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 (3)素质目标:略。 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本节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来推断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周晓艳 《云南教育》2005,(31):35-36
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步骤,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性质解简单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第一,目标意识。无论是哪个学科,教师在上课前首先应该非常清楚、非常明确:这节课,我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哪些知识、学习掌握那些学习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哪些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让学生又怎样的提升,通过本节课学习,引导学生体验到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学习、能力锻炼,能让学生体会到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红梅 《山东教育》2003,(11):23-23
种课堂结语,以抛砖引玉。1.“画龙点睛法”:即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自己要言不繁地总结出本节课所应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加以修正,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概括能力。2.“承上启下法”: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过渡到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后主动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下回分解法”:在课的结束,能够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一至四个由易到难的题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呼应开头法”:根据目标教学原理,不仅在课的开头要明确出示目标要求,而且在课的结尾要一一作出反馈,落实到位。5.“引申铺垫法”:结语…  相似文献   

6.
吕龙 《黑河教育》2011,(2):57-57
设计思想: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和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2.通过实物演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快乐和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材分析处理:本节课是PEP小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但我认为应先学单词,再学相关的句子和课文,所以我将它改为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水果类单词,为下几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描述出实际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涓涓细流润芳菲——“数列(第一课时)”课例与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3.1数列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广泛的应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本节先通过实例归纳出数列的概念,然后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通过例题分析介绍数学思考的方法.所以,本节课(三点透析)的  相似文献   

9.
创新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这意味着我们将从过去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学习能力则是这个转变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以我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出示目标本节课我的目标定位为:(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  相似文献   

10.
教材: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一课《手形添画》 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添画内容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将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杨红梅 《地理教育》2013,(Z1):84-84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的课标要求为"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即以某一区域为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地表特征对交通运输选择的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地表形态的内涵,并会分析某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总结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方式、布局、密度及形态的影响。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读图、归纳的技能;通过对"选线方案"的评价,掌握区位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1.1教育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森林、草原在环保中的作用,理解如何保护和利用草原,了解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资源和濒临灭绝的珍贵动植物,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②能力目标: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查阅、应用、综合资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于庆 《成才之路》2014,(28):71-71
教师引语: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共同学习了对数函数的概念,感受了研究对数函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要接着来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1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2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值大小;3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根据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学目标了解七巧板的历史,掌握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利用七巧板拼出有创意的图案,体验数学之美;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和变化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在线学习,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教学重点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和在线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七巧板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后展示学习成果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一、把握教材 ,定位目标(一)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目标基于以上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 知识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实践活动 ,理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目标:1.以多种形式练习(改错训练、对比训练),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体验。2.通过本节课整理与复习,正确掌握混合运算顺序。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因想象而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的主题就是想象,它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举例与训练,让学生理解想象,并掌握想象的一般方法;二是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知道想象的原则并提高想象能力。根据我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对本节作文课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并对有关想象的知识短文进行了认真地预习,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意识,促进了本节课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球是人教版高二数学下 B 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的9.11节,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根据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考试大纲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2.2、能力目标:由于近几年高考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而立体几何尤其突出的是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彦兵 《广西教育》2008,(34):41-42
教学内容:桂教版美术第七册第四课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窗的作用和文化,掌握窗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