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法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儿童科学探究具有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同时又不同于成人的科学探究,而具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有利于推动我国儿童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诸芳  赵娜 《辽宁教育》2023,(8):69-71
让儿童亲近自然,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既是重要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的方式和策略。幼儿园可以运用自然导向教学策略提高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创建亲近自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探究的热情,为后续科学探究提供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探究实践,促进不同探究能力的儿童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儿童和家长深度参与的科学探究项目活动,拓展儿童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活动在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活动是主张儿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学习的一种科学教育形式。儿童在探究活动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是儿童参与生活、解决问题与决策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孩子智慧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将来谋求进一步的社会生存与发展,获得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做中学"科学教育承担着科学启蒙的责任,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操作、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科学课堂"应是立于儿童立场,研究和优化儿童的科学学习方式,以儿童喜欢和可理解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课堂。在"儿童的科学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从儿童探究活动的设计、儿童探究材料的优化、儿童科学思维培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7.
陆永华 《物理教师》2013,(11):78-80
新课改倡导科学探究理念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现状,对高考纸笔模式考查科学探究能力涉及的科学探究要素以及主要科学探究形态作了简要例析.  相似文献   

8.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利用儿童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感性经验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教研员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科学概念的抽象性、科学知识的实践性以及解决方法的灵活性,也要求我们广大科学课教师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科学课程开展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从科学课程设计、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提问、引导、探究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有效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