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基于"玩、理、探、用、结"教学方法对初中物理教科版"内能和热量"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以实验贯穿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在"玩"中有快乐,"玩"中有发现,"玩"中有感悟,"玩"中有收获,力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需要自学、导学、思学三学并举的和谐与平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前用"导学案"帮助学生明确自学重点,动静结合激发学生自学兴趣。课中通过问题串和提示语提问等多种形式导学,培养学科情感。课后引导学生养成解题回顾习惯,让学生说题,达到思学目的。"自学"让教学价值更高;"导学"让教学情势更强,让教学源远流长;"思学"让教学情感更烈,让教学质感更实。  相似文献   

3.
一个分数它的各部分名称应该叫分母、分子,那"分公"、"分爸"又是从何说起呢?在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中,一位老师执教了"分数的认识"一节课,在课上她从分饼引出1/2,接着又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然后又让学生涂出一些图形的1/2,等等,在这节课的第37分钟左右,教师介绍了分数线以  相似文献   

4.
以"密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具体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可将"密度"一课拆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完成各部分知识的自主建构,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课型,它有着很重要的教学价值。笔者通过指导一位青年教师的复习课教学,将他前后两次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从情境创设、知识整理、课堂练习这三个角度谈对复习课教学的新思考。复习课,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真正走向"师生共同设计",才会让数学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当今学校教育中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通过课件和练习测试等教学资源来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形式能够让学生们激发对数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实现高效教学.本文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一、"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通过"一课一思",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相应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获得人文方面的熏陶。在教学中,通过"一课一思",助推学生语用知识的生长,激发学生的语用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深深感受到"品德与社会"教学应着眼于新课标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延伸,促进学生在活动中交流、体验、感悟、发展,使"知、情、意、行"真正内化,使品德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因此,课前、课中、课后  相似文献   

9.
正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放,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向课前开放,向课堂开放,向课后开放,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一、课前开放,突出自主性开放式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开放,就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课一得"的理念: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或理解一个问题,或明白一个道理,或掌握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一课一得"呢?一、教学"切口"要小"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写文章,不能事无巨细。否则,文章势必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所谓"切口"小,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背景】"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一年级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一摆圆片,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数值的概念,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探索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我最近观摩的一节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中的"教学事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课中,教师出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x+y=35,2x+4y=94烅烄烆,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求解。这让许多听课教师大吃一惊。我们都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的学习内容,"下移"给六年级学生,是否是"揠苗助长"?这样的教学,是否"越位"了呢?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教学对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教学"、参与"实践",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14.
每一堂课的数学知识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在单元课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先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变成美丽的项链,再戴上它,然后用心去"磨",越"磨"越亮,让它在学时课和整合课中,总是能骄傲地闪亮登场。在教学单元课时,从整体认知入手,运用整体思维,思考学习要点、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整体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老师讲好一堂课,而是让学生怎样学好一门课,学生的学习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变成了配角,那这样的教学就是一种失败,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认真听讲"转化为"认真自学"。一、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同课异构"强调的是针对同一文本。  相似文献   

17.
课标课程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尤其是在概念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体现"做数学"这一新理念,如今很多课都让交流、活动流于形式。只要是公开课、展示课,也不管是否有效,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全都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流。这样的课不是为学生们设计的,这样的课是做作的,所以谈不上"高效"。高效的课堂应该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更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的"学"回归本位.依循学生的经验,依循数学的原理,依循学习的方法,依循创新的思路,让学生"感在课中央""悟在课中央""做在课中央""创在课中央".将学生放置于"课堂中央",能让初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20.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同样重要,要让学生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一、在"听"中"博采众长"一个会学习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学生。小学生因年龄小,注意力持久性差,不善于捕捉信息,还不太会倾听,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