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描述]在不久前的阅读教学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上课内容为《黄河的主人》)课前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孩子们,能给“主人”找一个相对的词吗?生1:客人。师:(指着学生,包括笔者本人)我们和(指向听课老师)周围听课老师比,谁是主人?生(异口同声):我们!师:(指着学生)你们和(指着自己)郑老师比,主人是谁?生2:是郑老师,因为今天是您参加教学比赛。师:认为“郑老师是主人”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了,听课老师一片哗然)[症结与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老师的教”转向了…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第一篇文章,题目是—— 生(齐):蝉. 师:咱们班的同学谁的字写得好? (生举手.) 师:那就你来写一下课题.还有谁的字也写得好?不敢举手了吗? (生举手.) 师:好,你俩比比看. (生先后上黑板写课题.) 师:好,请回.哪个课题写得好? 生:右边的.  相似文献   

3.
【片段】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做游戏好吗?生:好!(一阵欢呼)师:看老师做一套动作,看谁学得快。(师开始做动作,双手轻轻拍头、拍肩、叉腰,连续做了三遍,速度比较快)师:谁来一遍?(只有两名学生举手)师:大家都被老师难倒了,是吗(?师请举手的学生表演,结果做得不错。师用小红花奖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师:黄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生开始翻阅自己的本子)师:来(做举手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生:衣服上就有。生:新闻联播”上播出的也有。生:书里有。生:旅游景点有。师:旅游景点怎么写的?生:今年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了50%。生:在旁边的座位和老师上面也有。师:(侧身看老师座位)老师座位上有?生:老师的人数占座位数的80%。师:哇!这你都看出来啦!你说的是今天的上座率,是吧?或者说今天在座老师的人数占全部座位数的80%,对吧?这个同学说的百分数,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判断出来的。这不是一般的水平了!厉…  相似文献   

5.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面积的认识”导入)。师:今天有那么多的客人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高兴吗?师:两只小猴也来凑热闹啦(课件展示两只小猴)!我们先来给两只可爱的小猴取名字好吗?  相似文献   

6.
入课:巧妙导读,铺垫情感基调    师:上课!(生起立)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很多,我们一起向听课的老师问声好.    生:老师们好!    师:请坐.谁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要你们向老师们问好?    生:尊师重道.   ……  相似文献   

7.
入课:巧妙导读,铺垫情感基调    师:上课!(生起立)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很多,我们一起向听课的老师问声好.    生:老师们好!    师:请坐.谁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要你们向老师们问好?    生:尊师重道.   ……  相似文献   

8.
学生和教师听音乐 ,一起模仿小猫、小狗、小鸟、小青蛙四种小动物进教室。师 :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今天有这么多客人来看我们上课 ,懂礼貌的孩子应该怎样说 ?生 :( 1 )应该好好表现 ( 2 )应该懂礼貌 ( 3)应该向客人问好……师 :对了 ,说得真好 (双手示意学生转身向客人问好 )生 :客人好 !师 :同学们 ,你们喜不喜欢玩游戏呀 ?生 :喜欢。师 :咱们一起来玩《找朋友》 ,好不好 ?生 :好。 (教师选出 8名学生在内圈 ,师生共同听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师 :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 ?生 :找到了。师 :老师这里有一首歌 ,名字就叫《好朋友》 …  相似文献   

9.
片段一:课前谈话生:同学们,黎老师想给大家说三件事,可以吗?生:(乐意地)可以。师:几件呢?生:(伸出三个手指头,齐声回答)三件。师:黎老师怕忘了,就写在黑板上。(板书:三件)师:第一件事,起立,小板凳——生:进桌底。师:向后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生: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师: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课题 积累语言 师:我上课提的第一个问题特别难.我要看看你们会不会答,敢不敢答.请举手.好的,有一位,你先站起来.上课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但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积极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身边溜走了.这位同学今天第一个举手,我不为难你.你告诉大家,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草原上的花. 师:刚才没举手的同学后悔没有? 生:后悔. 生:不后悔. 师: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这回可没那么容易了.(生笑)现在想退回去还 可以,回不回去? 生:不回去. 师:好,请到讲台前来.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从文题中,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描述:《一份大礼》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师:同学们,前段时间咱们练大型操,大家一定很辛苦,所以老师要犒劳一下你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师:猜猜看,会是什么?生1:我猜是一本书。生2:我猜是棒棒糖。……师:我很佩服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可是很遗憾,都不对。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礼物,它一定会带给你一份神奇的体验,想不想要?生齐:想要!师:想要的请举手!(学生全部举手)师:特别想要的请高高举起你的手!  相似文献   

12.
<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课前已经读过了,如果你想从中找一句话来对今天所有到场的老师说,你会选哪句话?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这句话,表达了我们今天相逢的愉悦,《论语》真是一本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典。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论语>十二章》。读完以后请举手。(学生自由朗读,读毕纷纷举手。)一、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师:你们觉得《<论语>十二章》里哪个字最容易读错?  相似文献   

13.
一、检查预习,理解词语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课文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在预习前全都认识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学生举起了手)师:还有哪个小朋友有一个字不认识,是通过预习才认识的?(有一生举手)师: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1.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你们是几班的学生呀?生:五(1)班。师:知道今天是谁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吗?生:王老师。师: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屏幕上看到的(边说边指着屏幕)。师:通过交流,我发现五  相似文献   

15.
师 :同学们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有无限的神秘和纯美 ,谁来结合最近学习的课文谈一谈?生 :(纷纷举手)老师我说!我说!生 :说出了从文中学到和体会到的知识、方法以及情感。师 :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习作 ,好吗?生 :好!师 :谁来说说校园美景有哪些?生a :操场四周有美丽的垂柳。生b :南边有品种繁多的蔬菜。生c :老师 ,校园北边有美丽的大花坛。师 :谁来给大家口头描述一下花坛的景色?(生d、e、f站起来说了花坛内鲜花的种类)师 :同学们描述得不全面 ,现在我们去花坛边仔细观察好不好?(生齐声说好 ,像出笼的小鸟 ,随老师来到花坛边 …  相似文献   

16.
[片断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小朋友,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老师说一个词语,你用身体语言来表示,拍手。(生拍手。)师:拍手。(生拍手。)师:跺脚。(生跺脚。)再按顺序拍手——拍手——跺脚练习一次。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大部分学生会猜是拍手,学生欢呼。)师:哇,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的?生1:我听老师是按拍手、拍手、跺脚这样来说的。生2:我发现我们是先拍两次手,再跺一次脚的。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顺序变化、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找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兴趣师:主持人公布的作文上什么?生:想象作文。师:喜欢想象作文吗?生:喜欢。师:谁喜欢?(师举起右手,学生全举起右手)都喜欢呀!都会做吗?生:会。点评:尊重学生,还应该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支老师亲切的话语,带头举手,这些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了温暖的涟漪。师:都会做了,我们还做它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不做了。咱们做别的作文,做一个更难的,行吗?生:行。师:如果怕难,咱们就还做想象作文。生:不怕!师:那做个什么作文呀。这得从我这次来成都的一个感受说起。我…  相似文献   

18.
[课例] 四年级《全神贯注》(苏教版小语教材)教学片断 师:谁读懂了“端庄”与“端详”这两个词?请举手。(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 师:今天我们不去说这两个词的书面意思,我们来看看举手的同学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谁愿意上台表演一下这两个词!(一男生一女生来到讲台前。请  相似文献   

19.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出示实物)这是什么? 生:灯泡。 师:老师一松手,它会怎么样呢? 生:掉下来,摔碎了。 师:是啊,灯泡非常容易碎,一不小心摔到地上就碎了。那你有没有办法让灯泡落到地上不碎呢?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怎样让灯泡落地不碎?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师:我知道有的同学到过北京,说说你到过哪些地方?生:故宫……师:有哪个同学到过香山公园。(学生没有举手的)那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课件:香山美景,同时引背《山行》)师:是啊!这枝叶把香山打扮得怎么样?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你们自己的感受。(生回答:美丽、漂亮、壮观,我太喜欢这里了,这里太美丽了……)赏析:师生共赏香山美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情感的种子。师:好美呀!这树叶随着风,就会变成——生:落叶。师:我们就工工整整地写下来吧(和学生一起书写)。咱们大大方方、放开声音把这两个字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滋味,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