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秘密的声势     
那年月,我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等待有个陌生人把我带走,带到陌生的地方。这个念头很强烈,一点不考虑身世和现实。或许那时我身体里的血脉早被别人带走了,这个别人可能是少年维特、奥斯特洛夫斯基、高觉民等等。我一直在等陌生人,不知道具体是谁,只知道他是我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研究》2013,(1):95-96
英国英国政府刚刚颁布的《儿童十大宣言》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10.坏人可以骗。  相似文献   

3.
我敢说,陌生人与朋友其实只有一纸之隔,而且这张"纸"本来就不存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完全可以由陌生人而变为很好的朋友。彼此设防,是把对个别品行不端的人的印象,无限制地夸大了,夸大的结果,使自己也成为了别人眼里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4.
恐惧是儿童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它的内容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如婴儿期会害怕强烈的声响和陌生人:二三岁时害怕动物、黑暗和离开父母,四五岁时则害怕妖怪,可怕的事物(如恶梦)和亲人死亡,等等。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某些恐惧将会自然消失。所以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当一种恐惧出现时,另一种恐惧随即消失。恐惧是儿童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应,它是  相似文献   

5.
陌生人陷入了窘境,你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向他提供帮助?当这个陌生人是别人眼中的你,我想你希望他人选择后者,对吗?  相似文献   

6.
一、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傲心理 自傲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的一种过度自我的心理倾向,它是自尊心过分膨胀的表现。如留守儿童中自高自大、自吹自擂、对成绩不屑一顾,尽挑别人毛病或付以轻蔑一笑等,就是自傲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春梅 《小读者》2013,(3):79-79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不回答,不开门。  相似文献   

8.
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儿童早年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对于其正常的社会性发展是必要的;若剥夺交往则会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淡漠和敌意,对儿童情绪及整个身心的发展都不利.[1]对儿童交往的心理学研究,包括对儿童与生人交往的考察.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M·Ainsworth)就曾针对12~18个月的儿童,专门设计了一种"陌生人情境",用来观察儿童与母亲和陌生人相处的不同反应.可见,儿童与生人交往的现象早就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然而,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化也不完善,加之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成人常常在不同的场合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如何走出幼儿与生人交往的误区?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微笑不仅是简单地牵动嘴角,它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对亲人微笑、对朋友微笑、对陌生人微笑、甚至对一朵花微笑,微笑之于人生,正如共鸣之于动人的乐章。对自己微笑,对别人微笑,对天地万物微笑吧,从中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恐惧情绪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儿童特别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动不动就打别人一下或者骂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风格,也让教师和家长十分头疼。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些儿童产生这么多的攻击性行为呢?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8,(19):16-16
我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女孩,不敢跟陌生人说话,而且特别没主见,别人不管说什么,我都点头。我又死要面子,总是怕别人知道自己无能。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秘密的声势     
朝潮 《初中生》2008,(5):4-6
那年月,我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等待有个陌生人把我带走,带到陌生的地方。这个念头很强烈,一点不考虑身世和现实。或许那时我身体里的血脉早被别人带走了,这个别人可能是少年维特、奥斯特洛夫斯基、高觉民等等。我一直在等陌生人,不知道具体是谁,只知道他是我浅显信仰里的偶像,有着一张永不生锈的金属般质地的闪光的脸容,他来过我的梦里,进入过我的日记。这张神秘的脸容,使我的初中生活显得疑虑重重。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教师恐怕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冷漠”、“孤僻”了。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也渴望友情,渴望别人的理解与同情,希望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现实中人际关系却很复杂,自己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交往,与同学或陌生人交往时,总觉得不知道讲什么好,看到别人谈得很起劲,自己好像被晾到一边,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心理学家指出,这其实是社交紧张或社交焦虑的表现。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交是增长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必须自觉…  相似文献   

15.
李光 《家长》2003,(Z2)
在众多的独生子女中,多数孩子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胆小怕事,到人多的场合或见到陌生人时,便扭扭捏捏、拘谨、不自然,从不主动叫人;在学校从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敢举手发言,即使有正当的理由也不敢向老师提出意见和要求,受到误解时不敢解释澄清事实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胆怯。胆怯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健全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问题。胆怯的形成固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是由于后天不恰当的教育及周围环境影响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出去怕风吹,怕太阳晒,所以过度限制孩子的活…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3,(4):54-55
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当我们在外人面前尽力表现自己的时候,却经常被他人误解,造成不佳的第一印象?或是在同学、朋友甚至家人眼里,我们似乎总留给别人一种自己所不情愿或是不认可的印象?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所表现出的气质和形象总是难以获得最佳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并非你做错了什么,而是自己的个性特征在不经意之间给别人留下了令你意想不到的第一印象,而这第一印象对今后获得他人的认知与理解会造成极为重要的影响。那么,自己的个性究竟是什么样子,在一个陌生人的眼里,自己可…  相似文献   

17.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相似文献   

18.
创意素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也能收获快乐。哈皮向全国小记者和小读者发出了"献出一份爱,给陌生人送温暖"的倡议书。没有想到,几天时间,全国各地的稿件就像雪花一样飞来了。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得到过陌生人的帮助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伸出过援手吗?赶快把你的经  相似文献   

19.
文摘     
家长如何提防儿童被拐骗 一、告诉孩子,一人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看出家里只剩孩子一人,并告诫孩子:父母不在家不要为陌生人开门。 二、父母要掌握孩子每日的行踪,孩子上下学要结伴来去,年龄较小的幼儿由父母亲自接送。 三、告诉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搭乘陌生人带你去找父母或亲属的车。 四、告诉孩子不要在荒凉和偏僻的地方玩耍,即使到公共场所,也应由家人陪同。外出去向,父母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之中,市场经济、城市化、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转型时期,新旧两种道德体系混合并存,引发了现代社会道德的双重困境,表现为公共生活的私人化、道德冷漠、信任危机和公共性的丧失。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与陌生人一起生活,消除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建立一种陌生人间的新型道德关系,建设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文明社会。道德教育要引导人以道德的态度对待陌生人,改变对陌生人的无视和排斥,把陌生人作为他者尊重,建立与陌生人的契约信任关系,以开放的自我,增进与陌生人的信任型交往,实现与陌生人的共生共益,从而与陌生人团结而合作地生活在一起。为此,须加强法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共生体主义教育,树立一种新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