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红芳 《传媒》2021,(3):39-4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党报要在海量信息中保持竞争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必须创新民生新闻报道方式,不断推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分析当前党报民生新闻采写普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探讨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新方式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连日报编委会于2009年提出了民生时政报道观的办报理念。今年3月1日,大连日报正式启动新一轮报改,在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指导下,开始了这场生动的新闻实践,赢得读者广泛好评。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核心思想是时政新闻是党报的基本内容,而民生问题是时政新闻的重要关注点。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党报必须在时政报道中注重民生元素,关注民众关注,具体而鲜明地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时期党报新闻对民生关注的重要性、党报新闻对民生报道的不足之处以及新时期党报如何深入对民生问题的报道探讨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突出了民生问题这一主旨。民生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关注的着力点,是群众关心、社会热议的焦点,也是难点,对于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来说,如何以民生新闻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民生问题的引导更好地实现“三贴近”原则,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已成为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那么,如何让地方党报的民生新闻“出彩”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写作经验,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是想说明采写民生新闻需要用心,用心选角度、用心体会生活、用心策划、用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关注的重点。如何反映百姓所想所需,报道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拉近党报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提高党报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当前摆在各级党报面前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稳定的根基,是国家和公众一直关注的重点。而民生新闻的存在是展现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民生新闻采访过程就是不断地收集民生问题的反馈。但采访过程中人际互动心理的好坏,影响着民生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决定了民生新闻本身的质量与水准。应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记者,进行实时采访与记录,通过采访内容的设定与采访对象的选择,有效地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水平,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和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民生"话题成为了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点。如何高质量地做好"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体现其新闻报道的价值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文就结合本人对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些经验,谈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生活主题,涉及三农、医卫、教育、环保、物价、住房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自然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作为副省级城市党报,《济南日报》倾听民声、关注民生,通过"党报热线"和"市长公开电话"联动平台、推出"民生""交流"专版和大型救助栏目"爱心认助",围绕社会热点和群众的关注点,精心组织策划一系列重大民生报道,上为政府分忧,下替百姓解难,既发挥好党和政府"喉舌"作用,又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培育起地方党报民生报道的品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新疆把民生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党报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必须紧密切合当前热点,将民生新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担当弘扬主旋律、舆论监督、热点引导的社会责任。民生新闻的民生主题那么,如何让民生新闻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充分体现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中宣部对于当前新闻战线"走转改"的现实要.  相似文献   

11.
牟国志 《当代传播》2007,(3):118-1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的开通了民生热线,有的定期推出"民生在线"等专题、专栏,还有的辟出专版来做民生新闻.但是在关注民生问题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深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报热线的定位是民生报道.如果民生报道中缺少了有关农民的报道,就难以成为全方位的、全民生活的报道.党报热线的编辑记者要树立一个“大民生”理念,即党报热线离不开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既要关注市民的生活,又不能将农民的生活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时下党内党外干部群众尤其是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民生新闻自然也就成为党报关注和践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就对地方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何做好地市党报的民生新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暗访”这两个字,总会和揭露社会阴暗面联系起来,常和曝光、民生、不公正、暴力执法等词相连,多见于都市类报纸和网络等新媒体.因为暗访的事件和话题较敏感,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往往备受受众关注.如今,有许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会设立热线部门,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但是,在党报这一传统媒体体系中,多年持续做热线新闻报道的报纸并不多见.党报的定位决定了其主要承担为党政机关及其相关部门提供舆论支持的功能,主要任务是做好舆论宣传服务,相较于其他都市报纸和新媒体,在热线暗访、曝光尖锐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方面的尺度不大,频率也相对较少.下面以笔者在党报热线新闻中做暗访的经历谈谈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与民生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党报因为其主流受众集中,因而有助于在政府部门、受众与媒体之间构建起一个最佳互动平台,有助于信息的良好发布与反馈,最终促成一些有利民生的政策出台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党报为党传言,又为人民代言,就更应在做大做强民生新闻方面下功夫,让民生新闻成为党报创新的一大亮点。党报抓民生新闻应从哪方面切入呢?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做好新闻策划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新闻爱好者》2010,(8):184-184
怎样在新闻报道中更好地关注民生,是目前党报新闻宣传中一个紧迫的课题。这要求党报不仅仅要报道好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和方针政策,还要将更多的关注点向民生问题上倾斜,在会议新闻、新闻策划等方面都要突出民生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民生新闻讨论,谈一下笔者的五点体会第一,民生新闻本身就是主流新闻。上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下到最普通的下岗工人,都在关注民生,也无法回避民生问题。由此,民生问题自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流,那么,以传播民生为内容的新闻自然也就是“主流新闻”。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国计民生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其基本特性就是民众视角、民本取向.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党报因为其政策性强,面孔严肃而令很多读者不太喜欢,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民生新闻报道,使报道内容更加鲜活丰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使党报既能够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档案工作是为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服务的工作,因此,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也必将成为档案部门积极主动顺应社会需要的战略举措. 民生一词在《辞源》中解释为"人民生计",也就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生计和生存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生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中国古代就有许多记载民生问题的典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