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这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在四十分钟里,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导向作用是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觉主动地学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掌握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就是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促使他们进一步发展。现就此谈谈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如果不会自主学习,他(她)就不可能进行合作学习,更不可能进行探究学习。因此,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过程的主动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己先前的知识带进新的情境中,如果目的有价值,就顺应那些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更好地发现怎样去学习。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辅导的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点拨。自主学习,学生们主动地学习,而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变为知识的帮助者以及辅助者,更好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独自去探索知识。二、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老师首先要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就是疑点.它是一个人面对某种不认识的事物而又不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弄清它时产生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现阶段大力倡导的探究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教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去发现新问题.这样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活动直接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急剧增加,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完他们终身所需的知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代莹莹 《考试周刊》2012,(55):108-108
自主学习简言之就是主动学习.就是要对学习有计划有安排,并且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独步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索。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引导。作为语文教师,我注重在日常教学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提醒学生抓住自己临时冒出来的疑问,及时进行研究,从而解决了部分学生选题难的困惑;同时,我有意将素质教育融合在人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之中,用学术的营养灌溉道德的心田。下面,就是这样一个事例。  相似文献   

9.
陈凤 《青年教师》2005,(3):48-50
课堂讨论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外,从同学们那里学到知识、理解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和环节,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讨论,就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学习语文,组织好课堂讨论就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获取知识重要,但能力的培养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自主学习应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从“长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到“完全的自主学习”是需要一个转变过程的。教师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学生的这个转变过程提供日臻完善的帮助和服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中,我借助目标定位把知识、情感、能力融为一体;借助“四追”鼓励学生自主,暗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此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索任务,因此,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呢?  相似文献   

13.
游练 《湖北教育》2002,(5):44-45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能力是不可能从一个人、一本书简单地迁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去的,即不可能被简单地“告诉”或传递;它们只能基于学习者个人对学习内容的操作和交流,通过他本人的思考内化而得以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设计主动学习的活动,促进其各种品质主动建构的速度和质量。 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地运用其自主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学习活  相似文献   

14.
知识好比浩瀚的大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人一生中不可能总有老师陪伴,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在离开学校后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实现由教师教知识到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转变。而预习无疑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学生处于“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指不听命、不依赖别人,独立自主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题,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主人。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周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他进一步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研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己主动学习,不听命或依赖于他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