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独竹漂运动进行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法总结该项运动的文化特征。独竹漂运动在群众体育当中不断实现它的多元文化功能和价值。与现代体育积极的融合,不断继承和创新,走科学化、竞技化、产业化的道路,加大社会力度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独竹漂”,首次成为2011年全国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论文采SWOT分析法对独竹漂运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独竹漂运动发展的策略主要是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独竹漂项目的发展、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独竹漂运动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功能。独竹漂运动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水运皇木过程中,历经民间发展,自然传承、惨遭禁止,几乎绝传、逐渐恢复,喜获新生三个历史阶段。独竹漂运动具有地域性、和谐性、原生性和适应性四个特点,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其具有的显著功能。  相似文献   

4.
加大宣传力度独竹漂的健身价值,适度开发独竹漂的经济价值,大力开发独竹漂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抓住各项有利政策的大好机遇,理清思路,确保独竹漂运动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独竹漂运动的推广和开发问题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独竹漂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性、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和竞技性特质。可以通过各级体育类赛事,与旅游和文化开发相结合,开发教育、人才资源和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融入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和开发。并提出了开发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独竹漂运动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解读,指出独竹漂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该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变革独竹漂运动中的传统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向,才能在文化的核心层次促进独竹漂运动的科学、规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ICT时代的信息传播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无疑是途径最多、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影响面最大的。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独竹漂运动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若要使独竹漂运动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需要提高传者自身的传播意识,增加独竹漂运动项目本身所含的信息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独竹漂运动的传播渠道如有效利用新媒体、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关注受众的信息反馈等。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贵州赤水独竹漂的起源和发展,对贵州赤水独竹漂的功能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贵州赤水独竹漂具有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竞技价值、表演价值、教育价值、社交价值、体育旅游价值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利用异化理论对赤水"独竹漂"进行个案分析.发现:独竹漂异化始于传统的节庆娱乐表演,在革命年代因政治诉求异化加剧,改革开放后因地方政府干预、商业力量冲击出现异化蔓延.建议遏制独竹漂异化,使其回归健康发展之路并真正服务于运动者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独竹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运动起源于古代生活实践,较为完善的贵州省内少数民族体育赛事为该项运动的现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项目列为2011年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符合我国民运会项目由表演向竞赛的有序流动,也体现了东道主项目设置的优势和民运会不断扩大竞赛规模的趋势。同时,该运动发展还面临比赛器材标准化、竞技专业人才较少、各地实力悬殊等问题。为加快独竹漂运动在全国的推广普及,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结合该项目发展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