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方 《教育》2009,(11):54-54
近日读到一则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位学前班老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开?”有的说:“她睡醒了,想出来晒晒太阳。”有的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  相似文献   

2.
不上电视     
《课外生活》2009,(6):32-32
妈妈看着电视上表演的小朋友,逗丽丽说:“等你学会了跳舞,也让你上电视好不好?”丽丽很着急地说:“不,我不上电视!”妈妈问:“为什么?”丽丽很紧张地说:“上了电视,爸爸一换台,我可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3.
一位年轻的妈妈,从幼儿同接女儿回家,路上边走边谈。 “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吧?”妈妈问。 “很开心!”女儿说,“有的小朋友哭了,我没哭!”孩子显然很自豪。  相似文献   

4.
一次美工课后,我举着乐乐小朋友画的画对全班幼儿说:“这花画得很不错,就是太大了,怎么比树、房子还高呢?你们见过比树、房子还高的花吗?”孩子们顿时哄堂大笑,乐乐很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事隔多日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恰恰是“孩子为什么把花画得比树、房子还大?”我一口气将文章读完,文中写道:幼儿不同于成人,他们心中有一个儿童的世界,他们认为特别重要或最感兴趣的那些事物应该画得大一些。大人不必追求规范的画法,而加以纠正,那样反倒扫了幼儿的兴趣而失去了绘画的勇气。我这才恍然大悟,并为因自己“无知…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晚,当《爱我你就抱抱我》的歌声结束时,主持人给一位小朋友发了红包,并用充满童趣的话问:“拿到红包了吗?”这位小朋友天真地说:“里面有的,不是空的。”听到这里,我总感到缺少了什么。当时,我真想走到舞台上问一句:“小朋友,你打算怎么用这压岁钱?”  相似文献   

6.
刘爱雪 《小火炬》2008,(Z1):60-61
还有5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打算给妈妈画一幅国,就和海边那家店里卖的那幅一样,我听见妈妈跟爸爸说过她很喜欢那幅画,我一定要画出来。弟弟想帮我,可是他把餐厅里弄得到处都是颜料。妈妈叫弟弟去午睡,我赶紧把画藏了起来。妈妈生气地骂我,说我把颜料弄在衣服上,我还听到她在  相似文献   

7.
今天这节美术课是意愿绘画,当我把绘画材料发给孩子们时,他们立刻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我一边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一边巡回指导,小朋友们自己画的画面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在画妈妈晒床单;有的在画大街上漂亮的小房子。当我走到雪萌的跟前时,只见她在用绿彩笔给太阳涂色。我刚想上前去帮她纠正,忽然心里一动,莫不是有什么奥妙?何不问个清楚。于是我问雪萌:"你为什么给太阳涂上绿颜色?""那是太阳公公的绿衣服呀。"雪萌一边认真地涂,一边说。"绿衣服?"我感到惊讶。"对呀,太阳公公的那件红衣服穿了好多好多天了,一定很脏了,今天洗…  相似文献   

8.
画妈妈     
今天,我到中二班去上分区活动,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各个区域。我巡回来到美术区,看到有的孩子在做礼包,有的孩子在画“妈妈”(因为正值“三八”妇女节,老师叫小朋友画妈妈及做礼包送给妈妈),只有康康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蜡笔一动也不动。中二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康康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问:“康康,你怎么不画呀?”康康说:“我不会画。”“别着急,慢慢画,老师来帮助你。”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康康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去大(1)班代一节美术课。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我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画“我的好妈妈”,并告诉他们画好后就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小朋友都拿起画笔兴奋地画了起来。有的还一边画一边轻轻地嘀咕:“我的妈妈是戴眼镜的,头发是长长的。”“我的妈妈是开摩托车的。”“我的妈妈……” 突然,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呆呆地坐着一动也不动。走过去一看,她面前的纸上什么也没画,就问:“你怎么啦?你看,别的小朋友画  相似文献   

10.
一天,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是怎样到幼儿园的?”乐乐说:“妈妈抱我来的。”睿睿说:“爸爸背我来的。”乔东东大声说:“老师,我是开飞机,呜-飞来的。”边说还边做了个天上飞行的动作,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老师也乐了,  相似文献   

11.
事例妈妈教4岁的宝宝看一则图画故事,一共有四幅图画,大意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正巧下大雨了,跑到家门口的时候,回头看见邻居爷爷的食品车还在门外露天放着,小朋友连忙跑进家里,拿了一块塑料布把食品车盖上,就回家了。邻居爷爷出来看见不知谁做了好事,高兴地夸奖好心人。妈妈一边让宝宝看第一幅图画,一边和他说着话。“宝宝,看看这幅画上有谁啊?”“有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在回家。”“他是怎样回家的呢?”妈妈指着图画上小朋友跑的样子问。“跑着回家的。”“他是怎样跑的呢?”妈妈做出喘气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事情发生在某个幼儿园里。一天早晨,一位青年老师戴着耳环上班,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第二天早上,乐乐的妈妈对老师说:“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昨晚一回家就要戴耳环,今天还哭闹着非要戴着耳环上幼儿园不可。”课间,乐乐取下心爱的耳环摆弄着,让小伙伴欣赏。过了一会儿,乐乐哭着说:“我的耳环丢了。”老师到处找,最后在一个小朋友兜里找到了。那孩子说:“我看老师和小朋友戴着耳环好看,我也喜欢,就把乐乐的拿来了。”  相似文献   

13.
何彩兰 《课外阅读》2011,(6):306-306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瑜瑜在初入园的一天早上,有小朋友说她大哭大闹。我急忙走进教室,见瑜瑜趴在桌上放声哭泣,手中的一张画撕得粉碎。原来亚萱说了一句:“我看你的这张画是你妈妈帮你画的吧”,为此,她又是哭又是骂,还撕了那副画,全班小朋友都被她这一举动怔住了。此时,我半批评半安慰地说:小朋友说了那句话,没有关系,等老师来看看画,或者请爸爸妈妈来告诉小朋友,是你自己画的不就行了吗?你说呢?随后,我又告诉亚萱和全班小朋友:以后大家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随便乱说。而眼前的瑜瑜停了哭声,一语不发。我就先组织孩子们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14.
一天,孩子在纸上随便画着画,边画边和妈妈闲聊:“妈妈,我喜欢画画。”妈妈问:“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说:“让我想一想,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很喜欢画画。”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后,要画好多人家喜欢的画呢?”孩子说:“没有。”妈妈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留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味”刚才的对话:“是啊,我怎么没想过长大当个画家呢?”“嗯,我得从现在开始使劲儿画画,将来画好多好多的画给人家看。”  相似文献   

15.
夜里下了雨,校园里低洼的地方湿漉漉的。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我以为他们在做游戏。这时,一位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巴冒和一些小朋友在操场上捉蚯蚓,还把蚯蚓抓在手里吓唬人。”“咱们也去看看。”我对身边的小朋友说。孩子们有的拉着我的手,有的扯着我的衣服,跟我来到正在玩蚯蚓的幼儿跟前。  相似文献   

16.
乐乐的午睡     
刘淑传 《山东教育》2002,(36):38-38
这几天早晨,乐乐总是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这是从未有的事。我感到奇怪,与其妈妈交谈,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原来,乐乐的哭闹是因不愿在幼儿园午睡引起的。这孩子不喜欢午睡,每天上床后总要翻来覆去折腾很长时间。为保证孩子充分的睡眠时间,使其下午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老师往往要当众督促几句:“乐乐,快闭上眼睛睡觉。”“乐乐,不要乱动了,该睡觉了。”可就这几句很平常的提醒语,却成为她不愿来幼儿园的理由。那天,她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喜欢上幼儿园时,她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喜欢午睡,老师说我了。”她妈妈很配合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17.
《母婴世界》2013,(7):126-127
融融妈妈最近很苦恼,因为现在,3岁的融融说得最多的一句“这是我的,不要拿”。平时到公园、上幼儿园,融融总是“保护”着自己的玩具,不跟其他小朋友玩;如果妈妈和其他小朋友玩,融融就抱着妈妈大声嚷嚷:“妈妈是我的,不要抢走妈妈!”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的活动课上,我让孩子们讲讲他们的妈妈。孩子们活跃得有如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讲开了。有的说:“妈妈很关心我,每天早上帮我做早餐。”有的说:“妈妈要做很多事,很辛苦。”还有的骄傲地告诉我:“妈妈常常帮我买好看的衣服!”我注意到班上那个留级的小女孩一直没吭声,也没举手。我走过去,对她说:“你也跟大家说说吧。”小女孩怯生生地说:“我妈妈嫁了。”我被这不着边的话逗得笑了起来,其他孩子也跟着笑了。这时,一个叫小婷的女孩子站了起来,说:“老师,您别笑了。她说的是真的,她妈妈早就走了。”接着她又转身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也别…  相似文献   

19.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20.
事例——我发现了颜色的变化一次活动前,老师提醒说:“小朋友要注意保持卫生,水粉颜料用完后要清理干净。”活动开始了,明明似乎忘记了老师说的话,将各种水粉颜料混到了一块,还把印泥挖出来放在托盘里,搞得脏兮兮的。老师心里想到平时他总是犯错,并且“屡教不改”。顿时火冒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