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解读鲁迅对世情小说和人情小说的界定,在探究世情小说特质的同时,可证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是隶属于人情小说这一大概念下具有不同特质的两种小说类型,二者的关系是平行而非从属关系,世情小说更不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世情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明代以前没有世情小说。《女娲补天》、《羽林郎》、《世说新语》等作品中,虽有对世情的点染,但都很单薄。宋元话本及“西厢”,侧重于写男女之情。全面反映社会人情以及各阶层人物性格、心态的世情小说,则至《金瓶梅》始完成。此类作品,将男女爱情、离合悲欢、发迹变泰、世态炎凉汇聚在一起,这实际上是历代文学及伦理思想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描摹世相人情百态的世情小说,可以见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和约束。中国古代社会以"三从四德"规范女子的言行举止德性,将女子一生鲜明地划为三个阶段,即未嫁、既嫁、寡居。本文以这三阶段的分期为出发点,以女子之"从"为侧重点,分析世情小说中所展现出的,古代未婚男女、已婚夫妇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相关婚姻伦理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中,世情小说的出现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世情小说在小说人物的选取、整体结构及小说的语言上,明显流露出不同于史传文学的新的平民化、世俗化的审美意识;但另一方面,在这种新变中,世情小说又表现出与史传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动机、创作原则、传奇性等诸多方面承袭了源自史传文学的传统的审美意识。可以这样说,世情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陈旭 《文教资料》2012,(27):88-90
范小青是当代著名作家,其创作呈现出的世俗性、世情性特点被评论界归并到传统世情小说的范畴中。本文试图以范小青创作的四次转型为基础,分析不同时期其世情小说的研究概况,不同时期的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通过评论界对范小青研究,可以反观其创作发展道路,使我们对范小青的了解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6.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文学作品从来老师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世情小说 所体现出来的进步思想是晚期文艺思潮进步性的必然结果和集中体现,而晚期文艺思潮又融入到当时进步的社会思潮中,它们交互作用,形成了一场颇具声势的文化运动。本文从文学与社会思潮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与当时社会思潮的唇齿关系。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的世情小说是在对《金瓶梅》的学习、模仿、反思中发展的,总的来看,可谓一源而三流,即可以分为艳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人情小说三种基本类型。本文试就此做一鸟瞰式评述。  相似文献   

8.
赵兴勤先生《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一书,堪称近年来世情小说研究的力作。本书作者以哲学眼光观文,以史学眼光论文,以文学眼光品文。该书内容丰富,创获甚多,是一部颇具深沉之思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9.
《镜花缘》作为清代才学类小说,在学界得到广泛认同,但也有许多不同见解,值得研讨。文章认为,在乾嘉考据学盛行的背景下,对音韵学和诸艺颇有造诣的李汝珍所创作的《镜花缘》,确实存在着"以小说见才学"的特点和局限,但不应该视之为才学小说。以明清章回小说世情类作品的历史发展的视角作考察,就《镜花缘》描写的内容来审视,《镜花缘》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世情小说。  相似文献   

10.
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以社会现实为题材,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爱婚姻、家庭纠纷等,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世情小说产生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从《金大奶奶》到《闷雷》再到《玉卿嫂》,三篇小说一方面展示了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为主角的世情生活景观,展现了女性主体不断成长的过程,表现了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现代的叙述技巧与价值意念确立了自己的现代小说品质。  相似文献   

12.
赵兴勤教授新近出版的<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一书,考量理学伦理与世情小说之关系,具有视角独特,厚积薄发;考镜源流,穷幽极微;回归文本,剖析精到;重视实证,翔实厚重等四个特色.该书拓展了古代小说的研究领域,将相关研究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世情文学大多取材于日常琐事,反映社会现实,描摹世态人情。杨绛熟稔古典世情小说,又深受古典戏曲影响,其创作明显渗透世情文学的精髓。一方面她秉承世情文学写实的写作态度,创作一批虽以政治运动为背景但风格"哀而不伤"的回忆性散文;另一方面她的散文又有世情文学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影子,以梦幻形式进行追忆书写,写就三篇独特"魔幻散文"。杨绛散文多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并将知识分子归为典型的平常人,对他们注倾注同情与理解,这无疑是对世情文学关注市井凡人这一传统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金大奶奶>到<闷雷>再到<玉卿嫂>,三篇小说一方面展示了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为主角的世情生活景观,展现了女性主体不断成长的过程,表现了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现代的叙述技巧与价值意念确立了自己的现代小说品质.  相似文献   

15.
薛素姐虐待丈夫,不敬公婆,阴阳倒置。在清代世情小说中出现的阴阳倒置现象并非是特殊孤立的,笔者将从介绍清代悍妒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分析阴阳倒置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梼杌闲评》是一部以魏忠贤为题材的历史小说。着重描写了其祸国殃民的罪恶一生,因此一般研究者都将它归入"时事小说"一类。它继承了时事小说"求实"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大量的世情笔法,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也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位,《梼杌闲评》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初小说发展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作为第一部世情小说,历来被学术界所关注。本通过对小说中世情大暴露、色欲大宣泄、审美大逃亡的剖析,重现了明朝中叶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个鬼蜮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本分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元杂剧中萌生的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及其诞生于杂剧而不是小说中的原因。元杂剧率先在创作中对这些思想予以关注,为后来世情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湖南现当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自己突出的地位,其名噪一时的作家和作品让世人不敢刮目相看,湖南小说的特异风格又让世人痴迷。湖南小说是丰富的,而其发展道路却是坎坷的,对其影响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有着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作家个体等的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胡适以特别的方式大力推崇寿生的小说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桩耐人寻味的个案,寻析这个中缘由,既可窺胡适关于小说的美学理念,亦可见寿生小说的特征。从艺术内容看,寿生的小说表现了一种乡土经验,与胡适文艺平民化的美学观念相契合;从艺术精神看,寿生的小说以一种真实得近乎奇特的手法表现社会和人生的悲剧,令人震惊,具有反传统"大团圆"的小说模式的功能,实践了胡适所提倡的新文学应具备西方悲剧精神的美学主张;从艺术形式看,寿生的小说用了一种活泼、生动、自由的乡土方言作为语言媒介工具,体现了胡适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