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新建 《武当》2013,(2):29-30
大成拳包含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和实作七步功法,简称为大成拳的"奇妙法门"。"奇妙法门"中的站桩是重要的基础功法。站桩分养生桩和技击桩。其中,技击桩的第一重要桩法是"矛盾桩"。矛盾桩不但以培养锻炼"内劲"为见长,而且还具有独到的技击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3.
哈达 《中华武术》2006,(10):29-29
我认为谈大成拳的技击实战方法,就应该围绕大成拳(意拳)的功法,也就是站桩、试力、走步等功法展开,而不能够脱离他们而独立练习。这样有可能背离我们练习大成拳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杨兆麟 《武当》2010,(8):38-38,39
桩者,乃立木于地下也。桩功则是指习练者形同木桩,按某一特定的姿势立身于地面所进行的训练。桩功通常是站桩功的简称,它是武术与气功的重要训练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极拳中,有蹲马步的桩功训练,形意拳有三体桩,大成拳则把站桩功作为重要的基础功法。此外,无论养生气功,还是硬气功,多数都是在桩功的状况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孔云鹏 《武当》2012,(10):12
拳谚有"百炼不如一站"之说。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可以提高技击能力。武当太极拳为内家拳之首,十分注重内功修炼。武当内功三盘桩是武当太极拳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站桩功法,它采用站式进行锻炼。基本桩法有三种,即地盘桩、人盘桩  相似文献   

6.
孙宏建  李照山 《武当》2006,(7):24-25
王芗斋先生强调: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之所以把桩功放在首位,就是因为站桩能获取技击所需要的力量体系,尤其是站技击桩,则可达到培养锻炼“内劲”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7):33-34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是练拳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之一。”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项训练。在此所指的力,主要指筋骨之力,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筋骨主要起着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主要靠筋骨的力量才得以站立和行走,四肢才能屈伸。  相似文献   

8.
郑东炬 《武当》2012,(4):31-32
在大成拳中,站桩、试力、走摩擦步和发力,既是重要的基础功法,又是高级劲力的有效途径。站桩可培养锻炼内劲,试力可使站桩所具有的功感力量向空间延伸,步法训练可使定态定式的力量得以"活化",发力的目的是为了使聚集的内在功力得以瞬间爆发。在打得准的前提下,只有爆发力十足,才能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技击时,若能将高效能的劲力形式用于放人,对方必跌于丈外;若用于击人,其穿透效果定然威力无穷。  相似文献   

9.
大成拳自问世以来,以其技击性闻名武林。大成拳创造者王芗斋先生40年代在《实报》登报比武,大败中外拳坛高手令人信服(芗老的弟子赵道新、姚宗勋诸先生也以赫赫战绩证明了大成拳的威力)。为弘扬真传武术,芗老将中华真传武术的核心功法站桩大白于天下。于是,成千上万求真功实技者开始重视站桩,想以此步人大成拳正轨。  相似文献   

10.
侠门站桩功     
李国兴 《武当》2007,(5):33-35
站桩功在我国传统武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集内家拳学为一体的王芗斋先生,便是以桩功为母创立了大成拳,并以桩功修持为核心功法,以求取一切所需之内劲。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站桩功的  相似文献   

11.
李康 《武当》2003,(12):43-44
大成拳学首次提出了“养生是技击的基础,技击是养生的究竟”这一崭新的拳学观念,也引入了让学人很好地做到养中练,练中养的拳学思路,并创设了一系列功效卓著的具体桩功,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练习大成拳在入手阶段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健身阶  相似文献   

12.
"本"指"事物的根本、根源","元"也就是"元气",指"生命力"。"固本"就是坚固根本;"培元"就是培育元气,增强生命。桩功是一种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神意保持一定的状态,静止站立的练习方法。固本培元健身桩是医易功中的基础功法之一,它是在站桩中通过入静、聚气、练气、养气、运气、通周天,使人体经络  相似文献   

13.
武式太极拳桩功,是提高太极功夫必修之功法,分为定步站桩与活步桩功两种。定站桩是利用静态方式来修炼,站桩是静中求动,以静求整,以静培势,以静易身。站桩是静态的知己功夫,而活步桩功是利用静态桩功所练出的自身坚韧的支撑力及静态浑圆力,融入动态桩功的练习。活步桩功是以太极拳十三条身法(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腾挪、闪战、气沉丹田、尾闾正中、虚实分清)为基准,五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及多种劲道变化随势而生。,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教学的五先五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太极拳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笔者在教学的方法步骤上进行了钻研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先功法后套路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 ,不少教师只注重套路教学 ,而忽视了太极功法的训练 ,结果造成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步子不稳 ,身子不正 ,动作松软无力 ,或者僵硬死板 ,达不到太极拳健身的效果。我们知道太极拳是一种刚柔相济 ,内外兼修的内功拳法。因此在初步传授时 ,要先进行功法练习 ,而后进行套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太极桩功、开合桩功、升降桩功、虚实桩功等 ,通过各种桩功练习 ,可以提高太极拳专项素质 ,端正身体姿势 ,沉稳重心 ,为学生掌…  相似文献   

15.
意拳入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意拳(大成拳)的锻炼内容有了了解.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推手、散手、试声等。但是有一部分意拳爱好者在练习时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入门。  相似文献   

16.
高臣  高贵 《精武》2003,(3):32-33
站桩求力是大成拳重要的修炼内容,但当今一些习大成拳者并不明求力之要领,故苦耗时间认为功深而力自成。殊不知,没有正确要领的桩功不但不会长力,而且会使肌肉松懈,本力锐减。笔者有感于桩法失真之现状,愿就自身所得整理此文,以期对广大爱好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本人练习武当功法中的几种桩功,已将近半年,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身心投入,每日只是抽早、晚的时间各练十分钟左右,现感觉身体有轻健之感,并且身体灵活性有所提高。桩功养生为主,并有辅助技击的功效。但常看到别人  相似文献   

18.
内力金刚手功□文/安在峰内力金刚手功是硬气功的上乘内功功法,也是武术、技击格斗需要练习的专门功夫。此功共分四组,练习时要求每组做16遍,每次要将四组从头至尾做完,每日早晚各练一次。经常练习此功不仅能收到增长内功功力的良好效果,对提高技击能力有明显的增...  相似文献   

19.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一、泽井健一曾在日本创“太气拳”,请问其人其艺如何? 答:泽井健一先生的大成拳水平不错,但还不是真正的大成拳。因为他的基本功不符合大成拳的原则。譬如他练“太气拳”所站的浑元桩,两小臂的姿势是“沉肩坠肘”,而不是大成拳要求的“肩撑肘横”。再有,站桩时身体重心放在中间或偏前方,这样对技击没  相似文献   

20.
张良 《中华武术》2007,(6):36-37
浑元桩作为拳法的基本功虽然存在历史很早,但在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对传统拳学融会贯通的点晴之后,才大放异彩。正如芗老在《意拳正轨》之《桩法换劲》中所言:"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力为根始,所谓使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也。若禅学者,始于戒律,而后精于定慧,证于心源,了悟虚空,穷于极处,然后方可学道,禅功如此,技击犹然。盖初学时桩法甚繁,如降龙桩、伏虎桩、子午桩、三才桩等,兹去繁就简,采取各桩之长,合而为一,名日浑元桩,利于生劲,便于实搏,精于打顾,兼通气血,学者锻炼旬日,自有效果,亦非笔墨所能表述其神妙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