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的29个省份均落在弱脱钩区域;大部分地区后期较前期脱钩更为显著,并呈现出地区脱钩程度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③2000年-2005年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空间格局较为分散,脱钩显著区域大致分布在东部地区,脱钩程度区域差异较大;2005年-2008年脱钩显著区域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区域差异明显缩小;④中间变量分析表明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上,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主要由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造成;我国总体碳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区域差异不明显,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与碳排放脱钩贡献有限。据此,未来脱钩发展措施重点方向为在进一步推广节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发展碳减排技术,同时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2.
重大生产力布局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未来15—20年中长期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审视和回顾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历史变迁过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重大生产力布局应该面向国家战略安全,以建设创新型地域经济综合体为主要抓手,构建自主、完备、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战略发展区主导+特殊类型区补充"为主的生产力总体格局,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系;不断强化东部沿海战略竞争能力、西部沿边战略开放能力和中西部战略保障能力,支撑我国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第二个百年目标。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地区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②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消费行为、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资源、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低碳支持,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4.
陈婷 《今日科苑》2007,(20):23-23
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全国区域经济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板块的总体格局,并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近期,国务院密集批复了一系列沿海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本文对我国新一轮沿海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优势是沿海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沿阵地,不但能带动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能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各沿海区域规划具有普遍将2020年设置为发展时间节点、采用组团发展模式、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和沿海产业集聚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跨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区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重点区域是特定时期国家出于对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而给事关全局的部分地区予相应的政策引导,以利于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迅速集中投向这些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及其对全局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十五"和2020年我国战略重点地区的布局将在长江经济带区域、环渤海经济区域、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和西北内陆经济区域4大战略重点区域宏观总体布局的框架基础上,分三个层次13个地区展开.  相似文献   

7.
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化进程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由东至西在不同地区表现为逐步降低的态势,而土地市场化的区间发展差异则正在逐步减小。不仅如此,土地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的土地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则相对较高。为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土地市场化进程,优化区域土地市场结构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衰退型老工业基地和问题型区域,是国土开发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地区,其振兴发展对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回顾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历史沿革和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文章从营商环境、创新驱动、资源外流等若干角度剖析了当前东北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考察了其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须关注的重大关系和须解决的重大矛盾,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生态保护、发展格局、经济结构调整等角度设计了振兴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科技金融与生态概念相融合的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的崭新视角,首先依据生态原理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其次建立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发展展开评价分析;最后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2009—2016年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空间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基本聚集在东部地区,东部与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差异最显著且该差异逐年递增;总体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处于萧条区的省份多;未来可能会形成东部地区辐射扩散、中部地区稳步增长、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区域间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翊  徐程瑾  王铮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403-1412
气候变化引发的中国人口迁移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重要政策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农业生产潜力的变化来估计气候变化引致的人口迁移规模。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改变的条件下,中国的环渤海地区、成熟工业化地区和新型工业化地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区,将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利用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分析人口分布格局的改变对区域增长、区域差距及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迁入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口迁出地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且人口迁移规模越大对经济影响也越大;人口迁移扩大了区域内差距,缩小了区域间差距,总体区域差距有所缩小。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必须考虑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目前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迅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以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保持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地向前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区情有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揭示其内部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似差异性,评价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则是正确制订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是影响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回顾了在向东开放主导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特征,发现向东开放使得东部地区响应效果好于西部,塑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开发强度"东高西低",人口集聚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网络"东密西疏"的发展格局;阐述了历史上两轮"自东向西"开发与开放并没有改变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事实,而"一带一路"有望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战略,可能对我国沿边区域及其后方基地以及内陆据点式区域的发展格局产生较大影响;提出内陆沿边地区对"双向开放"政策响应的建议。主要包括:(1)把创新驱动落到实处,提升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2)争取加大国家投入,改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条件;(3)遵循空间结构组织的基本规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3.
国家管控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塑造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管控是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论文从国家管控的视角,分析其对区域功能塑造过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以便为未来塑造良好的区域功能格局提供借鉴。五年发展规划是我国引导和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国家管控手段。计划经济体制下集全国之力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但扭曲了自然区位优势,削弱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均衡发展激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由于未能产生区域联动效应,使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显著拉大。“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效地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而未来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域功能分工更为合理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分析结果,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格局、时空演变、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战略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已逐渐形成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为引领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区域之间的整体创新能力差距趋于收敛;但现阶段,我国依然面临区域性创新不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同步和创新能力不平衡由“东西”转向“南北”等问题。未来,各省份应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和打造创新增长极等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基础上,用分地区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整体上呈现"东强、中平、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内部"过度聚集"和"协调发展"并存;产业主导科技发展的模式更易于促进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整体水平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效益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3个维度构建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作为衡量方法进行测度,并进一步从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总体处于"东高西低、梯度分布"格局;全国层面,人力资本和经济环境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明显,资金投入和外贸环境则起负向作用;区域层面,因区位优势不同,各因素的影响作用也发生改变,其中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大,制度环境对中部地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外贸环境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作用被冲淡。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分配资金、平衡政策使用、加快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资、优化外贸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7个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编者絮语     
我国区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不争的事实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发展差距扩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将会损害我国国民经济的未来发展,还会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法,细分42个经济部门及30个省区(由于样本数据缺失,未涵盖西藏),以经济区域与省区为空间尺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农林牧渔业虚拟水流动的空间及需求格局。结果显示:西北区域尤其是新疆农林牧渔业虚拟水流动活跃程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各经济区域(或各省区)该部门虚拟水流出均主要流向国内其他地区;多数地区对应流入均主要源自进口,多数区域及省区农林牧渔业虚拟水均呈现净流入。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区域农林牧渔业虚拟水国内流动以及省区对应国内流出的主要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SPSS16.0和ArcGIS9.3作支撑,对2001—2011年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流域区域经济极化、经济总体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流域上、下游经济差异较大,但经过多年发展,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松原次级经济增长极逐渐形成,经济空间结构由梯度分布转变为长吉、松原组团的"双核"结构;3)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等是造成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未来战略"论坛是人民网城市战略研究院与《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论坛活动(简称"未来论坛")。"未来论坛"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联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个领域未来10年的前沿发展为议题,通过举办定期沙龙、年度会议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领军者对相关议题进行探讨。"未来战略"论坛将逐步打造为具有影响力、权威性的城市战略研究院品牌产品。论坛的职能任务包括:一是发挥平台作用,整合汇集尖端智力资源;二是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