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一"不要低估了简洁的影响力。即便是名字上的简洁,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然而,人们常常只看重事物本身的影响力,忽略了名称的重要性。要知道,名称可是你们最先接触到的信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奥迪尼在《说服力》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名称问题十分重要,书名应该值得图书编辑重视。在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图书编辑越来越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图书在卷帙浩繁的汪洋书海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这些图书中加入创新的元素。当前每天有千种左右的新书上架,读者想从茫茫书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我们的编辑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图书在卷帙浩繁的汪洋书海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这些图书中加入创新的元素。综观现时的图书市场,我们也不难发现:图书的品种丰富多彩,选题立意别具一格,封面装帧精致漂亮。然而就在业内的编辑似乎人人都在喊创新,人人都在搞创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所谓的创新书在市场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或是意外地遭到了读者的冷遇,或是喜了一部分读者,却恼了更多的读者。那究竟是什么使得编辑绞尽脑汁、费心劳碌的“创新成果”落得如此…  相似文献   

3.
诚如蒙牛集团员工中流行的那句话所说的:有信心不一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赢,但没有行动一定会输。书是“做”而不是“坐”出来的。市场当前,图书市场品种繁多,热闹非凡。但成千上万种图书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凑热闹赶潮流,真正能激起浪花吸引读者的畅销图书可谓是屈指可数。怎么让自己的图书不成为“凑热闹”的积压书?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图书成为“摆堆”销售的畅销书?这里,笔者想说一个民间图书工作室的朋友周先生做畅销  相似文献   

4.
从读者心理特点分析对图书需要的共性和个性读者心理是复杂多变的,但它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心理有共性和个性之分。当前城乡读者,特别是青年,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生活的富裕,各类读者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知识、有技术、有修养的文明人,因而会产生买书学习的共同欲望。这是社会的普遍心理,它构成整个图书市场的巨大潜在力。这种欲望越普遍,越强烈,图书市场购买力就越大。但是每个读者需求图书的动机是不  相似文献   

5.
闻道 《出版科学》2004,(3):29-31
现在的出版社常常把"出书难"这几个字挂在嘴上,殊不知读者也常念叨"看书难".出版社的"难"在于如何选到既显示品位又能赚钱的书稿,读者的"难"在于如何从众多图书中选出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的图书越出越多,每本图书都有精美的封面,动人的宣传词,再加上报纸电视的鼓噪,让人在挑选时愈加迷失.好在还有一类专做书摘的期刊,在众多图书中精心挑拣,选出一些合适的图书定期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作为读者大多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在书店、书摊或图书馆、资料室选购、浏览、查阅图书时,书名是重要的信息指南。用市场学的观点看,只有封面设计新颖、美观并配有精彩书名的图书,才具有文化商品的竞争力。正是编辑与读者之间有了一种市场供需的默契,因而在书海中呈现出图书的书名也日趋活泼、丰富。前不久,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全国新华书店西南片区订货会上,有国内近500家出版社、2万多种图书参加。为了便于在书海中有目的地“淘书”,笔者找了一套各省、市、自治区的图书订货目录查索。没想到翻开一册册书目,就像走进了书市的“超级市场”,东南西北中有地方风格、民族特色,讲人们衣食住行、启迪人生智慧的各门类图书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7.
时下林林总总的图书排行榜大行其道,不仅广播、电视、报章杂志相继开辟了排行榜,甚至各地图书批销中心,国有、民营零售书店等也争相办起了排行榜。 排行榜在茫茫书海中扮演了导航的角色。不仅对提供市场信息,了解阅读取向。为读者导购图书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一些图书作者的劳动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读者的回应,从而激励作者的创作热情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肖璇 《出版广角》2015,(3):49-51
在我的想象当中,当有一天,我们的读者购买量和阅读量成为图书榜单上的新宠时,当我们的读者愿意用自己真实的购买行为来抵制那些不够真实的评选榜单时,我们的行业才是真正有了些美好变化的时候。从自己做图书榜单到旁观别人的图书榜单,至今也将近十个年头了,好多话还是想说说,就一一道来吧。一、榜单到底是"热"还是"燥热"十年前,我在一家当年风头正劲的图书电子商务网站供职,负责的是图书的前台销售、后台所有的用户体验和流量效率的提升。那时的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人们对图书和内容知  相似文献   

9.
漫步书市,我们不论是作为读者还是编辑,都会深深地感触图书品种与数量的繁多。作为一本图书,要想在浩淼的书海中浮现出来,的确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没有精心的构思、精当的内容、精致的装帧与精美的印制,那就只能覆身书海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不懈的动力。”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赋予图书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这一理念对制作图书的主体──编辑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编辑必须具备强劲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新,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对于编辑而言,创造力是…  相似文献   

10.
时博 《出版广角》2014,(9):38-39
正品牌图书特色鲜明,是出版社的生命线。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专业出版社在各自行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图书。由于职工教育图书的读者基数大、收益稳定,各家专业出版社纷纷进入且形成跨专业出版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巩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仅要形成品牌,更要维护好品牌图书。  相似文献   

11.
医学专业图书有稳定的读者群体,因为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编辑,同时也需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因此,一些中央社对教材教辅类图书、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几乎达到了垄断,其他出版社想在医学图书出版领域分一勺羹则是很难.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地方科技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掘各种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2.
在每年出版图书总数近25万种的浩瀚书海中,能够进入读者视线的图书如沧海一粟.出版业的过量出版,互联网的过量信息都让这个选择的过程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繁忙的生活节奏让选书、读书的时间都受到压缩.在书店停驻半天挑选图书,对很多人都是不可奢望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学术图书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我们做流通的责任和思考.传统的新华人可能会给自己一个问题:怎样为书找读者,怎样为读者找到书?我们在学术图书的发行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怎样能够找准读者,怎样能够为读者找到他真正需要的学术图书. 如何满足学术图书出版与需求的对立和结合,由此来实现我们学术图书的价值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人在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中兼管读者遗失图书的赔书工作,经常发现有些读者不是来赔书,而实际上是在“买书”。因为这些读者所借的图书并没有丢失,而是读者自己想占为己有,不愿归还了,于是向我们管理人员声称:书已遗失,愿来赔偿。  相似文献   

15.
读书俱乐部是20世纪初期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图书销售形式。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读者发现,在书店或其它图书销售点上并不能很容易地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图书,有时又在品种繁多的书海中不知如何选择。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出版社和书商为了宣传和推销图书,纷纷组织读书俱乐部,并大获成功。德国早在1891年就成立了“读书之友协  相似文献   

16.
鲁婧 《东南传播》2010,(2):94-95
近几年,随着英语需求的无限扩大,我国英语图书市场变得相当繁荣。英语图书市场跟风、同质、同类的现象也相当严重。出版者要想创新选题,使自己的图书脱颖而出,必须深入考察市场,紧密联系读者,找准新的图书定位。图书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图书出版是否能够成功运作的关键。读者定位是图书定位的四个关键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着重从读者定位的角度来论证英语图书选题创新的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图书市场中,电脑图书从以前仅仅是科技类图书的一个分支,一跃成为书林宠儿,从林林总总的各类图书组成的书海中浮出水面,出现在几乎民有出版社,书店的图书展台最为抢眼的位置上,成为书市中最为火爆的卖点之一,为出版社带来了较为丰富的经济效益,更因为其拥有的广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庞大的作者,读者队伍,成为众多出版社争夺的一个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品牌既是出版社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标准和承诺。在图书市场中,如何创造与对手的差异是图书营销中的一大焦点。因此,专业出版社品牌只要定位明确,出版真正为自己细分市场读者所欢迎的图书产品.定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书海倘佯任纵横──读《品书录》谢文耀书评是读者的向导,书评集是综览多种图书的捷径。一部《四库全书》凡3503种,79337卷,如果不是靠了纪晓岚先生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身人堂奥,品尝这近八万卷书的主要内容和每种书的精辟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中国的图书出版界,真正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所谓市场经济的大潮不仅使中国图书业成为最功利也是最无序的行业,其中所挟裹着的太多泥沙,也令读者在变身为享有上帝般待遇的消费者的同时,更沦为弱智的阿斗"."在市场化的旗帜下,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出书的门槛与标准越来越低,图书作为一种代表文字、照片、思想和文明最终成果的出版形态,正在丧失读者的尊重和耐心.那些掌握着出版权、书号、图书策划、发行和销售渠道的书业中人,没有带来与他们的暴利相称的好书,我们看到‘功利'的发动机驱使他们,在好书与浅薄的‘畅销书'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带来的现状是,我们身在书海,却乏好书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