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书馆阅读"研究是对与图书馆阅读相关的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我国"图书馆阅读"的优势不突出,资源利用率不高,"图书馆阅读"研究缺位。因此,图书馆学研究应重视"图书馆阅读"的理论研究,让"图书馆阅读"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韩继章 《图书馆》2012,(4):56-59,2
王子舟教授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具有实力和影响的图书馆学家。在理论图书馆学研究中曾创立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知识集合说",进入新世纪后关注基层图书馆生存状况和发展,指导学生赴全国各地县市图书馆调查研究,在图书馆弱势人群知识援助的新政策研究领域颇见功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现实意义、图书馆现代范型的涵义以及建立我国图书馆现代范型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和主要理论要点。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2.0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图书馆2.0现状,分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概念混乱、缺乏整体实践研究问题.认为图书馆2.0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和协作的服务理念,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图书馆没有障碍、倡导个性化人性化知识服务、保持开放性等五项理念,并以用户、资源、管理、服务为要素构建了图书馆2.0的理论架构.最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ADLIB2.0,从SNS用户社区、个人书斋、LKS、统计管理与决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重庆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2.0领域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之前,图书馆权利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这一问题在业界被较多学者关注并逐渐形成热点始于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和业界专家学者的密切合作、协同推动,是研究和传播迅速升温的直接动力。2005年堪称中国图书馆权利“元年”。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主持制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过程,是图书馆权利理念在中国组织化传播的开端。伴随着研究的推进,图书馆权利内容进入了大学专业教育。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的时代贡献是:丰富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完善了对图书馆社会功能和价值的理论解释;指导了中国图书馆的公益回归和服务转型实践;奠定了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认知程度;唱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的先声。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建设》2015,(1):4-19
1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图书馆界迅速掀起"权利话语热",凸显"走向权利时代"的趋向。截至目前,我国图书馆权利研究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给我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哪些显著的变化?范并思《图书馆建设》在十年以后重提"图书馆权利"这一话题意义深远。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出现于上世纪初。然而,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产生几乎整整一个世纪后,图书馆的权利问题才真正引起图书馆界的关  相似文献   

7.
泛在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和发展模式。文章简要回顾泛在图书馆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认为当前我国泛在图书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泛在知识环境大背景下的泛在图书馆研究,泛在图书馆的概念、特点以及技术和理念阐释,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总结,泛在图书馆发展应用体系构建,学科馆员在泛在图书馆发展中的能力塑造以及影响泛在图书馆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等方面。这些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的观点对今后我国泛在图书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我国学者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研究的关注度愈来愈高,研究者着重对营销理论在高校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应用,尤其是营销策略、营销模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总体上看,有关这一命题的研究欠深入和完整,现代营销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鉴市场营销学中品牌战略的基本理论,就塑造图书馆的品牌形象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为新世纪图书馆的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馆员与图书馆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方法论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与当前探讨较多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也包括图书馆工作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新的世纪里,由于我国入世,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高度综合以及图书馆现代服务方式的产生等原因,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员掌握方法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从什么是图书馆方法论、新世纪馆员为什么需要方法论、图书馆方法论的内容与特点三方面论述了新世纪馆员与图书馆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