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间是生命的长度,越看越短。当你跟随着央视春晚主持人的倒数声迎接2013年的到来,也迎接来二十岁的你。从呱呱落地、呀呀学语到天真无邪、单纯可爱,进而转到满是忧虑、一心向学,你经历了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历程。走过了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天空。如今迎来二十岁的新的人生阶段,你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钱琛 《幼儿教育》2008,(9):36-37
<正>游泳是澳洲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沿着环绕澳大利亚的国家一号公路,可以把全澳的海岸线走上一遍。海边一年四季都有不少人在玩,特别是到了夏天,海滩上全都是人,其中当然少不了孩子。涂上防晒霜、穿着尿不湿的小不点也玩得不亦乐乎。于是,让儿子丹尼尔学游泳成了我们为他制订的人生第一个学习计划。本以为2岁开始的游泳课程已经是最低年龄组的,报名后才知道,有从6个月到3岁、3岁到5岁、5岁到14岁三个  相似文献   

3.
只有两个跟我无关的人,在逝去时令我落泪,一个是张国荣,另一个便是这林妹妹。我十三岁到十七岁是个林妹妹,十八岁到二十二岁是个贾宝玉,到了二十二岁以上,才成了自己。许多中国的少女都是这样长大的,长得很红楼,很干净。  相似文献   

4.
我长大了?     
我长大了。从3岁到6岁,从6岁到10岁,从10岁到12岁,再到如今的14岁。从无知稚嫩的孩童到现在的少年,一切都变了。看似缓慢,感觉却像突如其来。回首14年,心情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5.
一、充分认识幼教工作的重要意义 ,增强做好幼教工作的自觉性  第一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资料表明 ,幼儿有 9大敏感期。所谓敏感期 ,就是对某种事物最容易体会到 ,最容易触摸到 ,最容易接受而且是最容易逐渐固化下来的时期。语言敏感期在 0到 6岁之间 ,秩序敏感期在 2到 4岁之间 ,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也在 1到 6岁之间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是在 1岁半到 4岁之间 ,社会规范敏感期在 2岁半到 6岁之间 ,还有书写敏感期在 3岁半到 6岁之间 ,阅读敏感期在 4岁半到 5岁半之间 ,文化敏感期在 6岁到 9岁。可见 ,幼…  相似文献   

6.
郭丹青 《教师博览》2010,(11):44-45
今年9月,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毕业"了!回想过去3年的快乐日子,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加拿大政府对儿童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幼教是指托儿所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4个月到1岁半)、幼儿班(1岁半到2岁半)和学前班(2岁半到5岁)3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青春期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生理心理的发展分七个阶段:1、乳儿期(出生到一岁);2、婴儿期(一岁到三岁);3、幼儿期(三岁到六、七岁);4、童年斯(六、七岁到十一、十二岁);5、少年期(十一、十二岁到十四、十五岁);6、青年早期(十四、十五岁到十七、十八岁);7、青年期(十七、十八岁到二十五岁)。青春期是指少年期和青年早期,即指十一、十二岁到十七、十八岁这个年龄期。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最难教育的年龄期(1)难:这一时期生理、心理的发展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是从性萌发到性成熟过渡,也是第二性征从…  相似文献   

8.
熊丙奇 《教育》2014,(4):10-10
据央视报道,四川凉山州四季吉村一其603人,6岁到18岁应该上学的总计122人。其中,6到7岁,已经读书的11个人,没有读的是26个人;8岁到9岁,已读的20个人,未读的13个人;10到12岁,已读的16个人,未读的18个人。到了13到18岁,辍学的人数更明显增多,读书的仅有7人,没有读书的为21人。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起,三国掀起了一阵网热。上论坛、聊QQ、打游戏,成了大家每天的必修课,可以说大到80岁的老翁,小到5、6岁的孩童,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相似文献   

10.
通过80年代的宣传,0~3岁的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有了共识:0~3岁是重要的奠基年龄,孩子等到上幼儿园才开始教育是为时太迟了。0~3岁婴幼儿的发展具有速度快、变化大的特点。以体重来看,从出生时的3公斤到3岁13公斤,增长四倍多;而从3岁到6岁,从13公斤增加到20公斤,三年内只增长不到两倍。身体的迅速发展带来生理、心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提出,只是在当代得到了爆发式发展,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学前教育指的是从出生到六岁前的儿童教育,这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婴儿教育(出生到三岁)和幼儿教育(三岁到六岁)。幼儿学前教育是当下发展的趋势,在幼儿以后的发展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分支,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做好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认知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到化作青烟而去时止,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生活习惯、思想方法,都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从十岁的童年,二十岁的青年,到三十而立的壮年,再到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的中年,所发生的变化是加法式的;从六十岁的初老期,七十岁的中老期,到八十岁的晚老期,再到九十岁乃至百岁的终老期,所发生的变化是减法式的。这一加一减,便是每个人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发展,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研究的材料,现在一般分为乳儿期(从出生到1岁)、婴儿期(从1岁到3岁)、幼儿期(即学龄前期,从3岁到6-7岁)、童年期(即学龄初期,从6-7岁到11-12岁)、少年期(即学龄中期,从11-12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即学龄晚期,从14-15岁到17-18岁)六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是童年期向青年初期的过渡.了解少年期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类型及现状,有助于我们培养中等职校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为此,我们前往盐城师范学院附中就"少年期学生未来职业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就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宝塔糖 能治蛔虫、蛲虫病。用法是一岁小孩每天吃一到一粒半;二到三岁吃三到四粒;四到五岁吃五到六粒;六到七岁吃七到八粒;八到九岁吃九到十粒;十到十二岁吃十到十三粒。如果是治蛔  相似文献   

15.
我长大了     
我长大了。从3岁到6岁,从6岁到10岁,从10岁到12岁,再到如今的14岁。从无知稚嫩的孩童到现在的少年,一切都变厂。看似缓慢,感觉却像突如其来。回首14年,心情是复杂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童年时能在乡下放放牛是件很美好的事。4岁半到12岁,除上学外我都在放牛。准确点讲,4岁半到5岁是跟随我二爷放牛,一蹿过5岁,我就牵着我家的牛采取独立行动了。很多很多个早上,我牵着牛出了四面漏风的牛圈,走过灵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详细描述了一个少年从6岁开始到16岁的生活和成长中所经历的所有苦涩、挫折与屈辱。作者余华从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兄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以跳跃式的姿态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高度。  相似文献   

18.
不知何时起,三国掀起了一阵“上网热”。上论坛、聊QQ、打游戏,成了大家每天的“必修课”,可以说是大到八十多岁的老翁,小到五六岁的孩童,简直无人不晓,无人不用啊!  相似文献   

19.
"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这是英国著名系列纪录片《56UP》的旁白,它与中国的古话"七岁定终生"不谋而合,而它也似乎暗含着这部纪录片在最初所强调的主旨——人生,是一张测绘好的地图。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记录到56岁,用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来记录和再现14个不同"命运"个体的起承转合,不脱节地记录了一代普通英国人的大半辈子。2012年,伴随着  相似文献   

20.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当我手捧着这本书时,仿佛一个小女孩在我耳边低语: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