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父母的亲朋好友见了她,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很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夸奖、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事,父母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亲朋好友见了,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赏识”、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什么都不想干。如今,无论干什么事情,一旦听不到周围人的表扬,就立刻退缩。  相似文献   

3.
小蓉是因为学习问题来咨询的,但是随着询谈的展开,咨询师发现她的问题比较复杂。她学习很努力,成绩比较靠前;可是她并不快乐,内心有疲惫感和自卑感。她的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在教育中批评多过鼓励和表扬。所以,她一直就很敏感,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总是担心失败和落后。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可她就是停止不了与其他人作比较。一旦发现别人强过自己,就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后来连她的父母都开始发  相似文献   

4.
赏识在父母的操作中很容易进入两种误区: 一种认为赏识只能是表扬加鼓励,不能批评。事实上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在操作层面上与批评、挫折是相辅相成的,好像手心手背,缺一不可,这是孩子的成长轨迹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聊天室     
弱项中的赏识山东·高守凯对孩子,赏识其优秀的一面并不难,难的是面对并不优秀的方面时仍然抱着赏识心态。我努力尝试着去赏识孩子的那些弱项。知女莫若父,我女儿高唱的弱点在于胆小、过于循规蹈矩、不好动……针对这些特点,我尽力给她创设一些体力活动方面的机会,然后极力表扬她。例如,有一次我领着她爬山,路很险,把鞋也弄湿了,她直嚷嚷着要回去。我还是坚持领她转遍了那座小山,然后大大地把她表扬了一番,说她勇敢。还有一次,是元旦,她在班里表演了两个节目,我不问她表演水平如何,只表扬她的参与精神、她的勇敢,并且在很多…  相似文献   

6.
赏识孩子,需要一颗爱心 当我们的孩子呱呱坠地时,小小的她,只需要我们一个小小的臂弯.在这臂弯里,她会感到安全;在这臂弯里,她会变得安静;在这臂弯里,她会获得温暖;在这臂弯里,她非常快乐.在生命的起点阶段,她对父母的要求只有这一点点.当父母倾情地对孩子付出这小小的臂弯时,就是对孩子小小的赏识.小小的孩子,上帝也会让她知道,她很重要.于是,她很幸福,即使在睡梦中也会露出令人心醉的笑魇.  相似文献   

7.
杨子英 《考试周刊》2012,(73):176-176
70年代出生的学生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长大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很流行赏识教育。事实证明,赏识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教育。它让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学生更自信,更成功。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它也是赏识教育的最直接方式。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同时。作为学生他们要学会赏识一切,包括他们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  相似文献   

8.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常有一些视而不见的误区。下面这几个方面就很值得做父母的反省:一、过分表扬或批评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有些父母总是不停地过分表扬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过分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只要指出错在哪里就可以了,这样可帮助他们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9.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不错,但是,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的夸奖和赏识仍有可能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受到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结果会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0.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常有一些视而不见的错误方式。下面这几个方面就很值得我们反省:一、过分表扬或批评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有些父母总是不停地过分表扬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     
你可能对赏识教育有点陌生,其实,通俗一点说吧,赏识教育就是某生哪天有进步,你就小题大做、无限夸大地表扬一番,后来某生的思想行动就有了惊人的飞跃。马未鸣最近研究了一会儿赏识教育,认为很有必要对本班的有关女生开展开展赏识教育运动,让她们该怎么进步就怎么进步,不能太落后于队伍了。就找来杨夏卡,具体研究研究赏识教育的实施计划。杨夏卡问:“全部赏识吗?咱们班的女生,一个都不能少?”杨夏卡最近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说话都受到严重影响。马未鸣说:“有那么多精力吗?咱们还是先管管特困户吧!”按照问题出现的先…  相似文献   

12.
赏识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教师要学会赏识和夸奖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第一时间鼓励和表扬学生;选择合适的场所表扬学生,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注意采用赞赏式、兼顾式的表扬,忌用批评式、拔高式的表扬。  相似文献   

13.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当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一条条铺天盖地涌进我们的课堂之际,在课堂上教师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已成为新课改中教师的共识,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我们不少教师课堂上只表扬不批评,赞扬奖励贯穿始终,表扬格式化、简单含糊、矫情夸张不适度等情况有是非不清之疑。我认为,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走出表扬误区,展现赞扬个性,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距离     
父母的插队落户,使我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城市里,在那里,我进了和家只隔一条马路的一所小学,认识了一位和自己的心毫无距离的老师。她姓方,当时三十来岁,看上去很朴实。就如后来我了解她后一样,发现她的心灵很朴实,很善良。方老师教我们语文。一次,她从我的作文中了解到我父母离异了,同时她觉得我那篇作文写得很棒,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表扬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何谓夸?夸即是鼓励和表扬。鼓励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而表扬则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案例一:创造机会,赞扬学生常听有的老师反映,某某学生实在没什么优点,拿什么表扬?这样的困惑我也曾经有过,但后来的一件事使我对此有了新的认  相似文献   

17.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8.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农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他们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因而信心不够、能力不足、性格叛逆,在学业上显得力不从心。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教师需利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信心、能力和性格。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重因才施赏、因材施教;要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赏识教育对改善留守学生学业行为不良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