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校以校园"读书节"为契机,构建新型校园生活方式——剧社生活,以关注每位儿童成长为出发点,以儿童视角感受生活,提升他们感受和感悟生活能力,让儿童在"故事"的悦读中享受精彩,感悟人生,体悟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2.
儿童参与课程开发是课程回归儿童的方式,因为学校课程从根本上说是儿童的课程,这关涉儿童生命的成长。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坚持"儿童必须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的课程理念,以学校长期的教育哲学——"学会交往"为基点,开发了"儿童交往学院"课程,让儿童参与其中,培养学生温文尔雅、自信阳光的品性。  相似文献   

3.
万谊 《早期教育》2014,(3):45-47
重叠影响阈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儿童以及三者的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叠影响。以儿童为中心,加强家庭——学校——社区的联结和互动,有助于儿童学习以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将重叠影响阈理论引入特殊儿童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重叠影响机制在特殊儿童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通过校园空间资源的利用,课程建设的整合与开发,服务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尤其是儿童的发展。从而优化学校空间资源的教育效益,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的办学水平,探索出"儿童空间课程——新时代教育实践新样态"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教育活动颇具特色。1.母育学校的教育目标母育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使儿童成为学生,即欢迎儿童进入一种新的环境以补偿家庭环境的局限性。②使儿童社会化,即扩大、丰富儿童的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③促进儿童学习,给儿童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2.母育学校的课程内容母育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活动:①身体活动。包括整体和精细的动作。这些活动  相似文献   

6.
杨文华 《中学教育》2007,(12):10-13
在浙江永康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学校——龙川学校。整个学校就是一个诗的世界:每个孩子都会写诗;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诗歌报:学校每个学期都出一本儿童诗集——《小脚丫》;学校有近百名儿童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儿童诗作。著名教育家刘国正说:"我已是七十几岁的老头子,读了《小脚丫》,感到孩子一般的欣喜,自己仿佛变成一个孩子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给龙川学校孩子的信中说:"你们的诗写得有趣,写得好玩,写得美丽,读到它们,我自己也仿佛返回到儿童时代,美妙极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所普通的小学成了一个诗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邢晔 《江苏教育》2013,(11):25-28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教师比儿童更为重要。一切为了儿童,就必须给教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只有这样,教师——"长大了的儿童"才能够、也才愿意更好地带着儿童成长。关心教师就是关心儿童,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儿童。这,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最重要的"儿童立场"。  相似文献   

8.
言宏 《教育》2011,(28):39-40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容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摘自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教育大会"上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国际上关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及相关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目前已经从比较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美术课"以画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引来诸多弊端,儿童教育应该注重新课标下强调的"以人为本",把握儿童的心理,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继承优良的教学传统,确立心思路探索新方法.最终成为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一所学校走向优质发展,个性化定制课程是一种必然。"定制课程"是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兴趣倾向以及经验与能力,为每一类(每一个儿童)设计的个性化课程。学校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定制课程的依据和出发点,建构"适切儿童成长"的课程,引领儿童去完整地"看见自己一想见自己一遇见自己",朝向生命最美好的那方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广播公司2007年12月18日的消息,英国政府推出了一项节能和环保的学校兴建计划——"儿童计划"(Children's Plan),希望能把新的学校建成零碳排放量的建筑。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大臣鲍尔斯(EdBalls)  相似文献   

13.
儿童哲学教育虽秉承"启蒙"的精神,但需要在现代性的危机中找寻一个"适度启蒙"的出路:在知识的确定性与哲学探究的不确定性之间,在儿童的自由与教育需要保留的界限之间,以及在承认个体性价值与倡导多元的尊重文化之间,儿童哲学教育必须寻找平衡点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借助康德的视角,作为适度启蒙的儿童哲学教育之可能性最终得以确立,即学校教育应当在保障确定性知识的同时容纳不确定性知识,在允许儿童发挥自主性的同时巧妙地实施教育的约束性方面,在鼓励儿童独立思考的同时通过"反思批判力"学会尊重。唯此,作为适度启蒙的儿童哲学教育方可达其宗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最终培养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4.
<正>孕育美好童心,让儿童拥有幸福童年,就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彭志祥全国优秀教师2011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龙城常州的大运河畔,有一所年轻的学校——常州市怀德苑小学。15年的岁月,她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追风少年,得到了龙城百姓的认可,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彭志祥校长就是这所学校的第四位掌门人。他确立了自己的"怀德"教育主张。"怀"不仅是拥有,更是"孕育",如同胎儿在母体内一样,儿童的成长也是孕育的过程。"怀"蕴含着儿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是一所创办于1987年的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一贯坚持"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社会大课堂,生活活教材,公民似教师"的社区化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化教学课程,按年龄能力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低年级段——在社区玩中学,以社区公园和儿童游乐园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大、小肌肉群和简单的会话,在玩中学,学中玩,取得学和玩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校外来新市民子女占比高的校情,教师尝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乡根文化"熏陶——追寻地域历史,挖掘家乡根脉;结合学校特色,放大家乡名片;学习无锡方言,融入家乡生活;探究无锡习俗,感受家乡温情。在课堂教学中给予"蒲公英"儿童"最无锡"的传统文化体验,培养儿童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爱生学校"(Child-Friendly School,简写"CFS")项目的实施旨在推进项目地区学校创造一个以学生为本,处处表现热爱学生的学校环境.爱生学校要求校长和教师要清楚理解儿童权利,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通过团队、小组及各种形式,鼓励儿童参与教学过程,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施教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重新审视学科、教材、学生,回归到语文的原点,学习的原点,儿童的原点,抓住学科回归——夯实自己的"功夫",抓住教材回归——品足文本的"味道",抓住儿童回归——贴近学生的"内心",才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9年第3期《培养新时代好儿童——儿童研究的视角》一文,阐述了新时代"好儿童"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其中,"儿童生活的三个世界"论述,对于当下的教育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儿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提出,教师的责任不是"上好课",而是促成每一位儿童实现学习,保障每一位儿童挑战高水准的学习机会;教师责任的实现要求围绕教师自身的挑战精神形成一个专业成长的"同心圆":内层为个体教师的课堂研究,中层为同事间的课例研究,外层是学校中以及学校间的校本教研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