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视障人群所经历过或经历着的种种“减能”现象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我是你的眼”视障读者活动的赋能体现,并提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是你的眼”服务品牌赋能提升的着力点。希望能为更多图书馆提供借鉴,引导更多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提供人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使更多公共图书馆成为视障读者交流分享、展现自我的港湾,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带他们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万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112-112,180
为视障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在论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视障读者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对视障读者更好地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国际盲人节是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的亮点时刻,对国际盲人节活动的研究,能够了解目前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的创新点.文章从服务思想、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资源、服务对象和新的服务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国际盲人节期间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的新气象,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工作创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创新的4个...  相似文献   

4.
阐述公共图书馆服务视障群体的必要性。总结重庆图书馆多年视障服务经验中视障群体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就视障读者阅读需求、生理状况开展针对性服务,并不断创新特色服务,以提高工作质量,吸引更多的视障读者走进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图书馆视障中心的读者服务工作为例,对如何以读者活动推动视障读者阅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视障读者阅读推广的现状,指出了公共图书馆推广视障阅读的意义,提出了对视障阅读的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视障群体的阅读现状及特点,以重庆图书馆为例,开展视障读者阅读推广实证性研究,分析案例特点,总结借鉴与创新,提出面向西南地区视障读者的阅读推广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近年来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的主要工作,总结其重要经验,分析其有待改进提升之处,并结合有关实际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提供参考镜鉴。  相似文献   

9.
自信心不仅是个体从事各种活动能否成功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体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通过对特教学校视障学生自信心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视障学生的自信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何提高学生自信心水平,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是摆在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我校视障学生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视障学生自信心水平提出建议:a.充分发挥社会引领作用。b.重视家庭教育影响。c.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20)
公共图书馆是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其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工作是完善服务职能、履行法律规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既有法定性、必要性,更有现实性、重要性。本文通过梳理重庆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工作的经过、内容及特点,并对其成效加以总结和评述。同时对完善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旨在呼吁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共同行动,加强对视障读者群体的关心和服务,从而构建起信息无障碍的知识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了读者满意度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经调查统计分析得出,读者对图书数量、质量、图书资源、文献信息检索、图书馆环境、管理人员和资源建设基本满意。文章还分析了影响读者满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满意度的四大对策:做好检索平台建设、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提高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和质量、引导读者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联盟。  相似文献   

12.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淑慧 《现代情报》2009,29(2):8-10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客观需要,我们要站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体系、设施体系、服务供给体系等。着力解决好图书馆阵地网络建设、重大工程、读者活动等问题,建立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蒋桂香 《现代情报》2013,33(7):99-101
文章通过借鉴家庭医生式服务理念,探讨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以建立读者档案为基础,以实现图书馆服务全覆盖、保障居民(村民)获取知识权力为目标,以提高馆员素质、优化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用好读者反馈信息等为手段,构建面向读者的"家庭馆员式"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内涵是实现读者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红  邢宝山 《现代情报》2009,29(5):138-140
本文提出了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内涵是实现读者的目的这一观点,并从图书馆和读者的角度来论述如何实现读者目的体现优质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龙叶  雷英杰 《现代情报》2015,35(9):89-92
在微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形式微型化,服务过程嵌入化,服务范围社会化。针对图书馆微服务的特点,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移动图书馆建设;在数字资源建设中嵌入更多的微内容;根据微服务内容,选择合适的服务模式;创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内容;利用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宣传图书馆微服务等策略,这些建议旨在拓展图书馆微服务的内容和领域,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谢婧 《科教文汇》2014,(28):220-221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新时期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有其充分的必要性。由于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决定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对其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和能力建设,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郭小磊 《现代情报》2011,31(2):103-104,107
作为开发区首座公共图书馆,开发区图书馆以不断提高区域投资软环境和文化服务水平为要求,切实践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率先在全国设立图书馆引导咨询员,打造一站式服务。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袁红军 《现代情报》2017,37(10):87-92
研究中美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将对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内外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文献与网络调查的方法,通过服务内容、咨询方式、服务系统、服务质量、特色服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中美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比较调查,发现国内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内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管理、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绩效。  相似文献   

19.
王琴 《科教文汇》2014,(4):211-212
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主要是为本校教员和学生及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的,读者推荐图书因此尤为重要,让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图书馆图书采购的工作中来,提高图书采购的质量与效率,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并与书目数据库相结合,借鉴PDA系统的理念,使读者荐购图书模式有了质的变化,也是图书馆深化服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杨章玲 《大众科技》2014,(6):302-304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步入文明的信息时代,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现代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需要。重视图书馆员业务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法及服务设施,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