最多了,不是人向他要租书的钱,就是他向人要书,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这类事情。面对这个情况,我不能不采取措施了。我先是向他们讲了一番大道理,要他们不看小人书。这样讲了之后,好了两天。第三天,又依然如故了!怎么办呢?我在一怒之下,宣布小人书为“禁书”,申明发现了立即没收。全班没收了几十本书,堆了一堆,过不几天,同一类的书又有了,而且还增加了几本新的。我给一连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尊严     
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五年后在二十八岁时就任近十万人口的县属小镇镇长,三年后升任该县县委宣传部长,而后副县长,在官场上如鱼得水,配有专车和司机.有一年回国我去看他,他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不回国?中国应该有更适合你专业的位置和机会.” 我想都没有想地答道:“为了有尊严地活着.” 同学十分不解地看了我一会儿.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让他的司机随时待命,并开玩笑说:“我好多年都不开车了,但是今天,我给你当司机!”我明白,司机在他眼里是低人一等的仆从.  相似文献   

13.
心的方向     
有人说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有人说曾经沧海也是爱有人说梦到破灭再重来也有人说心情像凌晨四点天的蓝相信快乐无罪不等于说不会驶向愚人码头城里的月光把我照亮没有季节的火花让我温暖选择了一个人的生活不等于说不相信友情不变说了句这就够了不等于说满意那镜升里的人打发了星期三的下午不等于说没有明天一早的决定阳光赶快来现在我这么想一’井以幸福号列车看刚好停在路或许可能 ;、户‘人,导 一丫、户六介鱿’。一.J一应该’,_介‘扒沁心,了;心的方向@远方$上海建平中学~~  相似文献   

14.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里还应该补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  相似文献   

15.
问:看你的很多时评杂文感觉你很正义。你曾常说想做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为什么?答:其实我自己倒是从来没有觉得我多么充满正义。正义这个词是可怕的,我一直认为只要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客观的,这个人一定是危险的也是可耻的。对于一个事件的观点只有公平不公平,没有客观不客观。我不能代表正义,不能代表正确,也不能代表客观,只能代表自己。其实我也没有常讲我想做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刻意追求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是虚伪的。顺其自然,发自内心才是真诚的。"向着远方"是代表一种态度吧,一种对于生命的态度。海子说过,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6.
人活着没有什么都可以,但千万不能没有梦想。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说出来也许你觉得太小太小,不值一提,但那的确是我的梦。这个梦一直被我珍藏在不被人发现的心里。当然,我曾后悔将它搬到了作文里,直到有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你知道老师今天叫你来有什么事吗?"我摇摇头。老师拿出厚厚一叠作文本,说:"你看  相似文献   

17.
看过一本网络小说《悟空传》后,他一直以悟空自喻。有天我问他,假如你是悟空,你会成魔还是成佛?他想了很久,没有回答,只是说自由和被人认可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很难选择。进入高三后,他没有再写过什么东西。他的“封笔”让我觉得他已被驯服了。他时常闷闷地苦笑,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天空。我告诉他,如果我将来当了导演,一定要把他的这些画面拍成电影。他笑了,说他那样望着窗外,只是故意装深沉来打动楼下的学妹。其实他真正在想些什么,作为好朋友的我一直都不知道。只是他给我的那种感觉,委实是让人难受的。相比他高二时的放荡不羁,他像是换了个人…  相似文献   

18.
写给母亲     
<正>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6,(7):34-35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14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写给母亲     
<正>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