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对党报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新形势下党报加强民生报道、提升报道质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民生新闻报道作为党报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访报道要做到切口与立意之间"小"与"大"的平衡,更要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顺应潮流,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
"民生报道"这一特定转型期的新闻命题,党报到底应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究竟该怎样做民生新闻?作为党的舆论宣传主阵地,其宣传报道不仅要让党委政府满意,同时也要让群众满意,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传递、更好地落实和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的民生新闻应当与时政报道、经济报道三驾齐驱,使党报充分扮演好"桥梁""纽带"之角色。同时,党报民生报道要体现"大民生",开阔视野,提升平台,提高品位,不与都市报拼数量争卖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监督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报舆论监督内容的变化和报道领域的拓宽,党报舆论监督也更多地关注民生民瘼,透视社会热点、难点,聚焦事关百姓的重大问题,起到了为广大群众鼓与呼的作用。但无论何时,作为党报舆论监督者都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将民生问题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为党报加强民生报道、做好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那么,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阜阳日报》旗帜鲜明讲导向,精益求精重品质,饱含深情增温度,在这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现在各种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要想在新时期、新阶段巩固自己的舆论引导地位,就必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和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民生,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提高党报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也是引导社会舆论正向传播的重要载体,为社会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党和政府要求各级机关、部门在工作中,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做好民生工作。同样,党报也要让百姓的身影和声音在报道中占主导地位,把民心、民意、民情和百姓诉求及时上传给党和政府,真正地发挥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随着各地党委、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报道民生新闻成了各地新闻媒介的重要任务,民生报道也呈现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趋势,报道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比以往更多更好的的趋向。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行使其为民立言的神圣职责,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三贴近",拓展民生新闻报道领域,增加民生新闻报道的分量,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从而使党报在高度关注、重视民生和全面、深入地报道民生新闻中,赢得老百姓的青睐。从2008年开始,笔者与伊犁日报汉文编辑部另一位同事共同负责社会部的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8.
一、有力 有力,是指做党报民生新闻要利用好党报权威性优势,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民生"新闻做好做透,积极报道教育和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工问题、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济源日报》就此专门开辟的"权威发布"专栏,第一时间报道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民生政策及信息,给群众生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党报热线的定位是民生报道.如果民生报道中缺少了有关农民的报道,就难以成为全方位的、全民生活的报道.党报热线的编辑记者要树立一个“大民生”理念,即党报热线离不开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既要关注市民的生活,又不能将农民的生活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温州日报》一直致力于改进民生新闻报道。从2004年年初开始,《温州日报》以重组后的"党报热线"为主阵地,以创建报道载体为核心,通过创新报道理念、改进报道方式等措施,不断改进党报民生新闻报道。创新民生报道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报纸亲和力,也提升了党报的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受到读者欢迎。创新报道理念,提升民生报道视野与其他新闻品种不同,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新闻表现来源和视角。特别是它的平民化特色和内容的贴近性,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早在几年前,《温州日报》就对民生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正在传播界卷起一股热潮。党报与民生新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党报关注民生新闻是党报性质使然,并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民生新闻的选取和报道中党报更有自己的独特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就对地方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何做好地市党报的民生新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大到关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小到关注市井百姓的饮食起居生活、柴米油盐,说白了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别在全国各地媒体中日益红火起来,全国各类媒体甚至把它作为主打新闻,民生大旗。但是地方党报在报道和宣传民生新闻时有时候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反映基层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是地市党报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由于党报在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报的经济报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经济事件、分析经济趋势的首选。笔者认为,党报经济报道要顺应受众需求的改变,以民生视角和服务意识,加强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实现与受众的零距离,以增强经济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5.
张炜 《新闻世界》2010,(7):22-23
新时期,党报的经济报道要不断探索新思路:一是要关注发展——强化党报经济报道的前瞻性;二是要关注民生——体现党报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和贴近性;三是要关注利益——加大党报经济报道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共党报的传播提出了大量的新议题,无论是从政治任务(或宣传价值)角度考虑,还是从新闻价值角度考虑,这些议题理所当然要成为各级党报今后一段时期在各个领域的报道重点,因此,党报的工作人员不妨将这些议题作为报道的重点选题.十七大报告也为中共党报的传播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为回应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新议题,党报有必要确立新的选稿标准、新的报道重点、新的报道方向、新的作者结构,甚至需要设立新的版面和栏目等.  相似文献   

17.
赵冬至 《新闻世界》2009,(11):81-82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党报性质使然,在民生新闻的选取与报道中党报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党报拓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各地各级党报不断加大对民生问题报道的力度,民生新闻在报纸版面上越来越多,拉近了党报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党报的社会公信力. 党报新闻工作者要时刻心系民生,不能做"Mang(盲、氓)"记者.拆开"盲"字,是"目"和"亡",眼睛死了,所以就视而不见(知名记者白岩松语);"氓"是"亡"和"民"字,就是心中没有"民生"概念.看不到民众之所想所需就是新闻智"盲",对民生疾苦冷漠、热衷于制造社会议事日程就是新闻愚"氓".  相似文献   

19.
现在各种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要想在新时期、新阶段巩固自己的舆论引导地位,就必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和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民生,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提高党报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党报要有效引导和影响舆论,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必须把做强民生新闻作为党报改进创新的突破口,转变理念,拓展视野,改进报道方式,积极探索党报做强民生新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和规律。本文探讨了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