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做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各培养单位所取得的好经验,以促进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升培养单位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时表彰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院校,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面向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了“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1984年,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工科院校,握出了《关于培养工程硕士生的建议》,当时的教育部研究生司及时转发了这一建议。自1985年起,部分高等工科院校开展了培养工程硕士的试点工作。1996年11月下旬,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冶金、航空、兵器三家行业开展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试点工作,1997年4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设立工程硕工专业学位。设立工程硕土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对我国的教自改革及科技、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恿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成了联系教育…  相似文献   

3.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工程硕士涵盖34个工程领域;每个工程领域涵盖至少两个学科,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 一、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 从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的试点培养到正式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 1984年到1989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中进行工程类型工学硕士培养试点工作。1989年到1997年进一步推广试点工作,大部分高校加入工程类型工学硕士培养行列.启动工程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文件精神,我校于今年6月间,自选自拍了学校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例及优秀人物事迹录像。在拍摄的过程中,对工程硕士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工程硕士涵盖了34个工程领域,每个工程领域覆盖至少两个学科,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5月10日,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王亚杰、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大中院士到会并做重要讲话。王大中院士在报告中指出,1999年全国工程硕士教育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全国工程硕士培养规模逐步发展,1999年在学研究生已达14000多人。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若干专家组对培养单位进行调研和新增培养单位的实地考察。③对各培养单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④编写了英语、数学两门学位课教学大纲和教材。⑤进行入学考试改革。2000年全国…  相似文献   

6.
突出专业学位特点 创新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自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开始,工程硕士招生规模一直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全国已有180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校生已达8万人,已授予工程硕士学位2万余人。随着办学规模的剧增,工程硕士培养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保持较好的培养质量?首先要根据工程硕士的特点制定符合工程硕士培养规格要求的培养方案;其次是加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完善工程硕士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7.
肖酉 《江苏高教》1999,(2):95-97
199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全国6所高校率先开展工程硕士培养的试点工作。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11月,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在全国工科院校内全面铺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培养工作的启动表明,我国研...  相似文献   

8.
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之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学位论文工作的关键。笔者结合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工作的实践,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学位论文要从选题、质量要求、类型和结构形式等方面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工程硕士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望,更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和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面向21世纪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专业人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工科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有别于传统的工学硕士学位,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工程硕士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周文辉)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组织的第五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暨全国首届“集成电路工程”和“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于2006年9月13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培养单位的3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1 999年对申请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进行了一轮新的评审工作。本年度共有 50多所院校申请增列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 ,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对这些院校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 ,初选了 31所院校 ,包括 2 5所地方院校和 6所军事院校。为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学位办又委托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其中 2 5个地方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了 8个专家组于 1 999年 1 0月间分别对 2 5所院校所申请的 80多个工程领域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将考察结果提交给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培养工程硕士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正式设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学位制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事件,其意义不在于学位名称如何,而在于工程硕士的设置为研究生教育目标、学位要求、培养模式、学籍管理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开辟了途径,将会有力地推动高校办学自主、质量自控,使研究生教育自觉地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本文通过概述美国爱达荷大学的远程研究生教育实践,并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社会环境,对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的机制、特别是工程硕士生培养与管理过程改…  相似文献   

13.
以工程为核心──培养工程硕士必须树立的观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在经过十几年的工程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试点和理论研究后,于1997年正式设立工程硕士这一专业学位。虽然工程硕士与工程型工学硕士有相通之处,但它作为一种独立设置的专业学位毕竟不能等同于工程型的工学硕士。因此,在工程硕士诞生之初,必须树立以下教育观念:首先,牢固树立以工程为出发点构建知识结构的观念;其次,工程可以成为工程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工程是工程硕士健康成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简要回顾北京科技大学自 1985年以来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历程 ,重点介绍自 1997年以来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并根据工程硕士生 (含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工作的实践 ,对有关的培养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工程硕士研究生实现远程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程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类型。由于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有其特殊性 ,因此应该探索一些使之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培养模式。下面就工程硕士研究生实现远程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谈一点看法。一、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学位 [1997]354号文件 ,布置开始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截至 2 0 0 0年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生数量已增加到 1.4万 ,招生领域数量已增加到 34个。目前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两类实施 :一类是紧密型规模培养 ,主要是依托某一大型企业建立异地研究生培…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企业急需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问题,提高我国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和币场竞争能力,同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日前部署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清华大学等54所高校将在26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其生源以在职人员为主,入学的考核着重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方面的潜在素质、岗位工作经历和业绩,培养的方式强调进校不离岗,课程的内容适应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学位论文(设计)的课题要紧…  相似文献   

18.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本文提出:要成功地实施这项改革举措,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不断加深对于培养工程硕士的意义的认识,以保证这项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二,培养质量决定了工程硕士学位能否得到社会和工程部门的认可,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生命力,要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第三,在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中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所面临的新课题,力争使这项改革举措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宋筱平)2008年9月23~25日,第六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领导,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200多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近4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把握方向 保证质量 做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程硕士和成立教育指导委员会,是我国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标志着我国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制度建设、教学改革和办学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