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澳大利亚通信信息技术和艺术部长、参议员理查德·奥尔斯顿和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1999年联合宣布澳大利亚政府将修正《1992年广播法》,包括对进行对外传播的广播电视公司实行新许可证颁发条例。奥尔斯顿表示,目前澳大利亚关于对进行对外广播电视公司的管理尚未纳入正轨,所有拥有转发器许可证和跨国短波广播设备的公司,不论他们的节目内容是否会损害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都可以从澳大利亚国内传送节目。在《1992年广播法》修正后,所有从澳大利亚向国外传送节目的广播电视公司都必须在取得澳大利亚通信管理局(ACA)颁发的转发器许可证之…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记者在当前面临着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新闻发展能力就是比较关键的要求之一,其需要确保广播电视记者能够更好实现对于新闻的有效发展运用,充分体现自身在新闻播报中的作用价值。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发展能力,首先论述了具体的发展能力有哪些,然后又探讨了现阶段广播电视记者在新闻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论述了如何培养提升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发展能力,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发达的大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广播电视新闻作为真实性、时效性、权威性的代表,也遭受着巨大的考验。广播电视新闻的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素质的提高,只有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积极地改进各方面不足,才能让广播电视新闻在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本文将指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的第四编为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编,由第24章至第28章组成,分别论述了节目的采录、编导、播音、主持和合成。采访,是新闻记者迅速采集新闻的社会性职业活动,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新闻资料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法。除一部分纯文字新闻外,广播电视采访需要用一定的手段采录音响和摄录图像,这种音像采访称为采录。广播电视的许多节目都需要采录,本书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品中的“我”就是记者,几乎所有的编辑、记者、通讯员都确以为然,甚至以此为新闻与文学的标志性区别之一。笔者以为,除广播电视主持人现场直播外,“我”并不是记者本人。这一问题并非不起眼的花俏枝节,而是与新闻真实性、可读性和写作方法密切牵联。  相似文献   

6.
梅展 《视听纵横》2006,(5):77-78
2004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广播电视队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播电视新闻职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们仍将广播电视新闻作为了解时事、知晓国家政策和发展现状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形式的新闻传播途径得到生长的土壤,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和内容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加强专业素质的提升,提高业务能力,以满足大众对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和质量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重要性的分析,探索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旭 《记者摇篮》2012,(8):24-25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个媒体中,报纸是白纸黑字,读者看一遍不懂,可以反复看,直到看懂为止。而广播电视新闻是靠声音传播的(电视虽然有画面,但观众也要靠耳朵去感知新闻的内容),而声音一听而过,转瞬即逝,容不得听众观众去琢磨,去思考,所以广播电视的记者要想让听众观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就必须用一听就懂的语言写新闻。可是,广播电视的记者常常忽视广播电视"听"的这个特点,不讲究口语化,不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新闻,有些话白纸黑字写出来也不见得看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要求电视媒体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策划意识。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来说必须将自身的能力提升上去,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做出最合理的处理。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是编辑记者传统的工作方法无法满足的,只有加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策划能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才能越做越好。下面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对新闻媒体工作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的是记者为获得新闻信息而对客体进行的提问、观察、记录、思索和研究等活动,是新闻写作和报道的前提,属于一项比较特殊的调查研究。记者的采访工作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新闻的品质和真实性。本文结合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实际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把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传播速度,时效性,形象化,影响范围比较广,记者能够参与的现场感。观众在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时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各项消息。因此,在实际采访期间,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交流的情与理状态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和新闻采访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新闻记者在实际采访期间如何有效应用情与理,希望能够为新闻记者实际采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记者在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稿时要有对象感.从语旨角度看,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者——编辑记者在写作新闻稿必须要面对两种不同的新闻稿件的使用者,一是新闻稿件的传播者——主播,二是新闻稿件的终极接受对象——受众.因此编辑记者在写作时就应该结合广播电视的媒介特点来写作.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言,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笔者作为台州广播电视总台一档维权类民生新闻栏目《大民讨说法》的记者,对  相似文献   

14.
对于广播电视记者来说,新闻发展能力是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新闻发展能力不仅影响着记者的未来职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更新速度提高,对记者的新闻发展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针对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发展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薛宝海 《青年记者》2009,(23):11-12
前不久,我结识了曾任英国广播电视工会东南亚区负责人的贺云飞,在她那里,我了解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电视经营模式。贺云飞介绍,英国广播电视工会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制作公司,在新闻制作方面仅次于CNN,属于新闻内容提供商,它在世界各地都派驻记者,采访到新闻后,在总部的网站上进行交易,买家可以看到新闻片断,决定购买后就汇款购买。这样,一条新闻就可以卖给多个播出机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就加剧新闻行业,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竞争。适应环境需要提高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广播电视新闻纪实性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的纪实性同其他形式新闻的纪实性虽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在基本要求方面又有所不同。报纸新闻的纪实性,是记者用文字生动具体地把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概括和描绘,供读者饶有兴趣地阅读。而广播电视新闻的  相似文献   

18.
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融媒体时代的考验,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正在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索自身角色转变的路径及方式。笔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分析了融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角色转变中的创新与坚守。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结识了曾任英国广播电视工会东南亚区负责人的贺云飞,在她那里,我了解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电视经营模式.贺云飞介绍,英国广播电视工会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制作公司,在新闻制作方面仅次于CNN,属于新闻内容提供商,它在世界各地都派驻记者,采访到新闻后,在总部的网站上进行交易,买家可以看到新闻片断,决定购买后就汇款购买.这样,一条新闻就可以卖给多个播出机构.  相似文献   

20.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