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饶世权 《出版科学》2016,24(2):100-104
指出法律是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通过对日本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研究,指出日本文化产业法主要建立了以准则主义为主的市场准入制度,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制度,以及包括行政指导、财税支持、信息公开、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在内的各种支持制度,并且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借鉴日本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经验,我国应当明确文化产业法与《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文化产业促进法》中强化国家的干预,在其他文化产业法中强化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
羿克  梁强 《报刊之友》2011,(2):32-36
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法律规定已经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和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其次总结并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现行法律规定和国外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最后对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立法建议。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羿克  梁强 《今传媒》2011,19(2):32-36
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法律规定已经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和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其次总结并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现行法律规定和国外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最后对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立法建议。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性质、职能及运行机制上均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要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明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前提,构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完善文化产品综合评价体系,正确处理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纷纷诞生,以及文化部批准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的相继成立,高校掀起了文化产业研究热潮.2004年,教育部在高校首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批准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进行试点招生.迄今为止,全国共有近百家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同时,不少高校还在相关学科下面增设“文化产业”方向,招收硕士、博士、博士后,初步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人才培养层次.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也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差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晓东 《青年记者》2012,(35):92-93
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被文化产业所占据。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的朝气、活力与魅力,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承载产业。苏州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基础,加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化产业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多维度扭曲失衡,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失衡、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失衡、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失衡、文化产业发展与关联产业发展失衡、区域失衡.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新理念带动实践新飞跃、赢得发展新优势,通过释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产业融合、实施双向开放,实现文化产业供给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9.
侯飞 《大观周刊》2011,(51):8-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逐渐突出。电影业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层,直接对国家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与改革实践起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与推动作用。伴随经济社会整体实力的崛起,西部电影产业如何抓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对此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曹月娟  沙子瑞 《传媒》2021,(14):23-25
新媒体时代,在政策的引导与促进下,中国儿童文化产业发展迈向了新高度,呈现出新特征与新趋势.2020年,随着中央、省市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儿童文化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儿童文化产业形成蓬勃发展势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儿童保护法》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界定儿童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作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群体,其健康发展是儿童文化产业产品研发及内容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应用延伸到了儿童文化产业,成为儿童文化产业驱动创新发展、内容形式革新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了儿童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范围的文化产业集团化、行业垄断的趋势愈发明显.近几年来,我国也进行了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各地纷纷成立出版、报业、影视等文化产业集团,力图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来增强文化产业集团的竞争力,改变行业间盲目竞争与无序竞争的局面,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新疆有了第一本文化产业的专业书——《新疆文化产业工作手册》。2013年1月13日,由自治区文化厅汇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疆文化产业工作手册》首发仪式在乌鲁木齐市阳光书城举行。记者了解到,《新疆文化产业工作手册》汇集了最新的国家与自治区文化产业宏观指导政策,涉及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叶雪 《出版科学》2015,23(2):21-25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世界范围内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也促进了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其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国家文化产业安全不受侵害成为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的性质、对外开放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和现有法律规范的方式,提出保护我国文化产业安全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小申 《出版参考》2009,(20):11-11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范围的文化产业集团化、行业垄断的趋势愈发明显。近几年来,我国也进行了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各地纷纷成立出版、报业、影视等文化产业集团,力图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来增强文化产业集团的竞争力,改变行业间盲目竞争与无序竞争的局面,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消费的特点,又负载着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健康的文化产业,解放中国的文化生产力,形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具有优势地位的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我国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文件上使用了“文化产业”概念开始,“文化产业”一词便在以后的重要会议中被频频提及。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较之于域外的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存在诸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文化市场体系的科学性乏力等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①由此可见,要应对当下文化产业高度发展的需要,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合理地完善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3,35(6)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能够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虚拟经济的代表产业,政府和业界都亟需一种适合于文化产业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新思维.黄升民、刘庆振的《文化产业的驱动力与四维空间》探讨了文化产业本身的虚拟性与其物质载体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思维空间,着重讨论了未来文化产业的几个重点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卢林  姜艳 《新闻前哨》2011,(8):20-22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存在着经营单位众多、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足,文化产业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等问题。其中,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核心渠道来源,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求关系的网络文化产业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给创造需求是文化产业的独特规律。这一基于萨伊定律与供给学派理念的论断,不仅可以从文化产业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得到印证,还可以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所隐藏的危机得到反证。创意创造供给是文化产业的运行机理。创意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和创意企业供给曲线的图示足以诠释这一机理。因此,除科学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有效供给外,化解无效供给、提升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质量、反对非法供给、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向上等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外译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相关单位或机构缺乏外译意识、翻译工作者与相关文化产业部门劳务关系不密切、缺乏翻译人才管理规范、专业翻译人才缺乏、翻译工作者缺乏工作经验以及现有翻译工作者总体水平不高等,这些是影响文化产业外译质量的主要原因。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翻译工作者加强责任意识是文化产业成功外译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程烨 《新闻世界》2013,(4):221-223
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着一座城市文明素质、品位和发展水平,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就上海市文化产业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就上海市文化产业的体制与政策研究、成就与困境研究、策略与趋势研究进行了相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