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运用得好,能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工作、团结鼓劲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媒体尤其是以消费行业监督报道为主的《天天315》栏目及晚会,因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游",把握好监督报道的"时度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负面报道无论在受众中还是在传媒业界内,都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词汇。负面报道因其负面色彩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形成社会化传播,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慎重、认真地做好负面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摒弃"负面报道"的媒体不是一个好媒体,更不是一个全面深入地做新闻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分寸”,就是“界限”、“尺度”、“深浅”。批评报道是大众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党和政府运用媒体在施政工作中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依靠力量。但是,批评报道也是把“双刃剑”,做好了,有利于改进工作,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做不好。也会添乱,也会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消除批评报道所容易引发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实行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使命,我们不但要敢于监督,而且要善于监督,讲究监督的策略和艺术,把握好分寸,使舆论监督产生最佳效果,这样才能做到批评的现象是消极的,所起的作用却是积极的。那么,怎样做好批评报道“分寸”的把握呢?  相似文献   

4.
<正>"负面报道",无论是在读者受众中间,还是在传媒业界之内,都是一个时常会被提及的词汇。负面报道,因其"负面"色彩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形成社会化传播,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慎重、认真地做好负面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摒弃"负面报道"的媒体不是一个好的媒体,更不是一个全面深入地做新闻的媒体。新闻报道的基石是客观现象。客观现象有正面的,也  相似文献   

5.
彭耕耘 《中国记者》2015,(4):116-117
听证会是社会公共物品调价的必经程序,也是媒体民生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媒体不能因为社会的某些质疑声而对其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职能部门的强势而随意附和。媒体如何在听证会报道中发挥好见证和监督作用,需要媒体人立足实际,不断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6.
党建工作报道一直是各主流媒体的重要宣传内容。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党建工作偏理论,突出政治性、政策性,党建工作宣传报道往往可读性、趣味性不强。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党建报道吸引力,让读者愿意看、喜欢读,是各主流媒体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当前党建报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坚持问题导向、讲好新闻故事、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善用新媒体等角度,提出了党建报道改进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对媒体自身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报道得好,方法得当,监督到位,则受人尊敬、称赞和佩服;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反而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难以从官司中抽身。如何把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做好、做出实效,方法多样,形式多种,关键就看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操作。本文以《武陵都市报》2013年开展的"新闻啄  相似文献   

8.
闫伊默 《东南传播》2012,(9):159-160
深度报道的操作及其之于纸质媒体功能的实现首先要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本文认为从操作的角度讲,对深度报道的界定要宽泛、要客观理解深度报道的"深"、要兼顾时效性和"非时效性"、要处理好主流与监督的关系、破除有关篇幅的狭隘观念、文本组织要多元。  相似文献   

9.
卢和光 《东南传播》2021,(7):102-103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广大受众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政策措施、社会动态进行评说、议论,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传播活动.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近年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如何利用好新的传播载体,做好社会监督报道,更是成为传统媒体积极探索的新课题.本文将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制作的《你点我来检》《守护百姓的"救命钱"》两档节目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好融媒体直播这一方式,放大执法检查的社会效果,推动传统节目更好地转型,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0.
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把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作为政府传播执政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通过创新"两会"报道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受众对媒体功能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强化媒体监督功能也成为各新闻单位探讨的重点,于是乎一些以监督报道为主体的民生栏目应运而生。而如何长期有效发挥舆论监督报道应有的作用,提升监督报道栏目的品牌效应?这不仅是新闻宣传的重点,更是媒体生存的必由  相似文献   

12.
赵子豪 《传媒》2022,(2):85-87
《红色中华》作为我党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党报,同时也是我党实行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器,在苏区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力,其监督报道的主要特点以及编辑特色,对现今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其监督报道的四大主要特点,并深入探究其舆论报道的编辑特色,在总结其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以史为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诸如"天津彭宇案"这样的争议性新闻事件不断出现。这样的事件大都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议论,已经成为新闻媒体须要涉及报道的领域。那么,如何做好争议性新闻的报道呢?新闻事件与媒体本身不应双方唱着"独角戏",媒体应该在争议事件中把握好自身定位于哪种立场。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舆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扮演着社会公共领域的构建者、组织者、评论者、伸张正义者等重要角色。做好争议性报道,首先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应始终保持着"把关人"这种身份来定位自己,绝对不能让媒体在争议新闻事件中定位的角色出现偏颇。  相似文献   

14.
马宁 《新闻传播》2022,(1):84-85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VR、短视频、H5等多种技术和手段纷纷亮相两会新闻报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呈现"全息"化趋势.本文结合新疆广播电视台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经验,探讨如何用好信息可视化技术服务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工作报道,是党报宣传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好工作报道,在这个"主矿区"里打好"主动仗",党报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指导工作的重任。提高工作报道的艺术性,增强工作报道的吸引力,是当前我们军队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工作报道容易老一套、枯燥乏味,客观上是因为部队的工作大多是经常性、日常性、季节性工作,变化不大。如果我们主观上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台电视新闻报道一般以新闻时政报道和新闻监督报道为主。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影响力,一般是指电视通过信息传播等方式,左右社会大众观念和行为的作用力。在新闻工作中,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如何完成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如何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成为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昌献 《今传媒》2011,19(3):104-106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传统的媒体往往会受到时间、现场的制约,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却弥补了这些不足,它的随身性、便携性不断完善着大众传媒,成为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有力"武器"。手机媒体作为大众传媒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在其明显的优势之下也暴露了自身的不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问题避无可避。如何完善手机媒体的社会监督和个人监督值得广大研究者的深入探讨,以期在不久的未来建立起一个健康、完善的新媒体——"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8.
郑继业 《东南传播》2016,(8):105-107
在信息海量、媒介多元的今天,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对重大主题报道的"谋篇布局",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创造和谐的传播环境,是时下媒体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福州台系列主题报道的实践出发,多维度阐述媒体主题报道应该怎么围绕提炼立意、策划、组合报道三个方面进行"谋篇布局",来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运作能力,形成可操作、可实践的运行机制,制作播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要用得好才是真本事。"突发事件无疑是融媒体报道的练兵场。2020年8月11日,台风米克拉"突袭"漳州,漳州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闻风而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融互通,做好前期策划与后期报道工作,打了一场漂亮的"报道战"。根据此次漳州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报道台风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可以引导舆论,推进工作,开创新局面;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风险,引爆隐患,不仅伤及媒体自身,也对政府和民众造成伤害.如何把握批评报道的尺度,使媒体监督富有建设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