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可能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有人说:做老师的,特别是语文老师,当然最好是才高八斗、能说会道的了,不然学生怎么会服你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文化底蕴的欠缺发出了追问:我们将走向何方呢?窃以为,当今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都应该有一个面对时代的文化生成过程,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储备。么那,我们该如何做呢?一、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当大浪淘沙,淘尽了这样那样的幻想,手中终于握住了终身的事业——教师。面对我们的终身事业,怎样经营好它呢?当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上,做一个学生眼中的最好的老师。我曾经在班里做过一个调查: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孩子们提出很多很多:一个好老师需要幽默,一个好老师上课轻松;一个好老师需要面带微  相似文献   

4.
王洁 《江西教育》2005,(18):8-9
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一、开始:面对—个共同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共同的教学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将教学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呈现出来,是教师做…  相似文献   

5.
对"许"与"不许"的思考--谈谈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为和某校的老师们研究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我们"监听"了一个学生的咨询.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学生:我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想做的,老师、家长却不让我们做,而我们不想做的,老师、家长却非要我们做不可呢?  相似文献   

6.
一个初三男生交了女朋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被班主任发现,这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们这样在一起有想过不好的影响吗? 学生:我们的交往没有干扰到别人,只是我们两个想在一起. 老师:你们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做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在一起. 老师:嗯.为什么不能和别的同学在一起呢? 学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和别的同学也在一起,但我们更希望我们两个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今天的教师该怎样当?我们的答案是:必须做研究者。 专家学者运用科学方法,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探索未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是研究;教  相似文献   

8.
A篇:研究性教学 A1教师即研究者 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呼唤,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今天的教师该怎样当?南通人的回答是:必须做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让公鸡报晓     
谈老师的尴尬大概是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走进课改的一线教师的共同困惑吧。我们的学生怎么啦?面对一个个只想做奴隶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是顺流而下,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与时俱进,掀起新课程的盖头来?这让我想起了朋友曾讲过的一个关于公鸡报晓的故事。 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好不好? 生:(情绪高昂地)好! 师:幼儿园开始就经常做的一个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大家接后半句,边接边做动作.例如老师说,切萝卜切萝卜--  相似文献   

11.
磁铁(一)一、问题情景。教师用磁铁挂图片,但是挂不住。师:怎么挂不上?生:纸太重,磁铁太小。生:因为不是铁做的。生:如果纸是铁做的,才能吸上。生:墙比磁铁重。二、教师设疑。师:我们用磁铁能做什么?我认为磁铁能怎样?我做实验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观察到什么?问题写在记录纸上,让孩子把记录纸粘于自己的观察记录本,然后根据问题将答案写上。【反思】将大的任务切割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体现了法国老师指导的策略性。在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感到没有方向或无所适从时,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三、实验操作。教师发实验材料:木头、4块磁铁、钉子。学生分…  相似文献   

12.
引子:2021年3月,我参与徐州市鼓楼区华康幼教中心的教研活动。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一位教师抛给我一个问题:"李老师,我现在带中班,我们班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质量很好,但是为了孩子入小学做准备,还是有升大班时转到学前班的计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怎样做?"教研活动应该基于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这位教师抛出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要不要研究?要怎样研究?和谁一起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位名家在谈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时说过这么一段话:“等待非常重要,我们的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没必要的。”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8-2+4时,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会这样想:先想8-2=6,再想6+4=10。可是,有学生这样“插嘴”了:“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2和4可以调换…  相似文献   

14.
李春忠 《中国教师》2010,(10):44-45
<正>一个师范专科生曾在教育学课程作业"我的老师"里,记述了她小学时的一位班主任教师,在作业的最后她发出疑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太不懂事了,一点都不能体谅我们做老师的心,整天打打闹闹的,说了也不听。”一位教师这样埋怨道……相类似的抱怨声常不绝于耳。我有时也有这种感慨。每当这时我就反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难道是老师讲得不够真诚、不够感动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为何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呢?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学生这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交谈,我感到可能是学生无法体会老师的苦心、真心,他们认为老师说的只是安慰他们罢了,谁知道老师内心在想什么?于是,我想能否通过一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选择做教师的目标是什么?这条长长的教育路我们该在职业出现倦怠时怎样继续走下去?本文作者就自己参加省级国培项目的培训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伊始,孩子脸上有的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有的是初来乍到的羞涩。面对他们,教师们亲切地送上柔柔的微笑和暖暖的拥抱。“我们爱孩子,也同样希望他们爱我们。”是啊,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来实现的。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可以说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你是幼儿喜欢的老师吗?如何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呢?本期“特别策划”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当音乐活动中出现幼儿"失控'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教师准确的游戏性指令语言非常重要."失控"常常是幼儿兴奋引发所至.如引导幼儿玩"薄饼"音乐游戏,教师的指导语是:"我们怎样用身体变成一个圆圆的大碗呢?"孩子马上反应: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即变成一个碗).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一旦手拉手扯圆,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兴奋不已的"扯圆"现象.有经验的老师,一句"呦,快、快、快,碗破了",就把孩子引回需要的圆上.可如果老师说:"把圆拉大一点.",幼儿"哗"一下无限大;"拉小一点."又"喔"一声挤在了一块儿.为什么?原因是,前一位老师有很强的游戏意识,始终把幼儿引入情境,而后一位老师的潜意识里只想到我要这样教你.  相似文献   

19.
编辑老师: 您好!我有一个孩子,今年小学一年级,非常可爱,我们像所有父母一样,对她寄予许多美好的期望,在抚育她的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爱和心血.但是我们也发现她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有些差距,比如,学习成绩比不上班级大多数学生.最近到儿童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是轻度弱智,智力永远也达不到正常人的程度.我们非常难受,面对孩子,真不知道怎么办好,也不敢想象孩子的未来,谁能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20.
在毕业复习时,面对学生屡次出错,我怒火冲天,实在难以忍受,随口说出:“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出错,简直就是白痴!”而且把“白痴”讲得特别重特别响。课后我刚在办公室坐下,茶还没送到嘴边,就有两位女学生笑嘻嘻地走进办公室,露出一丝狡黠的神情说:“吴老师,小华骂你是白痴!”“什么?”我霍地站起来,可就在这一瞬间,我醒悟了,为什么学生在今天,在这短短的一瞬间会说我“白痴”?原因很简单:作为老师的我先骂了学生,给学生做了一个“表率”。我不无遗憾地坐回座位,思绪万千:教了六七年书的我竟不知道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吗?难道就不了解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