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名人名言     
<正>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相似文献   

2.
名人格言     
《小学生》2008,(5):38-38
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  相似文献   

3.
何山石 《初中生》2007,(3):54-55
科学家喜欢把那些能够带来重大科学发现的偶然现象比作幸运女神的微笑。谁通过偶然现象这个突破口,找到了重大科学发现,谁就真正看到了幸运女神的微笑。  相似文献   

4.
这只是偶然吗?其实,这些发明或发现是一种必然。同一现象不知有多少人曾经面对,却都没有留意,与重大发现或发明擦肩而过。这正是,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  相似文献   

5.
<正>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然而,许多科学之谜却是由于战争中的一些偶然机遇被解开的。1822年,美国士兵圣马丁在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喜欢把那些能够带来重大科学发现的偶然现象比作幸运女神的微笑.谁通过偶然现象这个突破口,找到了重大科学发现,谁就真正看到了幸运女神的微笑.  相似文献   

7.
人生充满了机遇,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机遇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机遇并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之中。舍此即无,转瞬即逝。机遇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它只选择那些具备特定条件的人,但这种选择是偶然性中的必然。主体可以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实现自己、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8.
作为少年庭的法官,我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案件。许多案件都会给人一种意外。也就是说,有些孩子的确是大家眼里的好孩子,谁都不会想到他们会犯错误,但他们或是因为一念之差,或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因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他们走过的道路,就会发现,其实,偶然之中都是存在必然性的,那些迷途的孩子看似偶然走上了弯路,而事实上,不幸的种子也许早就种下了。我至今都不能忘记那个叫赵承君的孩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刚上初二没多久。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学习成绩很好,很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在学校里获得过无数的奖…  相似文献   

9.
人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但不同的人对待机会的态度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安于现状的人顺其自然,而积极进取的人总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机遇很明显地偏爱后者,偏爱那些想尽方法抓住它的人。  相似文献   

10.
赵越 《宁夏教育》2012,(11):26-27
教师应注意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和偶然的发现,自主探究就是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捕捉细节。偶然发现意味着知识探究的开始,潜藏着科学奥秘的神奇。一束鲜花、一个苹果、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有可能给科学研究带来惊人的发现和超乎想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翻开化学发展史,记载许多重大化学发现,但并非源于化学家的本来设想,而是由于一些偶然的机遇造就了他们。这种偶然和机遇并不是每个化学家都能抓住的,只有那些勤于观察、善于思索的人,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17世纪初,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因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了他非常喜爱的紫罗兰鲜花上。叹息之余,他顺手拿起花束把它浸没在水中漂洗,这一会儿工夫,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紫罗兰转眼间变成了“红罗兰”。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波义耳的极大兴趣,他又用紫罗兰花瓣试验了其他的酸溶液,也产生类似的现象。再用牵牛花…  相似文献   

12.
这样一则报道,“浙江省湖州清泉武术学校5位老师因为身体健康受到了学校的奖励,这些老师都已10年以上未曾生病。校长周清泉说:‘我们不鼓励废寝忘食,不提倡带病工作,对那些文明科学地生活,身体健康的人,要给予奖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舆论总是鼓励人们“带病上班”,媒体也时常对那些废寝忘食、带病工作的人大加褒奖、赞扬有加,那些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甚至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更是当成英雄一样引为榜样,导致许多人置身体于不顾而玩命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机遇作为创新活动中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对创新成果的取得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推动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及时捕捉机遇。  相似文献   

14.
许多发明者把“留心意外之事”作为座右铭.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一些偶然发现.有些人会捕捉这种偶然发现,并从中获得科学发现或发明.有些人则不会捕捉偶然发现,白白错过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0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已经对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今天说给大家听听,或许能给那些仍在痛苦中煎熬的高三师弟师妹们,给那些在洁瀚的专业面前而不知所措的人们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溶入血脉中的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晓燕1995年8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田永胜受铁道部的委派,到西藏锻炼。田永胜被分配到日喀则地区交通设计室工作。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也许一直会在设计室做一名工程师,然而命运却给了他展现人生另一面的机遇。那是199...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为何出不了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撇开一些偶然与机遇因素外,我觉得有两点是值得反思的。首先,目前依旧顽固的“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往往导致一个后果:即使有一些不错的“科学苗子”,也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慢慢变成一个个角逐分数的考生。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在中关村一小的帮助下,我们在一年级开设了“我与水环境”的“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 “我与水环境”自主选择课程的设立既偶然也必然。说偶然,是因为一次极其巧合的交流;说必然,是因为一小上至刘畅校长下至科学老师一直将孩子的科学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希望能够给学生们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就这样,相同的目标将我们与一小紧紧联系起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话说在萨维尔村,有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就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因为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上所言,他只给村中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马耀孔 《教育革新》2009,(10):22-22
闲来读书。偶然读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这话对我刺激很大,我不得不对我们当前的某些教育现象反思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