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惠州在落实《纲要》和创建惠民之州的进程中,也将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基于对惠州市民幸福指数的总体情况以及差异性的考察,同时对惠州市民职业幸福指数、生活幸福指数和社会幸福指数等进行分析,厘清影响市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共享、发展民主政治、加大文化投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引导健康社会心理等措施,以全面提升惠州市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一个大众化的词,目前还没有一种测量幸福的广泛认可的方法。幸福指数是一个衡量民众幸福感受程度的具体指标,它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对常州居民幸福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调查常州居民的幸福指数,以便于提升常州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唐世明 《考试周刊》2007,(24):114-115
GQOLI评定得到:杭州归国华侨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市民的主观评价一致。主观评定表明:归国华侨和市民幸福感一致,来自社会和谐。结论:归侨生活美满,社会全面进步,幸福心态和生活品质双赢。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据报载“,幸福感”将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列入政府决策的依据以至于行政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寻,幸福感早已成为评定生活状态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对"幸福"一词一定有其独特的感受。文章以幸福感为研究基础,遵循幸福感理论的探讨——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研究——评价的实证分析这一逻辑思路,对幸福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包括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29个扩展指标的高校教师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广东省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进行测度和检验。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具体而言,是反映一般人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特定时期主观生活质量变化程度的核心指标,关注广大教职工幸福指数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在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过程中,应着重从教育引导、疏导协调、心理调控、激励等四个方面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的问题。因为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主观幸福感,所以加强对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不仅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且对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经济和人格四个要素入手,分析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角色之重与生命之悲——教师职业的现实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 《四川教育》2006,(9):17-17
“教师以76%的比例高居不和谐的职业之首”,这是前不久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同新浪新闻频道联合启动“2006年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幸福是一种体认,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描述,是对职业生命意义的终极体认和关怀;而指数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这里的幸福指数则是衡量教师这个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及和谐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测量的是教师的幸福感,是满意度、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告诉、复制和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氤氲起来。如果说幸福的萌动源于教师生命的一种体认,那么幸福的生长则源于师生生命的对话。没有教师的欢乐也难以有学生的欢乐,缺失幸福的教师也难以有幸福的学生。对于用心体认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自由的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洗礼。值此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上来,旨在唤醒教师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拓展自己职业生命的思考空间和理性境域,在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编辑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职业幸福感是指编辑主体在从事自己的编辑职业中基于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其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而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当前,多数编辑在编辑职业中缺乏幸福感。对此应积极应对,构建编辑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要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真正挖掘教师的潜力,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幸福指数以主观幸福感为重要指标,包含校内外综合因素。提高教师幸福指数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是激发教师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措施。提高教师幸福指数要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建立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良好激励评价体系,建立互助合作的“学习型”组织,开发教师的“情商”,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念,片面夸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把人们消费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实现,把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消费主义的代价,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消费主义不可避免也影响到我国,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并不适合在我国发展,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致力于消除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积极提倡“合理消费”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幸福指数不仅反映民众生活质量、监测社会良性运转,而且是政府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已成为政府执政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当前惠州居民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提高民众幸福指数的对策:提升政府公共幸福理念、加大幸福指数的考核,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龄问题日益增多,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就社区老年人群体而言,他们总的思想状况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已经影响到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加强社区老年人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加强社区老年人群体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对社区老年人群体的思想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开展社区老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曲滨  刘瑶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10-111,114
幸福中蕴含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又是幸福的保证。伦理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幸福指数的提升,更关系到真正幸福生活的获得和社会的和谐美满,对于创造美满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当今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阐明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图书馆在实施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应对的不足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龙和龙子在民间的深厚传说,已有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是先祖留给华夏子孙的巨大宝藏,也是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的历史传承。它折射出一般黎民百姓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和谐、祥瑞、公平、乐观的心理和求真、求善、求美、求安、求公、求福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它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出发点和目的,以及衡量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要在这个价值目标指引下,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增进民生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要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建设与美德伦理、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美德是民主法治的内在灵魂;美德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诚信友爱是美德的具体体现;美德作为行动的力量,是人和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美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主要的德性支撑力量;幸福生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所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美德伦理建设.就必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