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著名科学家、民主主义者乔·富兰克林在他的散文《终生为徒》中陈述自己的一段经历。当他初到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时 ,遇到了一位对他要求奇严的编辑 ,这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第一次交稿 ,弗恩抛给他的一句话是 :“乔 ,如果你对一个字的写法没有把握 ,烦请你查一查字典!”弗恩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成一篇文章放进他桌上的盒子里 ,哪天若是没有 ,他会敲着盒子说 :“乔 ,文章呢 ?”弗恩用诸如此类的要求和语言培养和塑造了富兰克林这样著名的人物。那么 ,让富兰克林长期尊敬、崇拜乃至依赖的这位弗恩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2.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这位年轻人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民主主义革命者乔·富兰克林。指点他的那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一直以一种敬畏和崇拜的心情按照弗恩的要求磨砺自己,终于取得了成功。后…  相似文献   

3.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这位年轻人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民主主义革命者乔·富兰克林。指点他的那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一直以一种敬畏和崇拜的心情按照弗恩的要求磨砺自己,终于取得了成功。后…  相似文献   

4.
几天前,我读了一本故事集。其中的两篇故事使我颇受启发,故事蕴涵了深刻的教育哲理。一、让学生自己打磨自己美国第二任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在一家杂志社给一位名叫弗恩的老编辑做助手。他每次交稿时,弗恩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弗恩桌上的盒子里。  相似文献   

5.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天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6.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7.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本书,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开口问店员:“这本书多少钱?”“1美元。”店员回答。“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没有别的回答。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那好,我要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见见他。”这个人坚持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这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1美元25美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1美元25美分?你的店…  相似文献   

8.
曹卫华 《初中生》2011,(7):29-29
曾有记者问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富兰克林笑了笑,说:“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9.
幸福盒     
静谧的夜,月光透过玻璃窗骂进屋中,我望着窗外:“会不会有圣诞老人送我礼物呢?”圣诞老人从天而降,问我:“你要什么礼物呢?”“我想永远拥有如此的幸福。”他从红色的礼物袋中掏出一只盒子。我打开盒子,只是透明的空气而已。可是,空气中却弥漫着甜蜜的味道。盒盖上写着:签收人:姗姗。  相似文献   

10.
一位日本教师有一次在教小朋友画苹果时,发现一个学生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方苹果。但这位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问他:“你为什么画一个方苹果呢?”原来,这位小学生有一次招待客人,把苹果放在桌上后,苹果滚到了地板上,他感到很难堪,就想,要是苹果是方的,不就不滚了吗?画方苹果就是受到了那次想法的启示。这位老师听完微笑着说:“你想的好,你真聪明。祝愿你将来能培育出又大又好的方苹果。” 虽然,现在世界上的确没有方苹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餐桌上出现方苹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生事物几…  相似文献   

11.
红兔子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12.
作文与模仿     
李阳波 《初中生》2010,(7):30-30
有一个人问一位知名的诗人:“怎样才能把诗写好呢?”这位诗人反问他:“那你读过几本诗集了呢?”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上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后来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巨匠。他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一天,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无拘无束地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这小子有没有天才,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  相似文献   

15.
传说西班牙的国王和皇后为了考察一位年青人的本事,便拿出一只鸡蛋对在场的人说:“谁能把这只鸡蛋立起来?”许多在场的人都试图立起这只鸡蛋,但都没有成功,这时有一位年青人拿起鸡蛋将它往桌上一磕,鸡蛋碎了一角,但已立住了。国王说:“这算什么本事?”这位年青人说:“在我之前,你们谁能想到这个办法?国王,你想到过吗?”国王确实没有想到过,他十分欣赏这位年青人,并同意了他提出的请求。原来,这位年青人叫哥伦布。他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少年时代,便对海洋和往返于地中海的快速商船产生浓厚兴趣。后来,他利…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完《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之后,有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发问:“祥林嫂究竟有没有娘家?”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有点突然,不少同学还没有回过神来。因此我转而问他:“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位同学回答说:“现在夫妻间吵架,婆媳间矛盾,女方受了委屈往往就是回娘家,以寻求支持。祥林嫂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为什么从来没想过回自己的娘家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2010,(7):4-4
一位老师多次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有一天,一位顽皮的孩子仍然摘了花园里一朵漂亮的花。她问这位同学:“为什么摘花?花哪去了?”没想到这位同学怯怯地吐出两个字:“吃了。”她真想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花怎么能吃呢?难道它是米饭?你这个脑子怎么长的?”可她还是忍住了。她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心平气和地说:“现在老师不问你为什么摘,为什么吃,  相似文献   

18.
走进昌江乌烈中学校长办公室时,谢真文校长正在为一个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当谢校长看到这位新生鬓角留着两撇长长的头发时,谢校长放下手中的笔,温和地问:“你认为留长鬓角好看吗?”新生低下了头,忸怩着没有说话。我们看了新生的入学证明,他姓钟,是初一学生。谢校长又问新生的父亲:“你同意他留长鬓角吗?…我怎么会同意呢?让他剪掉,他总是不听。”老实巴巴的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高中数理化》2009,(10):34-34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 化学老师做稀盐酸和锌的实验,他把试管什么的准备好了,倒了点盐酸下去.等了半天没有反应,很纳闷,遂叫一同学回答:“这位同学,你讲讲看为什么没有气泡产生呢?”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师问:“砖头可以干什么?”大多数孩子回答道:“盖房子。”然而,有一个男生举起了小手说:“可以打人”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如何回应?在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