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桂宏 《科教文汇》2013,(26):17-18
分级阅读正在我国推行开来,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角色定位无疑是影响教师如何开展分级阅读活动的,因此对开展分级阅读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师在分级阅读中是因材施教的关怀者,善于思考的观察者、灵活应对的引导者、积极有效的沟通者。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济宁市图书馆尝试开展未成年人分级阅读服务,以分级阅读理论为指导,统筹规划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数字服务、阅读推广活动以及馆员队伍建设等,构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新模式。在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理论联系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儿童阅读理论是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的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理论研究情况,总结了分级阅读、分享阅读(亲子共读)、大声朗读(持续默读)等主要儿童阅读理论,提出了具体的服务策略:制定家庭阅读培训计划,鼓励父亲和祖辈参与,培养家庭成员参与儿童阅读指导的意识;以兴趣为出发点,开展各类节日阅读庆典活动,吸引儿童走进图书馆;积极打造"阅读循环圈",让每个儿童都有机会拥有"全垒打书";重视早期读写和分级阅读,提供面向不同阅读水平、兴趣和读写能力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王 《中国科技纵横》2013,(24):256-257
阅读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文章对大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特征进行分析,对怎样提高大学阅读教育提出了几点意见,并对开展大学生阅读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论述。为高校阅读教育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分级阅读推广的必要性,从婴幼儿、幼儿园适龄儿童、小学生、中学生4个方面介绍了淮安市图书馆分级阅读推广实践,结合实践提出了淮安市图书馆开展少儿分级阅读推广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6.
梁娟 《科教文汇》2012,(35):113-114
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现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论述,以期望能够为英语分级教学的实施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有的放矢地帮助教师和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主动说的愿望,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促进小、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余霞  刘懿 《科教文汇》2014,(6):101-102
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有的放矢地帮助教师和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主动说的愿望,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促进小、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实施分级教学是解决水平差异,提高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措施,从理论、政策、客观要求等角度阐述了在独立学院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分级教学的相关构想,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模式,通过文献阅读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将高校科研成果分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研究报告及应用、创作与作品4类。结合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及成果的表现形式,以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成效为核心,基础研究类成果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性、前沿性、引领性、学术影响力及潜在应用价值,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类成果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性、先进性、产业化、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报告及应用类成果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性、前沿性、可实施性、社会效益、认可度,创作与作品类成果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性、前沿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认可度。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描述,并首次提出高校科研成果具体分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杨淑琼  牛波 《情报探索》2021,(2):112-116
[目的/意义]旨在深入研究"图书馆+社团"读书会阅读推广模式,促进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方法/过程]借鉴文献调研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探讨此读书会运营模式、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读书会发展的策略。[结果/结论]重视与加强基于阅读、讨论、交流的读书会发展及其阅读推广实施,深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许海燕 《科教文汇》2013,(29):52-52,54
间读是儿童成长和发畏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活动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以早期阅读的概念为出发点,对听障儿童的早期阅读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重点论述听障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主体是移动阅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阅读主体的人口特征对移动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学科背景、生源地、消费水平等人口特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友劼 《科教文汇》2014,(20):190-191
绘本就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者完全没有文字来诠释图画的书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本文就绘本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吴琼  张玥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4):108-114,185
[目的/意义]在游戏化学习应用取得有效进展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游戏化设计,加强社会化阅读用户对阅读这一认知活动的投入,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目标,对培育社会化阅读用户的阅读素养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元认知理论中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技能3个要素,分析社会化阅读模式对阅读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结合游戏化设计理念与功能,探索社会化阅读情境下游戏化元素的引入,引导用户利用元认知要素对社会化阅读行为进行计划、监测和调整,从而提升社会化阅读素养。[结果/结论]构建了一个面向社会化阅读素养培育的游戏化框架,为社会化阅读平台的游戏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局限]研究尚处于理论框架构建阶段,后续可以通过调查、实验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赵宇 《科教文汇》2013,(2):135-136
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入手,具体阐述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早期阕读已成为我国幼教界逐步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引导他们开展阅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赵宇 《科教文汇》2013,(1):135-136
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入手,具体阐述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