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许鑫 《东南传播》2011,(12):40-42
近年来网络事件日益频发,但只有少数事件能脱颖而出,成为网民持续关注的对象,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事件吸引网民参与的内在因素,并分析了议题性质对网络事件的公众讨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从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前提,即价值中立还是价值预设;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修辞,即主要原因还是重要原因;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目的,即为了理解还是为了解释等三个历史向度,论述了传播者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渗透与支配,并讨论了由此带来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真实原因认识上的可能遮蔽。  相似文献   

3.
王亮 《青年记者》2012,(27):36-37
近几年,各种网络事件层出不穷,学术界对网络事件或新媒体事件研究成果数量很多,下面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近年国内网络事件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评述。网络事件的定义和研究视角学界对网络事件或新媒体事件并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美国媒体“9.11”事件的报道和“9.11”五周年的纪念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与灾难事件纪念报道的差异,认为灾难事件报道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更注重深度分析和理性预测,提出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的具体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5.
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与其他群体性事件相比,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规避谣言带来的危害,建立良好的舆论秩序。本文将以PX事件为例,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谣言传播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媒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民主化、信息公开化进程不断加深.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网络热点事件.本文选择了近期网络热点事件——“安徽丢肾事件”,关注全媒环境下网络舆论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安徽丢肾事件的报道分析,分析个体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的演变流程及网络舆论、流言传播对于事件升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事件关联的方法,探讨了几种事件关联算法,提出了事件关联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红  董天策 《新闻大学》2012,(1):99-108
符号学分析可以开辟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学术新视野与新维度.本文指出,网络公共事件研究必须建立对话这一逻辑前设,并指向共识和认同这一目标诉求,才能使分析路径更为清晰.符号学的方法论已经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网络公共事件.在网络公共事件的符号学分析中,必须以各个主体提供的文本为分析对象,从命名分析、修辞分析、叙述分析、心理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等层面展开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熊忠俊传谣事件”是2009年若干传谣事件中的一件,我国各地政府对谣言的处置也大同小异。作者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认为熊忠俊的言论是质疑而非传谣。由该事件出发,进而分析谣言的特征并对政府处置谣言提出分而治之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健康传播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卉 《新闻传播》2009,(10):34-34,36
公共危机事件是危及社会公众生活和利益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影响巨大.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与健康传播的关系,指出应对公共危机离不开健康传播.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健康传播存在着传播内容和渠道单一、健康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与透明度不高等问题。认为在今后的危机事件应对措施中.必须重视危机事件健康传播.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2~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从立项数量、立项类别、立项学科、立项单位和地区、所属系统、课题负责人职称等六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对研究主题分析后发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群体性事件的宏观综合层面、网络群体性事件、环境群体性事件、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法学相关研究等五个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今后群体性事件将向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建议加大多学科交叉研究力度,推动群体性事件研究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因其强大的破坏力,成为传媒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鲜有学者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公共危机事件在媒体中的呈现特征。本文旨在分析这种特征,并提出危机传播具有延展性,即危机事件的潜在能力,包括三个特性;校正危机事件错误的发展方向;重构事件并强调该事件的冲突张力;卷入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以此为基础,本文分析了2012年国庆长假"华山游客被捅事件"传播过程呈现出的延展性,讨论为何公共危机事件在媒体介入背景下呈现出延展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这起公共危机事件之性质和事件来龙去脉为分析背景和具体案例,以事件中相关媒介表现和新闻报道等方面为考察对象,探讨我国媒介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完善的互联网络以及大量的网民群体促使产生了一个网络社会,导致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出现,并且互联网还会进一步放大群体性事件。为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我们有必要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分析。一、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一)网络群体性事件概述网络群体性事件,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不同,网络群体性事件通过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而网络群体性  相似文献   

15.
档案部门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有利于防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本文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档案部门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对该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进行分析,梳理事件反映出的微博舆论传播规律。通过对该事件的研究探寻大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规律的同时,也为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梦原 《新闻世界》2012,(7):286-287
本文用意识形态分析方法考察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结构与内容,分析了不同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对立与共享及在事件过程中的话语建构与意识形态生产。通过对话语的分析,揭示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结构存在于社会的功能,认为它通过一种明确集中的方式再现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能够在具体的事件过程中呈现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现实的态度与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传言事件对我国的民众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以风险社会的视野,通过对"广元蛆橘"传言事件的文本分析,以谣言心理学为分析进路,对传言事件的产生与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风险社会的流变,大众媒体需要通过建构风险事件报道意识.以应对易轻信于人的受众心理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自马航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密切关注。本文将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马航事件中所体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逐渐转向网络社交平台,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性也为群体性事件的发酵和扩散提供了更大平台。本文从传播形态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具有代表性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在舆情的变化中梳理出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