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杨力 《新闻前哨》2001,(9):21-22
自从中央电视台推出法制栏目《今日说法》以后,国内各级电视媒体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法制栏目,有些电视台甚至开办了专业的法制频道。这些法制栏目和法制频道,都以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开展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主要宗旨,为国家法制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这种“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栏目定位及形式表现出趋同性,有特色的栏目太少。法制栏目“克隆”现象严重,地方台和中央台之间、省级电视台之间、市级台和省级台之间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外景拍摄报道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律的日益完善,一些法制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仅以央视为例,就开播了包括《道德与法》、《普法栏目剧》、《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等诸多类型的法制节目。然而法制节目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制节目收视率日趋下降。我国大概有200多个电视法制类的相关栏目,相关数据显示,其中有9个是播放法制类节目的频道。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为例,分析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论电视法制节目的可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霞 《新闻记者》2005,(10):73-7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法制节目生逢其时,遍地开花,几乎全国各省市台都有各种类型的法制节目。以上海为例,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两个频道几乎天天有不同栏目的法制节目。中央电视台在去年年末还专门开出社会与法频道(即12频道)。法制节目的兴旺,一方面是顺应了中国“以法治国”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也因为观众有迫切需要从法制案件中获取法律知识的强烈愿望。因此,法制节目近年来日益成为荧屏上新的收视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5年全国电视法制节目理事会上,中央台和各省电视台法制频道及栏目的负责人对江苏卫视的《探案俱乐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希望,认为“这种新型法制节目的出现,有可能带动法制类节目的变革”①,我们把这种“新型”法制节目且称为判案竞猜节目。判案竞猜节目是指竞猜者通过情景短剧展现案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完成案件推理的节目形式。节目融合了悬念、戏剧、益智等众多娱乐元素,它以案件逻辑推理为内在节奏,将竞猜判案作为中心环节,通过选手或固定嘉宾的竞猜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今日说法》《法制在线》两大王牌法制节目就曾以判案竞猜…  相似文献   

5.
刘金陵 《视听界》2001,(3):18-18,23
2001年,无锡电视社教中心原《都市》频道正式改版为《新都市·法制》频道。原有的两个《都市》节目系列,即每天30分钟的节目一分二,变成为新都市和法制两个系列节目,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分别为15分钟,星期天仍然为大型综合法制节目《模拟法  相似文献   

6.
正节目的价值理念彰显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传播所要实现的社会功能。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以传播法律知识和增强国民法制意识为目的,始终把法治、道德、社会作为核心内容,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每一个脚步都记录并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并在当前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水平和影响。一、电视法制节目传播价值理念的演进过程由于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从诞生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主要形式的主持 人制度,尚处在探索完善过程之中,近年,“人性化 主持”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人性化主持”, 是指节目主持人靠自身的素质和努力,达到与节 目融为一体,以有血有肉“我”的形象出现,用朴素 的语言与你交谈,用普通人的视角看问题,带给受 众的是生动、亲切、真实、自然。如:江苏电视台城 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孟非、南京电视台十八频 率《标点》的张彤、教科频道《法制现场》的东方、江 苏交通广播网的磊磊、娜娜等一批各具个性风格 的主持人,他们所主持的“人性化”节目,已日渐成 为收听收视率高、社会影响大的热门节目。  相似文献   

8.
节目编排是电视频道“版面结构”的集中体现,它体现频道的传播理念和对受众需求的理解,关系到每个节目和节目整体效应的发挥。电视专业频道是个相对定型而又独具特色的承载电视节目的容器,其中的电视节目的内容相对独立而又前后贯通,构成特定的节目体系;其节目形式多样而又统一在特定的风格之中。因此,电视专业频道是与频道的目  相似文献   

9.
房芳 《青年记者》2004,(7):59-59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80年代,我国出现了早期的电视法制专栏《规矩与方圆》和《观察与思考》。200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统计,45个全国卫星频道中,已开办了法制专栏的有33个台,不少电视媒体因法制节目办得有声有色而名声大振,法制节目也与时俱进,逐渐成为各电视媒体的强档或金牌节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重庆台的《拍案说法》、安徽台的《法眼看天下》等等。其中,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是全国开办时间最长的法制栏目,它创办于第一个全民普法五年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1986年,栏目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在全台各栏目中始终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相似文献   

10.
孙岩 《记者摇篮》2007,(7):48-48
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从1985年东方电视台的《道德与法》的诞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全国在播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11个,其中央视1个、省级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法律与道德》是全国最早的法制专栏节目,至此法制节目迅速兴起,以央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为代表的法制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是法制节目发展壮大的巨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200个法制栏目,有11家法制专业频道,法制节目的兴盛在带来增"量"的同时,其竞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普法进程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报刊、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版面或者法制栏目。电视法制节目虽然表现形态各有差异,但在重视叙事技巧和策略上,却又有相同之处。因此,本文拟以《法律讲堂》为分析样本,探讨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艺术。我们所关心的是:电视法制节目要传播怎样的现实规范?这一目的又是怎样通过各种叙事手段而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柯涛  滕朋 《声屏世界》2003,(11):28-29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法制越来越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这种关系反映在电视传媒中,便是各类法制频道和栏目的纷纷成立。出现了央视《今日说法》、《法治在线》、重庆电视台《拍案说法》等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法制节目。但是纵观一些省级卫视和市级电视台的节目,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试探析如下:重专业性,可视性弱相对于其它领域,法制专题报道对专业性的要求可能较高,节目要在有限的时段内理清繁杂的法律关系,阐明事件背后的法律意义,甚至要得出结论,表明节目的观点。对于相当一部分观众来说,收视的目的不…  相似文献   

15.
李泰豫 《视听界》2006,(2):55-57
在2005年全国电视法制节目理事会上,中央台和各省电视台法制频道及栏目的负责人对江苏卫视的《探案俱乐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希望,认为“这种新型法制节目的出现,有可能带动法制类节目的变革”①,我们把这种“新型”法制节目且称为判案竞猜节目,此类节目主要通过情景短剧展现案情,竞猜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完成案件推理。节目融合了悬念、戏剧、益智等众多娱乐元素,它以案件逻辑推理为内在节奏,将竞猜判案作为中心环节,通过选手或固定嘉宾的竞猜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今日说法》、《法治在线》两大王牌法制节目就曾以判案竞猜节目作为节假…  相似文献   

16.
杨慧 《视听纵横》2002,(5):106-107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恢复与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法制栏目的电视台已超过150个,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也逾百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走势。在如今社会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法制节目备受关注的时刻,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理性地思考我们该如何说“法”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内容,以普法、释法和指导用法避免或减少犯罪为宗旨,关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电视节目,为我国实现法治化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法制节目的繁荣,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除目前法制节目娱乐化、同质化现象备受关注之外,法制节目本身存在的"乱象"也愈渐明显,这与法制节目倡导的法治精神是相违背的。本文从"乱象"入手,探讨法制节目"乱象"的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冰 《新闻爱好者》2008,(9):132-132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20多年来,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数量增长很快,出现了一批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法制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重庆电视台《拍案说法》、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等。  相似文献   

19.
黄媛媛 《声屏世界》2009,(11):26-27
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表现形态从单一到丰富,从板块式、杂志型的《规矩与方圆》《钟与鼓》到专题化、品牌化的《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的电视法制节目大致有以案说法型、专题型、法律帮助型、庭审型、警察故事型等几种节目形态。其中,以案说法的“讲故事”类法制节目最受欢迎。这类节目每期都通过对案件的故事化叙述,使观众从中学到法律知识,起到法制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龙 《传媒》2020,(1):91-93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的通俗电视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成功为电视理论节目创新探索出了新道路。本文从精准定位、创新表达、融媒传播三个方面对其传播样态创新进行分析,尝试从专业角度揭开“理论节目怎能如此有趣”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