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今天下午,老师提了个包走进教 室,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大家猜猜, 我给你们带来的是什么?” “吃的,是好吃的吧?”一个馋猫 舔了舔嘴唇说。 “真是吃的呢!”老师笑眯眯地做 了个手势,“你们猜是什么?”“是油炸 臭干吗?”“是巧克力糖?”……老师 摇摇头。 “往哪方面猜呢?老师给个提示 吧!” 老师说:“这是从千里之外带回来 的,往地方特产方面猜。”“山东红 枣。”“北京烤鸭。”……同学们争先恐 后,七嘴八舌地猜测,说得我的口水都 快流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好朋友     
小河边有棵新栽的小柳枝。小狗看见了,他问:“你是谁?”“我是小柳枝。”小柳枝说,“咱们做个朋友吧!”“好吧!”小狗高兴地说。小狗每天都到小河边来找小柳枝玩,他发现小柳枝每天都在长高。  相似文献   

3.
“字显出来了!字显出来了!”院子里传来阵阵惊叹声。原来是哥哥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哥哥故作深沉,摇头晃脑地说:“刚才做的实验是‘白纸显字’,希望在场的小朋友能像纸上写的那样‘学好本领,建设祖国’。下面我再来表演‘烧不破的手帕’。”“奇怪了,手帕哪有烧不破的?”我迷惑不解。“肯定是在哄大家!”一个小伙伴自信地说,“可骗不了我!”“不会吧,化学实验是有科学道理的!”另一个小伙伴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场的伙伴们都伸长脖子,瞪大了眼睛,  相似文献   

4.
“丁冬、丁冬”,这是一支永无休止的歌,“丁冬,丁冬”,这是小溪流的歌。听,“丁冬、丁冬”……但它已经厌倦了这个曲调,它想变得更大,更宽广。“来做‘数学’吧!”鱼儿对它说,“多接收些雨水、露水,来吧,你会变得更大。”“好吧,先做‘加法’!”它喃喃地说,“高山的泉水来吧!清晨的露水来吧!我要长大!”“哗哗”,它已从小溪汇成了大河,它正载着一条条竹筏向下流去。“‘加法’不过瘾!我要做‘乘法’!”它心想。但却被巨石挡在了悬崖边。它不愿变成一潭死水,使劲冲撞着巨石,但却无济于事。当悬崖上水多得不能再多时,“轰”…  相似文献   

5.
“一分钟有多长?”张老师这个问题刚出口,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说:“60秒!”张老师说:“真的吗?那我们就来做三个实验吧!”第一个实验:一分钟数数。张老师手中拿着一块手表,说:“预备——开始!”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叽里呱啦的数数声。  相似文献   

6.
炸“碉堡”     
妈妈陪同孩子一起做炸“碉堡”的游戏。妈妈拿出一个鞭炮,埋在用泥土堆成的“碉堡”里,并留出导火线。然后,把火柴递给孩子,说: “去吧!”于是孩子摇摇晃晃地冲向“碉堡”。“妈妈!你可别走呀!”半路上孩子忽然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又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后无所事事,看见爸爸平时抽烟用的打火机,就忍不住拿着玩了起来。爸爸看见后问我:“女儿你相信‘火柴会跳舞’吗?”我很肯定地回答说:“不信!”爸爸说:“不信?今天我们就来做个试验吧!”  相似文献   

8.
妈妈笑了     
今天,我做了一件令妈妈伤心的事。下午,我和院里几位好朋友在院子里骑车玩,一不留神,撞到了一棵小树,我的裤子被摔破了一个口子。回家我就大声叫起来:“妈妈,我裤子破了,再给我买一条吧!”“什么?裤子破了?我来给你补补吧!”妈妈慈祥地说。“都破了还穿?”我撅了撅嘴。“现在虽然富裕了,但是也不能这样浪费钱吧!我们小时候都穿着补过的衣服”妈妈笑着说。“不买就不买,讲这么多大道理干什么呀!我听不懂!”我一边说,一边换上一条好裤子跑出了家门。太阳公公要下山了,一阵风吹来,我感到有些凉意,但余气还未消,只好极不情愿地往家走去。到了家…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向父母慎重地说过:“我已经不是小孩了!”也曾想尝试一下一个人的生活。终于,机会来了,因为哥哥考上了高中,要花很多钱,爸爸妈妈被迫外出打工。妈妈在临走时给我留下了足够的钱物,也留下了一大堆的嘱咐。我不耐烦地说:“你们放心去吧,现在少说点话出去多找点钱才是正事。”现在这个家就是我一个人的天地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做我想做的事,多么快乐啊!  相似文献   

10.
举世无双     
“阿曾 , 管管纪律啊 !”李嘉提醒我说。 “时间还多着呢 , 待会儿吧 !”我回答。 “老师快回来了 !”李嘉又说。 “没这么早 , 让我再多玩会儿。” “别忘了 , 你是值日班干 , 给老师抓到你就惨了 !” “抓我 ? 没这么容易 !”我插着双手说。 “砰”的一声接着就是一片喧哗。“噢……幻灯机坏了 !”这突发事件 ,将我们班的顶级人物都吸引来了。 “让我来修理吧 !”某同学说。 “走开 , 我的物理比你好 , 让我来 !” “你行吗 ?” 大家议论纷纷。 “李嘉 , 看我表演吧 !”我逗着他说。 “你又陪他们疯 , 没你的事儿。”李嘉一本正经地说。 …  相似文献   

11.
阅读这件事,从小到大,我们已经听过无数苦口婆心的唠叨了。如今,无论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还是朱永新教授倡议的设立国家阅读节,都可以说是另外的一种“唠叨”。记得在一个阅读论坛上,著名阅读推广人梅子涵先生就这样“唠叨”:“我们在每个教室门外吆喝:你们来阅读吧,你们来阅读吧!到每个家庭门口吆喝:读点童书吧,读点童书吧!”他还说:“希望大家都来做阅读的更夫,这样阅读推广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  相似文献   

12.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业,对正在看电视的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俩交换一下,让我当妈妈,您当女儿,好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好啊!”我对“女儿”说“:孩子,你还不快给我做作业,不许看电视!”“女儿”只好乖乖地走进书房,开始写起作业来。我呢,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过了一会儿,“女儿”对我大声地说:“妈妈,我口渴,想喝水。”我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看电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出来倒!”“女儿”又对我说:“妈,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我说:“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没办法,她只好又冥思苦…  相似文献   

13.
上课铃响了,老师端着瓶瓶罐罐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唧唧喳喳地闹开了,有的说:“老师做什么呀?”有的说:“可能是做实验吧。”老师究竟要做什么呢?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讲台上。只见讲台上放着一盆水、一个空盆子、一根玻璃棒、一瓶酒精和一盒火柴,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一次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烧不坏的手帕’。请大家看看这些实验材料,还差什么呢?”同学们立即回答:“手帕。”说完就纷纷把自己的手帕拿出来了。老师选了一块有米老鼠图案的手帕,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开始做实验吧!”顿时,教室里鸦雀无…  相似文献   

14.
堆雪人     
这是前年我和两个姐姐拍的一张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次堆雪人的情景。记得那是冬季里的一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我们乘车去了姨夫家。一进姨夫家的大院,姐姐就欢快地跑到我身边,说:“陈陈,咱们堆个雪人吧!”我说:“好吧!”说干就干,我俩拿来铲子和笤帚,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地上的雪堆在一起。姐姐说:我来做雪人的头,你做雪人的身体。”我说:“好吧!”姐姐先从地上抓起一把雪,把它捏成一个小圆球,再把小圆球放进雪堆里滚,滚呀滚呀,滚成了一个大雪球,雪人的头就做好了。我呢,就用铲子把那一堆雪铲成一堆,拍实,然后修…  相似文献   

15.
各位同学,你们用电脑办过小报吗?告诉你们吧,我办过,还得了一等奖哩!说来话长。自从我家买了电脑,有事没事,我总爱在电脑前这里摸摸,那里敲敲,渐渐地,我学会了打字、画画。一个星期六,妈妈在家办电脑报。只见妈妈在Word文档中用鼠标轻轻一点,电脑屏幕上马上出现了几个五彩缤纷的艺术字。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心动了,手儿痒痒的,便对妈央求说:“妈,让我来吧!”妈妈一听,有些吃惊,迟疑地说:“你行吗?”“当然!”我拍着胸脯说,“保证办好!”这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依样画瓢打出了“趣味知识报”几个字样后,一时想不出该干什么。拿着鼠标到处…  相似文献   

16.
小中是个独生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常常是一个人玩。有一天,妈妈说:“我再‘生’个小鹿弟弟跟你做伴吧!”小中想,好是好,可是妈妈怎么生呢? 妈妈找来小中的一只旧手套说:“大拇指做尾巴,剩下的四个指头当小鹿的腿吧。”妈妈找来小中的一件旧花褂说:“剪下一只袖子,缝一缝做小鹿的肚子吧!”妈妈找来小中的一只旧袜子说:“洗干净,做小鹿的脖子吧!”  相似文献   

17.
早晨,高高买了两个“特香包”,拿出一个来正想吃。发现面包的左边印着一行字:只要吃了面包左半边。然后说声“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高高气呼呼地跑回面包店,对服务员说:“这上面印有字,不干净,换一个!”服务员瞧了瞧,笑眯眯地对高高说:“恭喜你!先别忙着换。照上面说的去试试吧!”  相似文献   

18.
公共汽车上     
一次偶然的事故中,我摔伤了右腿,医生给我绑上了厚厚的绷带,说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常走路。这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但我也不希望给爸爸妈妈增加负担,毅然拄着拐棍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这不,暑假的一天,我决定自己去图书馆借书,妈妈不放心地说:“你能行吗?”“没事,您放心吧!”我赶紧催妈妈去上班。我要乘坐的公共汽车不一会儿就来了,车门打开,一位好心的叔叔扶我上了车。刚一上车,坐在车门旁的一位老奶奶心疼地说:“孩子快来,坐我的位子吧!”我连忙对她说:“老奶奶没事,您年纪大,您坐吧!”话音刚落,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四五岁的小…  相似文献   

19.
咱们的吴舟有个毛病,就是不论什么人让他办事,他都要说“等一等”。譬如说吧,爸爸叫他:“舟舟,可以做作业了!”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回答:“等一等!”爷爷说:“舟舟,你去把垃圾倒掉!”他也立马会说:“知道了,等一等!”妈妈说:“舟舟,快来洗脸!”他总是说:“等一等!这就来!”如此这般,什么事都不会马上做,总要等一等。至于说要等多少时辰,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了。  相似文献   

20.
马红 《小学语文》2011,(1):18-18
语文课上,正进行生字教学,我注意到一个孩子竟然明目张胆地玩起“东南西北”的游戏,还吸引了旁边的几个学生。是大发雷霆地批评一顿吗?估计效果不一定好。灵机一动,我说:“孩子们,咱们来做游戏,也玩‘东南西北’吧!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