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罚,对教师来说耳熟能详,因为社会、教育部门、学校都给予高度关注,教师自律意识也不断得以强化,但对"心罚"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心罚"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体罚,是教师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惩罚和摧残.  相似文献   

2.
"三心"就是爱心、耐心和慧心.爱心是前提,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教育;耐心是基础,没有耐心的教育,只是昙花一现的教育;慧心是关键,不懂得教育的知识,不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爱心、耐心也只能成为空谈.对待"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要有"三心",甚至要加点"偏心".  相似文献   

3.
当前,很多学校都提倡进行精细化管理,我认为精细化管理重在以人为本,而人本的关键是"心"."三分管理,七分真心".校长如果没有人情味,忽视教师的人心,一味进行过细、过严的"格式化"管理,势必会造成人人反感、处处受阻的不利局面.校长要想让教师以主人翁的姿度充满激情地工作,就要善于凝聚人心.教师的向心力增强了,在工作中自然会互助合作、团结一致,使学校工作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三尺讲台"是教师职业的象征.讲台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工作的平台.提及讲台就容易想到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俨然是一个"传教士".笔者认为,给教师这样的界定是不全面的.尤其是随着社会时代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将越来越博大、丰富.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三尺讲台"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平台,应该是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舞台.因此,时代呼唤"三尺讲台"改为"人生舞台".  相似文献   

5.
有人晒太阳,晒的是幸福;有人晒富,晒的是资本;有人晒工作,晒的是饭碗;有人晒生活,晒的是品味.而今开放的社会要的就是时尚,晒.总是有它的道理无可厚非.孔子说过:"每日三省乎己",省是还没有升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旦内化为自身的行动,自然而然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创造性的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因此在这三尺讲台之上或人生当中,教师也要大胆说"晒",那么晒什么?愚以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晒一晒.  相似文献   

6.
屈静 《华章》2007,(10):156-156
走向对话与交往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将共同面对知识、生活和精神三种不同的世界.基于此所凸现的是知识授受的"风味",生活交往的"意味"和精神沟通的"体味".本文就这三味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与需求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心理新闻"就是一例.而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可以正式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物理事实,二是社会事实,三是心理事实.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所谓"心理新闻",就是时近期发生的、积累了一定阶段的"心理事实"的报道.目前,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新闻产品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急需理论上的探讨与完善,以期对新闻实践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文课程资源应该具有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从教材选文看,应该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含本民族和世界上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课程内容看,它要广开社会教育资源,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小康社会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私密化"的格局,在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而社会生活的这一变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思维转型,进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学校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修目标"的校本研修,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而"校本研修"要取得可喜的成效,应积极参与青年教师的"课例"研究.走进"课例",最能走进教师的心灵,让教师的心"灵动"起来,心"灵动"起来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灵动"起来了,行为"灵动"起来了,校本研修的目标也最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观,坚持"人优先"的原则,坚持"可逆性"平等的原则,把握师生关系平等心、目的性、示范性三个基本特点;二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注重教师自身修养和学校培训,还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说起学校教育中的暴力,我们就会联想到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打手心、扯耳朵、揍屁股、刮脸皮、抄课文、罚站.其实在教育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体罚",这就是"心灵施暴".  相似文献   

13.
李海林老师在<生活化与语文化>一文中提到: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以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心智成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托生活设计教学,让语文"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1]281,从而使"语文生活化"成为一种可能?笔者现以<品质>(苏教版必修三)一课的三个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学生,课堂之外吸引他们的精彩事物越来越多,能把心全部交给课堂的学生,已越来越少.他们的眼球和他们的心大多交给了疯狂的电游世界与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开始了心的"流浪".于是,教师们,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无不感叹:如今的学生啊,越来越野,越来越不好教了.但是,让学生的心回归课堂始终是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该如何呼唤学生"流浪"的心呢?笔者认为依靠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逃课的情况.2009年我校对学生"厌学逃课"现象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厌学逃课"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探讨解决措施时,着重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进行分析,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侧重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去理解、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踌躇满志的新教师来说,知道何为好教师、如何教好书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教"、"好"、"书"三个字进行分析,教好书的一般标准分别涉及方法、标准和内容三个维度.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面对已经被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学生,"书"不再是"书",它是整个世界,既是外在于学生的社会、自然界.也是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教师角色:从"规定"走向"赢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严重抑制了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羁绊.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下,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追求一种自我更新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实现"课程生活化"已成为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促使课程回归生活,探索其有效方式与途径,首先就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生活化"的目的与要求,否则就有可能走入误区,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推进"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巴基斯坦近年推出了"骨干教师"项目改革方案."骨干教师"承担三重角色:示范教师、教师教育者、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巴基斯坦的"骨干教师"项目对我们有多方面启示.首先,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其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学校制度上赋予"骨干教师"更多参与学校改革的权利,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学校发展.第三,"骨干教师"要得到学校领导层的支持,才能发挥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一、第三空间教育的由来 新技术发展至今,人类的生活空间形态呈现为三类:纯粹的自然界;可以称为"第一自然";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可以称为"第二自然";网络空间所提供的"虚拟社会",可以称为"第三自然",网络化的虚拟社会构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