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鲜明特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和谐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面临新的环境和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具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凝聚人心、建设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政党之间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和谐,既是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党际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党际和谐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和现实基础,其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从而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和政治整合功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际和谐文化建设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营造和谐党群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营造和谐党群关系关键在党。要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提高党的战斗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爱戴,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事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试论民主党派与和谐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和谐政治的理念,与此同时,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在和谐政治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巨大作用。此外,民主党派在参与和谐政治建设过程中理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内和谐学说,在科学总结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对党内思想和谐、组织和谐、作风和谐、制度和谐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邓小平党内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诞生后,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西藏社会事业各方面所取得了重要成就。今天,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面临能否驾驭新形势,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又一次考验。在构建和谐西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构建和谐西藏的重大意义,明确构建和谐西藏的基本任务,掌握构建和谐西藏的路径以体现新时期党在西藏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西藏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的分析,提出党内和谐能够促进社会和谐。通过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解决党内不和谐因素,最终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基础,就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要胜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社会上的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党自身存在的不和谐或多或少有关,甚至有的根源就在于党自身。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不太可惧,党自身的不和谐现象足以堪虑,社会要和谐,党必先和谐。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与党的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深刻的含义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民生建设的过程就是反贫困斗争的过程。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解放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发展民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提升民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构建和谐民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经历了从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时期到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时期,再到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时期,最后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形成发展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能够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环境基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安全网与和谐状态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利益共同体,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同样重要。当今中国政治生态和各民主党派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参政党建设涉及到许多实际的前沿问题,应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在推动党内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高校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提升高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我们应从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理性诉求着手,对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和架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理念,简约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的精辟论述,结合当今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探讨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资源、理论来源及现实需要。充分说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和谐理念观照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情、世情、民情、党情进行综合考量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做到制度和谐、执政和谐、党内和谐、党风和谐.  相似文献   

19.
和谐理念观照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反思西方工业文明经验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基础上走出的创新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生命共同体为理念指引、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导向、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战略擘画、以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为基本路径,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创造了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贡献了推动全球生态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