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桔子 《小读者》2013,(6):73-74
在常规父母的印象中,让孩子看电视、在孩子面前吵架,这些做法都是不合适的。其实,有时候一些另类育儿理念更适合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2.
社会支持是学前儿童父亲缓解育儿焦虑、应对育儿压力、改善育儿方式、提升育儿胜任感的重要支持来源。本研究运用相关量表探索社会支持对学前儿童父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学前儿童父亲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育儿胜任感三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父亲的育儿胜任感;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育儿胜任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见,加大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父亲的心理资本,缓解其育儿压力,增强其育儿参与,提升其育儿胜任感。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父母的心理资本深切地影响着其育儿体验、育儿方式和育儿效能。对洛阳市Y区191名学前儿童父母进行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洛阳市Y区学前儿童父母的心理资本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受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家庭结构等是影响父母心理资本与育儿胜任感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心理资本越高,其育儿胜任感就越高。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父母的育儿胜任感,笔者建议:加大社会支持力度,舒缓父母育儿压力;完善相应政策法规,保障父母育儿权益;提升园所师资水平,科学指导家长育儿;挖掘自身心理资本,提高家庭育儿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韩国出现了各种与育儿问题有关的变化,从支持父母(尤其是女性)兼顾育儿与工作的角度出发,韩国政府制定了各种育儿支援政策与法规,包括强化育儿休假制度、鼓励母亲再就业、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提供多种形式的育儿服务、加强育儿机构建设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育儿压力不仅会对承担主要育儿责任的母亲的身心健康及其育儿工作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家庭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解当前0~3岁婴幼儿母亲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支持性生育政策下的育儿压力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南京市201名0~3岁婴幼儿母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0~3岁婴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育儿环境不完备”“育儿束缚感强”“体力不济”是其感觉最有压力的方面;家庭结构、孩子年龄以及流产经历对母亲育儿压力有显著影响,主干家庭的母亲的育儿压力低于核心家庭的母亲,孩子年龄越大母亲育儿压力越低,没有流产经历的母亲的育儿压力低于有流产经历的母亲。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建立“政府引导、家庭主体、多方参与”的社会育儿支持体系;母亲应及时补充现代育儿知识,形成积极的育儿态度;家人应给予母亲足够的家庭关怀和有力的育儿支持,由此齐心协力构建起家庭与社会“共同育儿”的良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家长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提升家长育儿素质,对幼儿成长意义重大。提升家长育儿素质的策略主要有:同听专家讲座,共提育儿素养;同历亲子活动,共转育儿观念;同享家教资源,共长育儿知识;同堂开学典礼,共学育儿方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引发家庭育儿焦虑,影响生育意愿,地域育儿支援事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地域育儿支援事业作为日本育儿支援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最初的政府单项型育儿援助,逐渐完善形成了多元主体协作下的普惠型与成长型育儿支援体系。主要通过充实地域育儿服务与保育服务、构建地域育儿支援网、开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完善育儿经费支援政策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育儿焦虑,对提升女性就业率、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地域育儿支援事业也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如志愿者数量不足、地域育儿支援工作者与监护人的信赖关系不稳固等,需要结合新形势,立足儿童视角,从法律、政府、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审思与治理。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21-124
家庭育儿面临很多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角度来看,构建育儿社会支持体系需要明确以国家层面为引导、以家庭和早期教养机构为核心、以社区和其他社会机构为辅助的支持主体结构,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增加优质幼儿教育资源、提升婴幼儿保健服务、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优化社区育儿环境、普及社会育儿意识等多种途径来初步构建我国的育儿支持体系,培养社会育儿的普遍意识。  相似文献   

9.
家教信息     
育儿风格的种类育儿风格是指父母的育儿价值观、育儿态度和育儿行为等等的总和。这里的“育”,包括生育、养育、教育和培育。心理学家根据父母要求和应答这两个维度,把育儿风格分成4类:权威型(高要求、高应答),专制型(高要求、低应答),纵容型(低要求、高应答)和疏忽型(低要求、低应答)。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的研究背景、解读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面向育儿友好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有待完善,育儿友好性设施建设及权益保障尚需补缺,管理职能分散化、碎片化影响育儿友好构建整体合力等。完善育儿友好型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育儿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建设、构建育儿友好型部门综合治理政策体系等,是构建幼儿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支持日益成为美国应对家庭育儿功能弱化的重要工具,形成了一种以预防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强调家庭优势的育儿模式,在促进儿童发展与提升家庭育儿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前,我国家庭育儿仍以自身保障为主,缺乏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面对由家庭育儿功能弱化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有必要借鉴美国经验,通过制度化的家庭政策和社会化的家庭支持服务来分担育儿责任,以弥补家庭的功能缺失,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以"育儿爸爸"的出现为标志,日本传统的育儿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育儿爸爸"出现的原因有:父亲在育儿中的作用为社会所认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的推动作用。对"育儿爸爸"社会现象出现及未来发展动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妈妈俱乐部     
《父母必读》2008,(11):20-20
讲述育儿心得、推荐育儿产品、分享育儿小窍门,从孕期到初为人母的林林总总,我们渴望倾听您所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增强家庭育儿支持是实现“幼有所育”的重要内容。挪威高度重视父母育儿支持政策,出台了《安全的父母-安全的孩子:支持父母育儿国家战略规划(2018-2021)》,致力于帮助父母成为最好的照护者,强调父母共担育儿责任,重视回应特殊需要家庭的育儿需求等战略理念,以及通过休假制度、经费投入、信息和智力支持等多种举措,产生了积极效果。我国应着眼于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形式多样的育儿假政策,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补短兜底,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完善育儿津贴制度;通过共建共享,多形式、广渠道推进跨界融合,支持父母育儿,帮助父母成为最好的照护者。  相似文献   

15.
妈妈俱乐部     
《父母必读》2008,(5):26-26
讲述育儿心得、推荐育儿产品、分享育儿小窍门,从孕期到初为人母的林林总总,我们渴望倾听您所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妈妈俱乐部     
《父母必读》2008,(10):22-22
讲述育儿心得、推荐育儿产品、分享育儿小窍门,从孕期到初为人母的林林总总,我们渴望倾听您所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妈妈俱乐部     
《父母必读》2008,(12):20-20
讲述育儿心得、推荐育儿产品、分享育儿小窍门,从孕期到初为人母的林林总总,我们渴望倾听您所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关于育儿,爸爸的脑袋里有什么想法,而妈妈又有什么原则呢?当双方意见不合时,就会爆发育儿内战,就像我和米爸这样。第一次育儿内战:饭要不要喂  相似文献   

19.
妈妈俱乐部     
讲述育儿心得、推荐育儿产品、分享育儿小窍门,从孕期到初为人母的林林总总,我们渴望倾听您所有的故事……博客妈妈  相似文献   

20.
墨墨妈 《父母必读》2014,(2):138-139
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奶爸育儿,看看法国奶爸如何上演活生生的"麻辣育儿事"。法国年轻一代的爸爸们对育儿的参与和妈妈几乎是一样的,甚至比妈妈还有想法。看看我家这位法国爸爸是怎么在育儿路上,一次又一次让妈妈大跌眼镜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